沈小春
湛江市第九小学 广东 湛江524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逐渐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的英语学科素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将英语学科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小学是学生开展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英语兴趣,养成一定英语学习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蕴含深厚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渗透德育,优化学科德育成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渗透;学科素养
引言
学科德育是近些年在素质教育发展下,被教育界提出并逐渐普及的德育概念。在过去,德育仅仅指的是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育内容,而学科德育打破了德育的单一性,其指不同学科依靠自身学科内容,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德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与社会实践、学科实践等融为一体。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教学凭借其语言文化的深刻内涵,从教材到教学形式都适应学科德育的要求,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科德育,并将该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一、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意义
1.小学生处在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之所以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由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决定。小学生年龄较小,其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类思想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小学生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此外,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教师只要对其开展有效教育,能够对小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基于此,小学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阶段,道德教育是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英语作为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在开展语言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渗透道德教育,起到立德树人的职责。
2.学科德育是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背景下,学科德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之所以要在思想道德教育外增设学科德育,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所致。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频率有限,以小学教育为例,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一周一般开设两到三节,而道德教育要想起到应有的成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加上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必须增加道德教育的频率,拓展道德教育内容,才能满足小学德育的要求,因此,各类学科包括英语需要同时承担德育的任务。二是学科德育的成效佳,有效的学科德育往往能丰富原有的学科教学形式,以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小学英语为例,当英语教师教学“Good habits”一课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不仅能够树立良好行为养成的意识,往往也因为教师的有效引导,更快地掌握“habit”等生词、句型。
3.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课改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明确表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其中,英语学科素养便包括“文化意识”“人文意识”等。这就意味着,小学英语渗透德育,与新课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小学英语教学应该跳出应试教育的漩涡,积极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将人文意识、文化意识等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综合培养学生英语素养。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
除了上文谈到的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小学英语教学也具有德育渗透的可行性。这是由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本身便蕴含着英语民族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内涵。学生要想学习英语,光从语言技能入手是不够的,必须要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和产生文化意识。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英语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开展学科德育,不仅满足了新时期学科德育的要求,也优化了英语教学的成效。
二、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探究
(一)深入挖掘英语课文文本中蕴含的德育资源
小学英语人教版教材严格按照新课改要求编写,因此,其中自然隐藏着小学德育的资源,蕴含着道德理念的内涵。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先要从课本出发,以课本为抓手,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以小学三年级下册“At the zoo”为例,这一单元以动物园和动物为主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班上播放马戏团的视频,一方面带学生辨认视频中的动物,如lion、tiger、dog、monkey等,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能更快记住单词。另一方面,教师在播放完马戏团表演的视频之后,给学生播放大自然相应动物生活、栖息的视频,揭露马戏团对动物的虐待和各类残忍的训练,引导学生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人教版教材中像这样能被挖掘的德育资源数不胜数,教师要结合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等综合考虑,设计蕴含德育内涵的课堂。
(二)小组合作开展英语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座位上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单一枯燥,还与语言教学的目的和形式相违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离不开互动交流和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在有效优化教学成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起到学科德育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完“Happy birthday”一单元后,可以让小组成员互相询问其他同学的生日,小组合作为最近生日的同学举行小型生日会,并制作英文贺卡、礼物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化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了珍惜友情的意识,并在合作举办生日会、制作礼物的过程中提升了综合素养。
(三)丰富英语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情感态度
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能够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依托英语学科,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例如,教师可以将英文歌曲应用到教学中来,教师在教学“What time is it?”之后,可以在班上播放英文歌曲《time》,激昂的旋律有力地营造了积极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在教学歌曲时,可以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学会今日事今日毕。再例如,教师可以在班上举行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开展对话练习,在口语练习中注重使用英语礼貌用语,如“thank you”“hello”“sorry”等,引导学生学会讲礼貌、讲文明。
(四)注意教学细节,将德育落实到不同教学环节
教师也要注重教学细节,将学科德育落实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除了课堂教学等,教师要在英语作业、英语考试等环节有效渗透德育。在英语作业批改环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书写,养成用心、谨慎等良好行为习惯。在英语听写、背诵、考试等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讲究诚信,不要为了取得高分或者躲避教师惩罚便作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听写等环节自我监督,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诚信等良好道德行为。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起到模仿带头作用,一方面要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可以在班上树立榜样,以同伴作用激励全班学生。
三、结语
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既有自身开展的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小学英语教师要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隐藏的德育资源,通过各类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以及各类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丽.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J].小学生(中旬刊),2021,{4}(07):26.
[2]樊铭.小学英语高年段交际型任务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21,{4}(11):23-24.
[3]冯国菊.新时代 新思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校园英语,2021,{4}(16):117-118.
[4]刘艳来.让德育洒满童年——小学英语教育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吉林教育,2021,{4}(0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