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炎彬
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肇庆市 526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地推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成为各学校关注的重点,为此,学校要求各科教师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学好学科知识,同时,提升道德水平,促进其综合的发展。在小学教学中,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其中包含了东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能更好地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为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德育知识,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基于小学英语教师的视角,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涵、特点以及策略,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因此,也更加渴求德才兼备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并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英语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德育教学,将其归为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任务,这使学生的道德素养难以得到真正提高,也使自身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学校要落实教师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情况,并要求其紧跟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所需人才。
一、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的内涵和特点
(一)在英语中渗透德育的内涵
在英语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这也使得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英语中,意义重大。小学生处于各方面成长的关键期,为此,在授课时,英语教师要深抓教学内容,更好地渗透德育知识,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并成为社会所需人才。此外,教师也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教学生活化,从而能使学生将所学的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真正的提升。据此,英语教师在将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时,能使学生学习和品德双丰收,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并成为社会所需人才,也使英语教师的教学发挥出最大价值。
(二)在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英语学科中时,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思想性。英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并将英语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实际的运用,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自身发展。据此,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对教学内容背后的深藏含义进行充分分析,挖掘其中素材,设计出包含德育的英语知识,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以提升。其次,交际性。英语是外国的一种交流语言,学习英语,其主要是为了做好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为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多鼓励学生通过英语交流,使学生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最后,跨学科性。当前,各学科的学习中,多少都包含了一定的英语内容,因此,英语涉及范围广,综合性较强。所以,在渗透德育时,其跨学科性也被充分展现出来。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上述三点,将德育渗透其中,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更好地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重视德育渗透,发挥最大教学价值
新课改明确要求各学科在教学时,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从而使教学更加高效。因此,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要重视德育的渗透,这既能提升自己教学的质量,也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个人能力和道德修养,未来能更好地发展,这也落实了新课改的要求。此外,英语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学生情况等方面,制定科学的英语德育教学计划,将德育科学地渗透到课堂中,使英语教学发挥出最大价值。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为例,在学习《Hello》一课时,笔者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设计出了英语德育教案,情况如下,学生在掌握了hello、hi等词汇后,笔者进而引导学生在见面时,要向同学、长辈问好,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新时代小学生。笔者通过重视德育的渗透,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知识,提高道德素质,同时,我的教学价值也充分发挥出来。
(二)结合实际生活,将德育落实到行动中
英语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更要使其将德育内容落实到行动中,从而使学生在践行中,促进自身认知发展。对此,教师要将英语教学生活化,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英语和道德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生活情境,从而利用情境,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Happy birthday》一课时,恰逢班级小A同学生日,笔者便为其布置了生日派对,使全体学生在为A同学庆祝生日时,学习课本内容。在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正是由于父母,我们才来到这个世上,也是由于父母,我们才能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好本课知识,同时,懂得感恩父母,回家之后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深挖教材内容,渗透德育知识
教材是教学展开的重要工具,在编制教材时,各专家不单知识编写知识,也在其中蕴藏了德育内容,如礼仪举止、生活文化、情感价值等。因此,教师要研读教材,从而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有效融入德育内容,使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发展,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一个品德兼优的人。此外,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不能凭空捏造出一些德育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使得教学事倍功半,效果不尽人意。
例如,在学习《At the zoo》一课时,笔者深入研究教材后,将爱护动植物的德育内容渗透其中。在学生掌握基本词汇tall、thin、short等词汇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保护动物的动漫视频,观看结束后,笔者教育学生要爱护动植物,才能使我们的地球母亲更加健康,这也使学生减少了践踏草坪、虐待动物的行为出现,提升其道德水平。
(四)拓展渗透途径,充分渗透德育内容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展开德育教学时,要知道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不能单靠课堂时间,也要拓展渗透路径,从而使德育渗透到方方面面,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真正提升。具体途径如下:首先,为学生营造德育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认识到德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的热情高涨。其次,教师要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在课下友好与学生相处,在课上,尊重、爱护并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向上的上课态度,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并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别人。再者,开设英语学习角,在英语学习角中,也为学生开设了德育宣传栏,使学生每周一同交流英语时,并对德育宣传栏进行策划,使学生锻炼了英语口语能力,同时,道德水平也得以提升。最后,通过家庭渗透德育,英语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在平时辅导学生时,也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从而使学生在家校环境中,都得到道德的熏陶,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要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同时,也落实了新课改的要求。英语教师要抓住德育渗透的特点,并通过重视德育渗透、结合实际生活、深挖教材、拓展渗透途径等方法,使德育更好渗透到教学中,学生学好英语知识,同时,道德素养也得以提升,成为社会所需人才,而教师的教学价值也得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也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刘丽.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J].小学生(中旬刊),2021(07):26.
[2]扈瑞芹,蒋兴福.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实践探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6):15.
[3]陈志赟.提升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