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娟
东莞市东城第八小学 广东 东莞 523125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能力已经是当前教育的主流思想,传统不被重视的美术教育也有了更加系统完善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言,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小学美术而言,写生教学应用的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更加满足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写生教学为研究对象,简要论述观察力对小学生发展的意义、发展小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性、开展写生教学促提观察力的必要性后,具体研究小学写生教学促提学生观察力教学实践,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期望能以此为理论依据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更好的完善,同时更好的利用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满足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育要求。
关键词:小学美术;写生教学;观察力
1、发展小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事物形态。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对客观事物有所了解,但受社会经验较少的限制,对事物的理解通常只停留于表面,教师一带领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对于抽象化的美术作品,更是不知道哪里美,为什么美。而观察力的提高能够让学生对事物进行深入了解,在循序渐进加深观察的过程中实现深入研究的目的,从而更加了解自然,更加了解艺术。
2、开展写生教学促提观察力的必要性
观察力的提高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而美术课堂中的写生教学更是促提小学生观察力的有效途径。通常所说的写生主要是描绘客观事物,让其在画纸上尽量表现出与真实事物相似的形态和神态,技巧的掌握和训练只是单纯的描绘出表面的形态,要是更加深入地将画作表现的生动准确,就需要观察力的指导。因此,写生和观察力呈现出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关系,观察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写生更加生动,而生动的写生使学生更加善于观察,更加懂得用观察来分析事物具体的内涵,这是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写生教学最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3、小学写生教学促提学生观察力教学实践
3.1写生教学具体实施形式
3.1.1户外写生
传统的美术教学大多将环境限制在了教室内,学生通过照片观察出的自然景象势必没有自己直接观察到的景象具体,因此素质教育就拓宽了教学环境,将户外写生从理论变成了具体,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中直观的对自然进行观察。实践证明,户外写生不仅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的观察自然,观察到自然中光影的变化,景物的重叠关系,角度不同看到的不同景象,事物的动态表现等等,激发学生的绘画冲动,实现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3.1.2室内写生
室内写生相对户外写生而言范围有所限制,普遍是摆放静物模型,或是邀请一位学生做模特,其他学生看着事物和人进行写生。这种写生方式避免了光线改变对事物的影响,学生的观察不受时间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同时固定的写生方式使得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的绘画和观察进行指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
3.1.3摄影图片写生
当写生教学受到场地与教具的限制时,我采用摄影图片写生来作为写生教学的补充与扩展。我是这样来进行摄影图片写生教学的: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摄影图片,图片中是教师选择的适合相应年龄段学生写生的某个或某一组客观事物的形象,对于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学生来说,这些客观事物的选择在结构上不宜有过多细节,结构的空间层次不宜过于复杂交错;摄影图片中的客观事物的轮廓宜以直线为主。至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摄影图片中的客观事物的结构的细节与空间层次可以逐渐细密化、复杂化。
然后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客观事物形态并表述观察结果,通过各自的表述形成学生相互之间的观察思路的启发与观察结果的补充,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观察结果表述,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重点写生部位作特征上的细化,对客观事物次要写生部位作特征的提炼与概括,然后,学生确定运用线条这种绘画语言把自已的观察结果表达出来,这就是摄影图片写生教学的组织过程,在前两种写生教学的基础上,补充这一写生教学形式,能解决写生教学场地与教具的限制,在写生教学形式上是一种丰富;在摄影器材日益先进的当下,优秀的摄影图片如井喷般涌现,为大众带来一大批新颖优美的视觉形象,摄影图片写生是对这些优美的视觉素材的很好利用,是对写生教学的写生对象的一种极好补充。因为摄影图片的选择自由度很大,教师可以很方便地选取到学生喜欢的写生素材,使学生不断地对摄影图片写生抱有一种期盼。
3.2教学实践步骤
3.2.1学习观察方法
美术教学中的观察不是单纯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事物让学生一味的看,而是要教授学生系统的观察方式,用观察技巧进行观察,最终实现学生观察力的提高。明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从整体到部分进行观察,不管是在哪种写生方式,学生总要有一个观察对象,初次接触观察对象时首先要对其整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像是一个简单的正方体模型,整体认知上知道是一个正方体,接着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具体的部分进行观察,边与边之间的关系,线与线的交错关系等等,以此来先从表面上进行观察。其次是观察对象的具体要素,主要为正方体边与边的长短比例,光影对模型造成的明暗变化,线条的位置关系等等。最后教师要明确观察训练不只是让学生看,而是要通过这些观察方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观察其存在的环境,观察影响事物可能变化的各种因素,强化逻辑思维的同时实现观察力的提高,解放小学生的绘画天性。
3.2.2搭建展示平台
与其他可以评分的专业课不同的是,美术作品由于个人审美的不同,每个人对于美的评价也不同,教师个人的主观评价有时也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因此,要想客观的评价学生观察和动手绘画的成果,就需要搭建公正的展示平台,例如:在每次写生教学结束后,我都会为学生不知写生绘画的作业要求,同时将教室后黑板当作写生展览墙,将学生完成的画作展示出来,每个学生都有投票权,可以选择自己觉得优秀的作品贴上小红花,最终根据红花的多少进行评分,这样一来,就能通过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强化观察力的信心。
3.3教学实践成效与成果概述
3.3.1提升了小学生观察能力与认识能力
美术课堂能够让小学生的眼睛认识美、看见美,对小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显著提升的效果。在实践中,给低年级的小学生主要安排水果写生,在该阶段,学生在画这些静态水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视、知觉得以有效分化。而对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让他们练习同类事物的写生,比如色彩与形状相似的苹果、梨子等,学会在相同中找不同,在加上与默写、变形的联系,打下了良好的美术基础,有效发挥了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3.2提高了小学生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写生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但检验学生观察力是否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动手绘画,将自己的观察成果表现出来。因此,小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就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将事物相对客观地描绘出来,真正将自己理解的美所创造出现,实现动手能力的提高。比如,在速写练习中让学生由简入繁的先学静物、风景速写,画得好的学生可以尝试画人物的头像、胸像等,对生活中转瞬即逝的事物进行捕捉,长期训练其对线条的概括能力,掌握动态事物的运动规律,使其速写动手能力有效提高。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不仅仅只是教授学生画画,而是通过教学来使学生的相关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写生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讲授理论性的观察方式,打破课本和教室对写生训练的限制,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室内写生、客观事物写生等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环境,观察自然的变化,总结变化的规律,真正实现写生教学促提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兰平. 小学美术写生教学中观察方法的思考[J]. 新课程(中), 2017(7).
[2]王海涛.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意性写生教学的价值及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 000(003):70-72.
[3]刘红蕾. 优化小学美术课创新教学促学生能力提升探讨[J]. 都市家教月刊, 2014, 000(004):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