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探索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刘明辉
[导读] 在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下

        刘明辉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在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下,培养全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是社会各界对教育领域提出的最新要求,为了促进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高校在做好基础文化教学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文化教学和素质教育工作的同步开展。在高校教学阶段,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针对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
        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在高校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新兴课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西方音乐史教学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走入我国高校教育体系,时至今日已经有80余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西方音乐史教学也在不断经历着变化,虽然中间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课程名字,但是却一直不断地发展。时至今日,西方音乐史已经成为高校中一门必修的课程,提升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质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整合,教师需要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展开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要能够让其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坚力量。可以发现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审美素养、艺术品味、道德素质、品质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同时,在大学生活中增添一抹艳丽的色彩。为了保证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质量,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推动这门课程的改革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因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四方面展开研究,针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一、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现存问题
        针对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研究,首先要能够从教学现状出发,从现状中去发现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寻找有效地解决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深化学生对于西方音乐史的了解。当前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第一,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对于这门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导致教师在教学西方音乐史时总是将教材上的内容生搬到课堂上,给学生带来一种枯燥无趣的感受。学生本身对于西方音乐史就不够了解,教师的教学形式如果单一无趣,就更难吸引学生的关注。第二,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内容较为繁杂,教师只是将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但是没有将知识点进行很好的梳理与整合,这导致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会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师生、生生之间都缺少有效的互动。第三,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考试形式化严重,学生在平时不注重学习和积累,只是在考试时“临时抱佛脚”,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通过期末考核,但其实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质量,阻碍了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脚步,这让当代学生很少能够真正理解西方音乐史的内涵和本质,只是将其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并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感和成就感,也没有让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这些都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很显然当前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不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针对高校西方音乐史进行教学改革,发挥这门学科的美育作用。
二、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途径
        针对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问题展开全面细致的分析之后,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结合具体的问题去寻找有效地解决方法,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来促进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成功改革,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对于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考虑,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在以下三点原则下去进行一定的改革尝试,达到理想的改革效果:
        第一,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要从课时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实际情况去采取相关的政策方针,让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得到收获,了解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一般来说,高校西方音乐史的课时是36、48、54课时不等,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能够传授所有的教学内容,又能够不打乱教师的教学节奏,保证教学质量,是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保证教学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要提高关注和重视程度。
        第二,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因素,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考虑,将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结合之后展开分析研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尽量让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多去观察和了解学生,要能够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要考虑学生对于外来音乐的陌生情绪,西方音乐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当代学生更喜欢一些流行音乐,对于传统的音乐文化感兴趣的很少,因此对于西方音乐这种传统又外来的文化接受能力就会比较低。再加上文化差异化带来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西方音乐文化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选择的教学内容最好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渐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给学生一个接受的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
        综上,为了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来推动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改革,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地做出改变,在遵循以上三点原则的基础上去展开研究,在不断地尝试中总结经验方法,找到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根据课时要求,精简教学内容
        在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中,教师一定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中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尽量能够将有效的内容进行整合,将无效的内容剔除,在教学中将最浓缩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接受其中的精华。但是教师在精简教学内容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毫无依据地进行删减,这会影响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知识接受的偏差和遗漏。比如以“古希腊罗马至20世纪为起始线的西方音乐史”这一时间线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就可以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精简,精简的原则是:如果中间有与其他课程重叠的地方则不讲,同样的内容无需讲两次,而是可以将这个时间节省下来讲解其他知识。比如古希腊罗马音乐音程理论的内容与基础乐理的重复,就可以省略;大部分学生都熟悉的内容无需精讲,只需要针对学生不熟悉的知识点主要讲解即可。
2、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情况
        在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去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为了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调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展开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帮助教师更为精准的选择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来分析学生音乐赏析能力的基础,这样可以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选择适合的音乐展开西方音乐史的案例教学;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熟悉的西方音乐,对于学生熟悉的作品就可以不讲,而是选择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内容,这样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去了解和分析学生对于西方音乐史学习的一些需求,选择更加有针对性的音乐内容。
3、减轻学生对于外来音乐的陌生感
        在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减轻学生对于西方音乐这种外来文化的陌生感,学生只有在将西方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熟悉的事物之后,才能够更为自然地投入地投入到相关只会死的学习中,配合教师的工作,参与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来。

为了降低学生的陌生感,教师可以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来深化学生对于西方音乐史的了解,并且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西方音乐史的风格,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
        西方音乐史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繁杂和枯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改变学生对于西方音乐史这门课程的刻板印象,为课堂教学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传统的西方音乐史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理论性的知识很容易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疲劳感,从而很难实现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应该要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认知和能力。
1、视听方面的改革
        在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教师要能够将视觉和听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听的弊端,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带给学生新鲜感和刺激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同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以多媒体为主要载体,给学生带来舒适的感受,通过互联网来搜索西方音乐史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将其进行整合,在课堂上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相关知识,包括乐理知识、常用乐器等有所了解,并且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另一方面在视听方面的改革教师要能够借助视觉因素来弥补学生在听觉中缺失的信息。每一个人都有五感,五感如果缺失其中一个对于人的感知能力都会带来影响,可想而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更加强化,促进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导致西方音乐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出现了脱节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不知道在哪里能够进行实践操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学生只能通过听觉去理解西方音乐史,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美并不能全方位的感受,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热情的迸发。
        为了弥补西方音乐史出现的上述问题,教师需要通过视觉来弥补学生在听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讲解“听赏欧洲中世纪和格雷高利圣咏”这一音乐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影响和图片进行整合,通过两者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展现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让学生对于西方基督教的仪式有所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感受基督教中体现的西方音乐文化特色,感受其多方面的美感。
2、弹唱、赏析方面的改革
        在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视听结合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并没有让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很少,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做好视听方面的改革之外,还要在弹唱和赏析教学改革方面展开研究,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进步和提升。比如说教师在“奥尔加农”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分别哼唱奥尔加农的不同声部,逐渐让第二小组加入到第一小组中,共同来为完成和声的练习,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接受和感知的过程,让学生在哼唱的过程中去感受西方复式音乐的特点,感受其中的美感。
        在学生分组哼唱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音乐赏析的环节,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针对刚才的表现去进行客观地评价,针对自己表现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展开分析,同时也要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让学生的赏析能力得到优化和提升。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钢琴弹唱的方式再次将西方音乐代入到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赏析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特色,感受西方音乐文化的魅力,理解其中不同的风格。
        综上,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来促进西方音乐史教学的成功改革,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对于西方音乐史能够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感知。
(三)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西方音乐是一门史论性的课程,教师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在了解音乐历史的前提下去展开各项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才能够起到最佳的推动作用。同时学生应该去辩证地看待西方音乐史,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讨论、辩论式的教学形式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1、讨论式教学
        在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式教学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分组,给每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来完成相应的音乐活动,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通读教材,根据教材去总结相关知识点,并且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去查阅相关资料,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讨论得出中世纪宗教音乐的特点和主要风格特征。在课堂上让小组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并且给予恰当的评价。
2、辩论式教学
        辩论式教学是很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活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辩论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去主动搜集、筛选、分析、整理资料,找到有利的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论据,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鉴赏水平,同时深化学生对于西方音乐史的了解程度。例如:教师可以将“标题音乐中的标题是否能够揭示音乐作品的内容”为辩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搜集资料,准备辩论材料,在课堂上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做到有理有据。通过辩论式教学方法营造“大家说”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西方音乐史的成功改革。
(四)考评机制方面的改革
        在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改革中,教师除却要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研究之外,针对考评机制形式也要进行改革。以往的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考核只是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作为依据,对于学生过程中的表现缺少一定的重视程度,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态度也不是十分认真,严重影响了学生西方音乐史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改变对于学生最终成绩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将学生的出勤率、日常在课堂上的表现、实践活动的表现和期末成绩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于西方音乐史的重视程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推动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成功改革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下,培养全能型的人才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必然要求,在高校教育阶段,教师需要提高对于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从现存问题出发展开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找到切实可行的改革方式,推动高校西方音乐史的成功改革。
参考文献:
        [1] 柯莉. 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探索[J]. 大舞台, No.294(11):226-227.
        [2] 邓琦. 关于"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综合探讨[J]. 科学经济社会, 2012, 30(003):189-192.
        [3] 宋颖. 综合艺术院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研究——以多元文化背景为基础[J]. 音乐生活, 2017, 000(002):72-73.
        [4] 吴安. 普通高校《西方音乐史与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探索[D]. 吉林艺术学院.
        [5] 洪雅楠. 高师《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探究[J]. 大众文艺, 2014(13):212-212.
        [6] 孙丝丝,刘娟. 高校西方音乐史教育创新探索——评《西方音乐史教程》[J]. 中国高校科技, 2020, No.386(10):115-115.
刘明辉,1981年-,男,汉,黑龙江,副教授,博士,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