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霞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河南 洛阳 471899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现在逐渐科学化,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进行了重大改变,把多样化的职校教育活动提供给学生。中职技能竞赛就是推动中职学校深化人オ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和实训环节数学,这些竞赛活动激发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中职学校;技能竞赛;社团
引言:
通过发展竞赛项目的社团,把竞赛项目训练常态化,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技能竞赛水平。学生是技能大赛的主角,同样也是大赛最大的受益者。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也能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以后的学习中目标会更明确,学习动力会更足;学生也会由以往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在。
1 认真研究大赛文件,有针对性组建社团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举办技能文化大赛有关文件精神“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 这一职教的指挥棒,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个专业,技能大赛覆盖每一位学生,技能大赛要盖每一位教师,技能大赛覆盖每一所学校,技能大赛的目的是要全员参与,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技能的提升,才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具有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每年的“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竞赛活动比赛方案”是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下发后,认真研究文件的指导精神,项目类别,根据大赛活动项目建设要求,在全校学生中积极组建各类社团,真正体现职业学校学生全员参与竞赛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社团主要分素质类和专业类两大类型的社团。素质类社团有诸如诗词诵读、课本剧表演、英语演讲、健美操、小主持人、职业礼仪等,而专业类的社团则有蔬菜嫁接、护理技能、物联网技术、广告平面设计、中餐宴会摆台等。
2 制定规章制度,进行规范训练
在组建社团时,以兴趣为主,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通过社团的规范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这打破专业年级的学生组建的团体,必须通过规范的规章制度才能达到训练效果,否则就是一盘散沙,起不到训练效果,还造成优秀学生流失。完善的社团规章制度应该包括宗旨、组织机构、具体职能、考勤要求、训练要求、奖惩制度等,另外还要制定社团训练章程,包括训练时间、训练项目、项目要求、考核制度及选拔要求。通过这些制度章程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逐步达到竞赛要求。
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制定一个个小目标,使学生逐步完成。如素质类国学诵读社团,要先对学生普通话进行训练,发音标准是基础,再进行语气语调的把握训练,最后进行情感训练。而蔬菜嫁接社团需要先学习理论知识,对嫁接步骤烂熟于心,再进行实践操作,最后提高速度,逐步达到竞赛要求。
参加技能竞赛要求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学习领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社团训练中,我们采取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教师提出训练任务,学生明确操作任务,让学生参与制定计划,再落实计划,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训练情况及时调整,每个阶段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点评或者互评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加强教师指导,提升社团整体水平
技能竞赛是对学生要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和顶尖的专业技能,想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中脱颖而出,在平时的社团技能训练中,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操作要领,教师的示范动作可以使学生训练方法和实际动作更加明确。在平时训练中,根据不同社团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如旅游专业的中餐宴会摆台我们采用一示范二观察讲述三教师纠正的方法,教师先进行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要说出教师所示范的动作要点,教师对学生叙述中的正确加以表扬,对不足之处给予纠正。
机电设备一体化项目中的硬软件安装则主要采用教师示范一学生观察—模仿教师一纠正的安装方法,即在课中教师指导示范模仿机械手、传送器的安装,学生示范观察,指定指导学生示范模仿老师所进行示范的一些安装技术动作,纠正指导学生示范模仿安装中的一些安装技术错误和操作要点,进一步强调安装操作基本方法、要领及安装注意事项。电子组装与自动调试组的项目,采用了从讲解一点到操作再到点拨,不拘一格,强调人的灵活性,主动性。
教师不仅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还要根据社团成员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进度及内容,争取达到最佳训练效果。在训练过程中,老师要“恩威并施”,训练中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告诉学生要用心观察、用心钻研,学习技能过程中要下功夫,勤动脑、勤动手。在训练之外,还要对他们关爱有加,把他们当朋友,通过弯下腰的交流、沟通,来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那些掌握较快、悟性较强的选手既要大力表扬,增强自信,又要提醒他们戒骄戒躁,踏实学习;对于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成员既要进行必要的引导,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又要找出切实可行的训练办法,使他们尽快迎头赶上,共同提高。
4 选拔优秀选手进行赛前集训
社团招新初期,人数一般比较多,而最终能代表学校参加技能竞赛的,每个项目一般4到8人,经过社团的系统化训练,学生已具备参赛的基本要求,这时需要选拔最优秀的选手。我们主要以定期举办社团内技能大赛的形式进行选手的选拔。社团内部技能大赛的举办形式是模拟职业技能大赛,但也有所不同,所出题目会更侧重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职业技能大赛是从尖子中拔尖子,而社团内技能大赛更多应出于对学生参与率的考量。同时,社团内技能大赛更多是为赛出一批参赛心理素质过硬,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扎实的大赛苗子。对他们进行精雕细琢后,这样在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赛前一个月,对符合资质的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通过测试差额选拔出8名学生参与最后的竞赛集训。这8名选手需要平时成绩稳定,参赛心理素质强,在面对众多高水平对手时临场抗压能力。他们进入针对竞赛系统的冲刺训练,模拟训练场景,进行时间速度的比赛,锻炼学生比赛意识和竞争意识。因为有前面学习基础,学生对系统训练的接受程度会比较快,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集训结果。
集训中要注意对选手的应赛技巧培养,因为竞赛现场与我们平时训练的场地,耗材都不一样,需要学生自己处理,提高学生应赛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全心全意投入紧张激烈的比赛,还要有一颗平常心面对最终的结果,只有如此,才能将平时训练的水平全部发挥出来。所以,集训中也要加强心理方面的辅导,如鼓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不畏惧困难,树立自信心。
5 多方交流,确保竞赛信息通畅
首先,加强校际交流,了解竞赛信息。只是闭门训练,不了解其他院校的学员水平,不会取得好成绩,参加各类交流活动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比如我校经常有参观交流的机会,可以与不同学校的教师、社团负责人交流,充分了解同项目竞赛的学生水平。其次,学校创造各种机会,让选出的竞赛选手与其他学校的高水平选手竞技,认识差距、拓宽知识视野、比学赶超,提高比赛能力,树立参赛信心,对竞赛水平的提升起关键作用。另外,与竞赛组织方沟通联系,获取赛事信息。竞赛组织方掌握了诸如场地信息、设备信息、竞赛耗材信息,积极与组织方联系,掌握赛场信息,明确操作细节,作好物资的准备。
6 赛后认真做好总结
每一次比赛后,及时开好总结会,总结是非得失。教师总结,强化经验,弥补不足,为下届比赛供参考依据;学生总结,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大赛经验,为以后的备赛提供借鉴。
结束语:
通过组建社团的形式扩大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参与率同时储备选手,以社团内部大赛的形式建立长期有效的选手选拔机制,这样在选手的培训中就更有针对性。以赛促教、以教备赛,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技能竞赛长效培养机制,这样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我们的职业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