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兰
湛江市霞山实验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524018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生早恋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问题。早恋现象的产生,与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发育的提前,特殊家庭环境的熏染、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引导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社会大众传媒不良信息的影响有关。为了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早恋现象正确引导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初中生;早恋;对策;情感疏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呈现出早熟的趋势。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一些初中生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不断加强,随之对异性产生爱恋,开始渴望接触异性,并相互吐露心声,敢于向喜欢的人表达好感,致使初中生早恋现象频频发生。初中阶段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中考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未来的发展,如果有早恋现象出现,初中生很容易在学习上分心,感情为对方所牵制,由于自控能力不足而严重影响学习,教师与家长不能放任自流。因而,必须让学生明白,初中阶段早恋有如青涩的果,需要恰当的采摘时间,如果采摘太早,只会留下苦涩的回忆。为此,应对早恋现象,最重要的是合理引导,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积极疏导”的原则,让学生安全、稳定地度过青春期,以后回忆起来,这个时期就是美好。
一、什么是早恋
早恋,泛指过早地谈恋爱,也理解为青春期青少年建立的恋爱关系。家长和教师一般认为 18 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过早确立恋爱关系的行为,是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项特有的心理活动。
二、初中生早恋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初中生早恋的现象屡屡出现。究其原因,与学生自身、学校的引导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1.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因素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一方面,早恋是他们在许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许多个人因素都会造成早恋情况的发生。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自信心,这个时期所拥有的旺盛精力与个人兴趣的不合理转移就可能发生早恋;而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容易成为别的学生所崇拜和追求的目标,如果忍受不住诱惑,就容易产生早恋。另一方面,初中生早恋的基础原因还与生理成熟、性心理过早的发育有很大关系。科技的快速发展,通讯设备也很先进,这让学生从小就了解了什么是爱情,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早恋。在调查统计中发现,当代学生平均14、15岁便产生了性心理活动,容易产生性冲动,要是在外界不良诱因刺激下,很容易出现早恋现象。
2.特殊家庭环境的不良熏染
初中生早恋同时也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父母离异、父母早亡或家长与子女关系不融洽,隔代抚养、父母监护不力等,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家长对子女缺乏及时、必要的了解;或者一些家庭成员起不到很好的榜样作用,父母在孩子面前过分亲昵或者家庭人员有性犯罪行为,道德堕落的情况;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对孩子缺乏关心与教育,只强调成绩,无视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教育,都会成为诱发初中生产生早恋的因素。
3.学校缺乏对学生早恋的教育和引导
初中生早恋,在班级管理中,是一件令班主任头痛的事情之一。学生早恋,可谓是一种失控的行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许多学生的早恋行为比较隐蔽,防不胜防。由于初中生要面临中考,学校狠抓教学成绩,注重安全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环境下,学生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发泄自己的情绪,整天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缺乏课外活动的调节,跟教师的沟通交流少,这些都是产生早恋的原因。
4.大众传媒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庞大,初中生早恋心理同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媒体等不良信息的传播,是造成校园中早恋现象时有发生的社会原因之一。大众传媒的发展,对各类明星的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追捧与渲染,导致许多不良的行为逐渐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心中。
例如攀比、恋爱、滥交等等,一些报刊、媒体、网站等为了扩大影响力,传播一些刺激性的图片或视频,这些不良刺激是躁动不安的青春期学生“早恋”现象的催化剂。
三、面对初中生早恋现象,班主任如何疏导做好德育工作
1.分清情感,认识其本质的不同
初中生正是处于青春期懵懂的阶段,他们好奇并希望接触异性朋友,期望得到青睐并且更进一步沟通,这是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是没有夹杂任何污浊的情感。相反,如果在学校看见异性男女同学行为过分亲密,超越普通同学的正常交往情形,则称之为早恋。早恋的学生会经常找机会单独在一起,他们避讳与大批的同学相处,长此以往,会引发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是经常逃课等多种状况,向劣势发展,会荒废他们的学业和前途。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认真分辨,不要混淆友情与爱情,友情是有益的,而爱情在学生的初中时代有弊无利,二者本质是不同的。
2.了解特性,熟知“伤害”
初中生的恋爱,没有根基,只有简单的感觉。在初中时代,学生的恋爱很可能是因为“玩”而在一起,并不对人生有任何感观,因为早恋会耽误了学生的人生进程,初中阶段的早恋时刻存在着隐患,成功的恋情较少,且危险性较大,作为班主任,必须要了解学生在青春期期间的特性,及早把早恋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早恋苗头,笔者的做法是:首先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再去开导学生;然后进行有准备的谈心,避免事情复杂化;再次是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目标动向,因势利导;最后是开导思路,尽量用优雅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段美好的回忆会比一段伤心的往事有帮助。
3.开展辩论,临深履薄
人类通过交往而生存,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初中生来说,身边存在早恋现象,会充满好奇。在此期间,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探讨、思索早恋问题,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师从中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才可以“对症下药”。
4.正确引导,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早恋问题上,班主任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而不是严厉指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平和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去解决早恋的出现,不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辱骂等一系列伤害学生自尊的事情,应该换位思考,以关心、平等的态度帮助他们,不可咄咄逼人,切忌“围追堵截”。务必在沟通方面下功夫,来赢得学生的信任,争取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必要时要协同家长共同教育,双管齐下,才能进一步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
5.组织丰富的活动,转移学生情感
班主任有针对性、定期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班级活动,例如下午放学前跑操、中英文朗诵或演讲比赛、主题手抄报比赛、书画展、棋类比赛、班组跳绳或拍球比赛等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缓解压力,放松精神,还能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丰富的活动上。在此基础上,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将他们从“早恋”中拉出来。
6.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学生早恋问题宜疏不宜堵。对于已经开始早恋的学生,无论是在家里和学校,都会出现蛛丝马迹的,无论在何处发现迹象,都要与家长及时互通信息,做到及时处理。同时,对于家长处理的不当之处,班主任要加以提醒。有时候,班主任对事情的认识也会有偏差,因此适当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和心理动态,把握好学生的情绪变化,有利于做好工作。对出现的早恋,与家长沟通协商得到一个切实可行,又不容易激起学生反感的办法,给予学生应有的关心和帮助。
凡事都存在利与弊,“早恋”也是如此。我们不去妄下定论说早恋就是大错特错,但是也不能任其恶化发展。初中阶段的学业至关重要,班主任要适当运用情感与智慧去引导学生避开“早恋”这个误区,指引学生走出这个误区,不被早恋现象影响正常的成长,须让花开正当时。
参考文献:
[1]郑杨. 初中生早恋问题的原因和疏导[J]. 幸福生活指南, 2018, 000(014):0299-0299.
[2]果红霞. 谈谈如何解决初中学生的"早恋"问题[J]. 儿童大世界, 2018(9):36-37.
[3]李志坚. 对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早恋行为的疏导与教育策略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19(18):0287-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