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视域下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伊诺
[导读] 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国家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伊诺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摘要: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国家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毫无疑问,“一带一路”为当今全球的新格局和新形势提供了重大指引,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构建起联结,同时为“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供了创新的机遇。
在建设沈阳都市圈的过程中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对沈阳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沈阳都市圈;沈阳都市圈建设;对策
        概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之后,打开了中国和相关国家的行之有效的大门,不仅对我国和沿线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往来、文化包容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沈阳都市圈位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是欧亚大陆通向太平洋的纽带,“一带一路”的实施,可以促使沈阳都市圈作为其战略的支撑点,与周边国家建立更深入、更丰富的合作,为加快沈阳都市圈的建设带来新引擎和新机遇。沈阳市作为沈阳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更应借助其现有的优势,更加深入的融入到“一带一路”的战略当中,为其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出贡献。同时,沈阳都市圈应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协同发展,积极发挥其带动效用,“一带一路”视域下与沈阳都市圈的融合对于加快沈阳都市圈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的提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的合作高地,以加快实现沈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1.“一带一路”视域下加快沈阳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建设是目前我国国家层面发展规划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改委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建设,通过促进都市圈内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方向,进而培育出一批现代化都市圈。打造现代化都市圈是实现东北振兴计划当中的重要途径。而伴随着都市圈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沈阳都市圈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限制着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视域下,为沈阳都市圈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发展的方向,沈阳都市圈内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将沈阳都市圈打造成国际化重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基地,使其成为全国区域经济中心和典型示范区。这就需要沈阳都市圈加快其建设和影响力,带动周边城市,深入的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当中,达到加快沈阳都市圈的建设,提升其发展能力、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
        其次, 尽管在沈阳市建立了辽宁首个自贸区,但其对外开放程度水平并不高,导致沈阳市无法发挥在都市圈中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限制了沈阳都市圈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渠道,甚至使其无法带动与其他经济区更进一步的合作。“一带一路”视域下为沈阳都市圈的充分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都市圈内的城市依据“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心,建立完善的对外开放的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当中,全面提升沈阳都市圈的开放水平。
        最后,“一带一路”视域下对于沈阳都市圈的建设来说,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的互通,还包括重塑区域内的贸易格局。沈阳市作为辽宁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片区,有责任和能力带动周边城市进行贸易体制的改革。根据国家发展规划的要求,辽宁省自贸区主要目标是加快其市场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整合,致力于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的水平和提升其竞争力。这就需要沈阳都市圈的建设应深入融合“一带一路”当中,能够加快和优化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形成完善的贸易形式,对于振兴东北经济的发展,提升东北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求。
2. “一带一路”视域下沈阳都市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维观念受体制长期影响,制约都市圈的建设进程
        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长子”,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改革开放之后,辽宁却是最后一个推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致使其错过了改革开放的首批“红利”。受体制的长期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缺少市场经济的观念,缺乏创业精神,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辽宁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计划经济的意识渗入到社会的各项环节当中,影响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制约着东北地区的各项制度的转型。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常态的形势下,沈阳都市圈发展也应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加强与“一带一路”战略衔接。  
2.2 产业竞争力差,产业间关联性弱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下,不仅更大程度的打开了我国对外的大门,同时也构建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和国外双循环的发展的新格局。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开始注重我国市场的竞争当中,这也为沈阳都市圈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整体来说,沈阳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东北地区的产业主要为重工业,而且对于资源的依赖性强。

沈阳都市圈的产业结构也是如此,整体来说产业结构单一,依靠资源为主,新型产业比重低,周边城市在产业发展和布局的过程中出现了优势产业趋同的形势。二是,都市圈内城市间产业发展上存在分工不明确和协作性差的情况,限制了沈阳都市圈形成以金融、信息服务为主导的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形态。   
2.3 沈阳都市圈涉及地区缺乏协作
        一方面,沈阳市作为沈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是“一带一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城市,更是带动着整个都市圈的发展,通过其较快且较全面的发展,帮助都市圈周边城市的经济、文化、交通、科技等方面的提升。但是,周边城市的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行政壁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之前缺乏协调约束机制限制着沈阳都市圈的建设进程,各级政府间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很大可能选择对自身有利益或优势的制度,导致都市圈内利益存在壁垒。所以,沈阳都市圈所在城市的政府能否在“一带一路”视域下进行完善协调机制,对于加快沈阳都市圈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些地方政府受利益的影响,拒绝合作和配合的思想限制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
2.4 沈阳都市圈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国际合作水平不足
        根据数据显示,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要低于全国的总体水平,这反映着辽宁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的水平是较低的。事实上,沈阳都市圈对外开放不足,缺乏对外平台的建设,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相对缺乏,并且沈阳都市圈当中的辽宁自贸区、中德产业园、创新示范区等优势资源没能充分发挥其预期效用,也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3.“一带一路”视域下加快沈阳都市圈建设的建议
3.1 建设沈阳都市圈枢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沈阳都市圈对外连接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对内连接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成为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通道。所以,加快建设沈阳都市圈内的枢纽,可以为对外贸易提供物流便利,更是可以建立沈阳都市圈在国际上的优势,使其成为沈阳都市圈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为建设沈阳都市圈枢纽,应全面提升其交通枢纽的地位。包括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增设国际客运和货运航班,提升桃仙机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建设其与都市圈所在城市交通主要枢纽的联运设施,打通城市区域、跨国区域的公路、铁路、航运的通道;加强沈阳港的功能效用,作为内陆港口,应通过沈阳港整合沈阳都市圈沿海港口群,建设程东北亚地区海路联运的国际物流港。
3.2 强化沈阳都市圈城市间的协同分工,构建共同发展的体系
沈阳市作为沈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其他城市的能力,提升核心城市的地位,积极优化其交通枢纽、经济贸易、新型技术和对外开放等功能,并争取成为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加强沈阳都市圈城市间的协同分工,可以通过完善区域内城市的生产、交通、服务、物流等方面的协调功能,明确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和发展方向,分工合作,避免圈内优势产业趋同的现象。对于沈阳都市圈现有的重点产业,由都市圈区域内的其他城市为其提供原材料、配件等资源,合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形成都市圈内的产业生态系统。
3.3沈阳都市圈内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进行统筹协作,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保障
        为了加快沈阳都市圈的建设,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保障为其保驾护航。沈阳都市圈内各城市大多处于经济和体制的转型阶段,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为其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相应的保障,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在沈阳都市圈的进程并以此加快沈阳都市圈的建设。首先,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加快打造服务型政府,立足于服务企业,积极与企业沟通,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其次,政府应逐步取消或放宽行政审批事项,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便利,进一步完善政府审批权利项目,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应该积极的进行招商引资,在引资方式上应不断的创新,打造专业的招商团队,提高团队的专业形象和能力素质以提升招商引资的有效性。再次,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优化贷款程序和手续,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进金融机构为产业区等优势资源提供金融服务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对重点企业和优势企业扩大融资规模,并强化政府资金的引导性,鼓励资金首要流入产业聚集项目。最后,政府在统筹协作的过程中要抓住“一带一路”的国际形势,顺应都市圈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并不断强化优势项目的合作,助力贸易畅通。
4.结语
        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环境下,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是低于预期的形势,在不断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沈阳都市圈的建设需要积极的融入到国家的战略部署当中,才能够需找到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机遇。“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对于沈阳都市圈的建设来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沈阳都市圈应顺应其发展规律,加快沈阳都市圈的建设,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为国家振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剑辉,李洪侠.“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税务研究,2015(06):22-30.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J].城市轨道交通,2019(03):10.
[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试验总体方案[Z].2011.
[4]王艳. 沈阳深入融入“一带一路”之我见[N].辽宁日报,2017.
[5]邓大才.论地区制度竞争[J].理论导刊,2003(05):9-11.
[6]王颖,彭雅冬. 关于“一带一路”战略下沈阳经济区协同创新研究[C].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7:133-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