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
沈阳城市学院 辽宁沈阳 110112
摘要:随着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高校扩招已经在全国展开,各地高校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学生公寓所容纳的学生也会相应地增多,在这种情况之下,对学生的管理就成了高校各级领导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思政工作,已经成了高校学生公寓一个重要关注的领域,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公寓思政工作的模式进行探讨,从而为学生的思政工作新模式提供一些借鉴,使高校的学生思政工作更加顺利地展开。
关键词:学生公寓;思政工作;新模式
引言:
在高校的学生公寓管理中,大多还延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学生的思政工作,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当前新形式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是采用条式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各部门都是独立运行的,这对学生的思政工作并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如后勤部门只负责物业相关的服务,保卫部门负责安全工作,学生干部部门负责思政工作,这种状态最大的缺点是无法做到预防、控制以及事后教育的管理机制,当前,只有将更加全新与和谐的学生思政工作理念应用到新的工作模式当中去,将后勤,保安以及学工部门都参与到学生的公寓思政工作当中去,使学生自主参加到管理当中,以网络教育为途径思政教育的新模式进行探索,从而达到高校学生公寓思政工作教育的成果。
一、高校学生公寓思政工作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思政教育新的场所,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以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各高校要及时认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积极讨论和研究相关的课题,从而探索管理的模式以及学生思政工作的运作机制。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思政工作模式存在以下几种情况。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认清传统的条式管理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公寓的育人功能,或者说弱化了这种功能。[1]其次,公寓环境影响,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的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之外,有百分之七十的时间都是在学生公寓里度过的,因此,学生公寓区域场所对学生的思政工作来说是除了课堂之外最理想的场所,而学生公寓的育人氛围决定了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对于现代的高校来说,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给高校的学生在生活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高校学生公寓内的文化环境以及育人环境并不是太理想,它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氛围差,许多高校学生在学生公寓内并没有利用这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在学习,更多地是在娱乐和消遣,形成消极的学习氛围,特别在一些娱乐消遣过程当中,文化品位不是太高,甚至有些高校公寓内的学生进行一些低俗的活动,休息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从而影响第二天的上课质量,影响学习的效果。第三,辅导员与公寓的管理人员缺乏沟通,各自为政,没有统一协调管理的目的,没有将学生的思政工作和学生在公寓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工作,最终导致双方的工作都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第四,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当前许多高校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个性色彩极其强烈,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团队的意识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无法把控个人的情绪。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特困生的思想问题也值得关注,这些特困生由于从小生活在相对贫困的家庭,自卑感相当强,心理阴影面积大,对学校的环境还无法适应。以上这些现状都是高校学生公寓中对学生进行思政工作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高校学生公寓的思政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高校学生公寓思政工作的新模式
(一)更新传统的思政工作观念
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发了对高校学生的教育意见,意见提出,对高校学生的生活社区和学生公寓这些涉及有学生组织的场所要进行思政工作的推进,同时要求要联系实际来改变教育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完成对高校学生的思政工作。所以,对高校学生公寓的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学生在高校学习成长中,思政教育是学生最终成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需要,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力度,首先对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既要认清其在工作模式中的短板,同时也要看到传统工作模式的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发挥着作用,在延用传统思政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使更多的高校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并且积极参与其中。[2]第二,要将高校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将思政工作延伸到学生公寓领域中去,高校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向学生公寓偏移,使学生公寓阵地在思政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更新教育的理念中,还要有树立系统育人的理念,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对管理者来说要依法管理,在联系实际情况进行思政教育时,要坚守法律底线,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强,如果一味地为达到教育的目的,而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法,最终不但收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其次,要把学生放在消费者的地位去培养,只有彻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量身打造教育的方式,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要有民主意识,与学生交流和对话时,要放在平等的位置去进行,创造一个和谐包容的关系,使学生的兴趣大增,积极性有所提高。第四,利用好网络平台,现在的高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非常强,尤其是在学生公寓内,大多利用网络从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高校要利用好网络进行高校的思政教育是当前所面对的新课题,建设好高校内自己的网站,使高校学生在网络中实现思政教育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创新思政工作的工作机制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制度才能调节好各方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的良性发展中,从而提高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3]制度具有约束的功能,尤其是对于刚上大学的学生来说,自律性非常差,在脱离父母的管教之后,很难控制自己,因此,在大一时要制定相关的规定,禁止大一新生带电脑进入公寓,防止学生过度沉迷于游戏当中,从而荒废学业,用制度来管理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得学生公寓更安全,更稳定,为学生公寓进行思政工作打下基础。
(三)加强生活教师的作用
辅导员走进学生公寓对学生思政工作的推动起到了很大作用,辅导员走进学生公寓内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习生活等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解决,但是,辅导员的精力有限,这就需要配备更多的生活教师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去,通过调研发现,这当中的比例是1:500是最为合理的,使生活教师能够担当辅导员的工作,生活教师要具备大专以上的学历,并且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让他们走进学生的生活,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政工作。
三、结束语
高校的学生公寓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区域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当中要认清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思政教育的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公寓的思政工作,在采取新的工作模式中,要更新观念,树立系统育人的理念,其次要加强公寓的制度建设,从而防止学生过度沉迷于游戏当中无法自拔。当然,还要发挥生活教师的优势,辅导员的精力毕竟有限,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政工作做到位,因此要大力发展生活教师来担当辅导员的角色,在工作的形式、手法以及机制方面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公寓的思政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希泽, 黄红军. 书院制下学生公寓思政工作模式构建探析[J]. 教育, 2015(27):59-59.
[2]范彦. 书院制模式下的大学生公寓思政工作模式构建探析[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9):54-55.
[3]朱寒. 关于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新模式的探讨[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014):140-141.
作者简介:张菁(1990年5月27日),性别:女,民族:满族,籍贯:辽宁凤城,职务:辅导员,学历:硕士,单位:沈阳城市学院,研究方向:思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