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 孙雅钗 郑凡
燕京理工学院 065201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崛起,给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境遇,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网络新媒体中暗藏的不良思想理念、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反动的言论论调,它也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从而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基于新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以民办高校为例,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新常态,提出了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党建 品牌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全面发展的基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扎实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优秀的学生党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途径【1】。高校党建工作和党员发展培养是一项程序繁多、工作周期长的工作,实际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党员培养标准模糊,学生人数多样化,正式党员阶段缺乏针对性培训,各方面压力影响培训效果等。
随着微博,抖音、QQ,微信,今日头条、哔哩哔哩(“B站”)等平台为代表新媒体层出不穷,借助网络的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方便快捷、使用率高等优势,逐渐成为普通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迅速崛起,其中暗藏的不良思想理念、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反动的言论论调,也在无形中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2】,给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境遇。
随着5G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新媒体工具越来越普及,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高校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工具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构建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打造党建工作品牌,也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新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以民办高校为例,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新常态,对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一、新媒体视域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开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党员再教育模式陈旧
尽管大学生党建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大学生党员在发展前要层层选拔和考核,吸收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积极提高党员素质。但入党后,后期的再教育工作往往比较宽松,有的党员存在“入党前非常努力,入党后懈怠放松”的现象【3】。针对在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亟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再教育水平,拓宽学生党员再教育平台,创新学生党员教育载体,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党建与新媒体结合片面,党建组织活动形式单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顺应时代步伐,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变化,在组织活动时,特别是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吸引大学生党员积极有效地参与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长期以来,高校党建组织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为学习党的文件、学习文件精神和重要讲话、组织专题讲座等。高校学生党员是在新时期党中有特殊地位的生命力量,高校的学生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的学生教育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这对于民办高校党建非常重要,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作用。
3、党建品牌活动匮乏,缺乏普适性
培育和打造高校基层党建品牌,是增强组织活力、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调查发现【4】,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存在几个问题,如:党建项目趋同性强、缺乏特色性、党建品牌培育不足、可持续性弱、受众少、党建工作价值不高,以优秀案例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抓好基于专业性和独特性的品牌设计,具有党建特点简洁、识别不清等特点。需要着眼长远,注重坚持,做好品牌培育。围绕使命,强化价值,做好品牌实施,打造特色,提升认同,做好品牌推广,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培育和建设。将品牌理念运用到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中【5】,增强学生党建工作活力,为党建品牌建设提供实践借鉴。
4、媒体素养参差不齐
高校基层党建是新时代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基层党建一方面面临着新媒体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新媒体双刃剑,高校基层党建也面临着“握不稳”“把不准”的问题,有效利用多媒体平台,构建“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是形势所趋,标所必达。
二、提升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方法
1.充分发挥微党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高校党建工作也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党的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党建工作,才能加强现代人才的培养,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想结构和校园文化,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需要加强创新,积极运用微观党课,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效率,更好地促进高校稳定发展。
“微党课”模式逐步兴起,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相比于传统党课,有着不可超越的优势:“微党课”形式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专题,成果简化;研究成果易于转化和传播,因为课程容量小、时间短,传播形式多样,反馈及时、有针对性。无生授课形式的“微党课”能在短时间内开展;参与者可以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并获得反馈信息,与正常的课堂听力和课堂评价活动相比,具有即时性的优点。
2、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高活动普适应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也是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优质资源,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有利于指导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创新红色资源的实施途径,使红色资源与时俱进,符合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
3、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树立当代大学生党员“媒体领袖”新形象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结合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的新特点、新变化,引导“00”学生党员顺应时代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变教育观念运用新媒介教育平台,提高媒介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培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党员自身加强自律能力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面对复杂的信息往往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需要学生党员这一具有高度思想觉悟的群体,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体领袖,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舆论场。增强对媒体的认识,增强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进一步树立当代大学生党员媒体领袖的新形象。增强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的培育对策,进一步筑牢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根基,更好地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4、以“党员成长手册”为载体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大学生是我国现代社会基层党组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层党组织发展与壮大的重要群体。针对党员培养中存在的“重发展、轻培养”和“发展之后培养体系不完善”问题,建立学生党员培养及教育管理标准化体系,建立《党员成长手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彭晓.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发展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策略研究[J]. 青年时代, 2019, 000(028):86-87.
[2]王可君, 翟琳琳.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研究[J]. 青春岁月, 2019, 000(017):116,115.
[3]喻婷婷. 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J]. 城乡社会观察, 2016.
[4]陈樱丹, 吴昱臻. 新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及路径分析[J]. 教育研究, 2021, 3(12):137-138.
[5]陈木森, 钱丹妮, 黄国清.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品牌要素创建探究[J]. 山西青年, 2019, 000(007):P.25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