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岳丽颖 李树平
[导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教育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岳丽颖 李树平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教育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石和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虽然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城乡教育差距大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更是有待提高,教师乃是教育之路的第一引导者,为了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对此针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增强教师专业教学能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激发合作创新精神、增加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持证上岗率、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从而有系统地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以便大大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从而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同时更加全面的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小学教育事业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与实现教育公平第一步,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百万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尽管农村小学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农村儿童家长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期望也越来越大,他们普遍希望儿童获得有较高质量的小学教育。但是在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师资一直存在师资分配不公、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能力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在英语学科发展较为落后尤为明显。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是当前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
        (一)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增强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学校应正确发挥学校的教育监督和辅助作用,转变整体的教学活动观念,重视各科目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有效地监督,充分理解教师,减轻教师压力。定期地组织教师培训教学活动,包括教师职前培训以及教师入职培训,丰富小学教师的知识领域,提升教师的个人修养,壮大农村小学教育师资队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提高评价能力。各农村小学可以利用现有资源,让农村小学教师立足于教学岗位和实践现场,有效组织开展校内与校外群体的教研活动。教师在教研组中,学习专业知识、听专业讲座、观摩其他同事或其他学校的教学状况,相互研讨,作为改进和充实自己教学的参考。小学英语教师也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英语语言技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通过多听、多看、多学改善自身英语教学水平。
        (二)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笔者的调查研究显示,只有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太满意”,有小部分的小学教师甚至“很不满意”。但是,半数以上的教师对目前自己的工作还是基本满意的。可见,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教师基本满意自己目前的专业发展现状,但仅仅满足于完成小学分配的工作,认为只要参加小学的各项活动,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了,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还比较缺乏。虽然对自己将来的学习与发展有一定的思考,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划,但大多数教师的思考只是概括的打算,是粗线条的勾勒,既缺乏十分明确具体的目标,又不能确定实现目标的明确的方法与途径,专业发展大多处于一种无规划、顺其自然的状态,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教学工作缺乏系统性。

为有效增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应该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思想,营造积极的工作学习氛围,主动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在不断创新中不断进步。
        (三)激发合作创新精神,增加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力争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广的平台。但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不高,农村学校所提供的小学教师参加每年培训的机会是极少的,经费紧张、师资不足、培训人员选拔论资排辈、培训的内容脱离实际等因素都是制约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农村小学教师认为现有的培训没有针对他们的特殊性,缺乏针对性,同时培训内容总是重复呈现,造成培训资源的严重浪费,培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大打折扣。应该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给农村教师多提供有针对性的进修学习机会,通过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并且激发合作创新精神,提倡多给予老教师和新手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以便促进农村教学的发展。
        (四)提高教师持证上岗率,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步入教师行业的最低要求和基本门槛就是教师要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明确建议应完善小学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印发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深化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改革。小学教师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并在上岗前接受教育部门组织的小学教育专业培训。但是在研究对象中,只有一小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具有小学教师资格证,大多数教师都是无证上岗,农村小学教师持证上岗率还有待加强。学校应该调整各班师生比例,多种途径降低农村小学教师的压力。学校应严格控制班额,调整师生比例,避免一名教师教很多班级的现象发生,那样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应及时调整班级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此外,灵活运用教育手段,巧妙使用教学媒体,使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增强趣味性,减少周围环境的不必要干扰。作为一名新手教师,突然到一个全新的教育岗位任职,从新人开始,从最低的起点开始,没有任何的积淀和优势,加之繁重的工作任务,教师心理上可能会产生焦虑感。因此,学校应尽量为农村小学教师创设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改善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关键时期是入职适应期,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多途径地降低农村小学教师在入职适应期期间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尤为重要。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并不全然依靠教师自己,还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与同事的帮助。校领导应该号召在校老师从生活上、工作上给予新教师更多的关心、关注和帮助,尊重和信任新入职的农村小学教师,鼓励教师间经常交流和沟通,交流可以让教师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互相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沟通还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为以后的合作提供信任基础。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能使农村小学教师体会到团体合作的归属感,尽快适应小学教育工作,从而获得身份认同和职业的价值感,最终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增强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增加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持证上岗率等教学改革之后,一定会改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大大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从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2021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2021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kjcx2020-041mdjnu) ( kjcx2020-043mdjnu)

参考文献
[1]谭荣波.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97-100
[2]郭丁菊.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困境与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