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晞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依靠广大青年的努力奋斗中实现。因此高校学生党员的党建工作也必须根据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用新的工作思路来对待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过程中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培养 发展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过去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党员不仅是担当着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要承担着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的重要职责。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队伍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和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成为高校党建最为迫切的任务。本院今年6月召开了党员发展大会,本次大会一共培养和考察了16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本次发展和考察的工程中,我院一直遵循一个重要原则——重点考察学生的党性修养和思想理论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早已成为大学生队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校园精神文明、促进学风建设等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和管理中,我们应该严格把关党员队伍的建设。但这次的党员发展的工作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党员培养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入党动机不纯。在大学生刚入校时,对于入党的思想都会表现的非常积极,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入党”,即入党动机问题,他们往往都说不清楚,甚至有些同学会表现出“同学都申请了,那我也要申请”这种从众的心理;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成为一名党员会对之后的工作有帮助,这种功力的态度;还有的可能是迫于父母的要求才想入党。因此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之前我们就需要首先考察他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否端正是衡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首要标准,也是能否成为合格党员的思想基础。对于存在着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即把入党作为自身寻找工作时很好的敲门砖等思想的同学,都应该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入党动机不纯会直接影响到后期入党积极分子看上去在行动上入了党,但是在思想上和政治觉悟上,与党员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组织纪律松懈。许多大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主要是依靠学校党委所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进行学习,但是对于党的章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刻,后期的进一步的学习不够。虽然后期每个党支部都会开展各类政治学习,但是有些流于形式。而且有些同学的党员素养薄弱,使得一些在组织纪律非但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己还会违规,在平时日常上课中会出现迟到、旷课、以及不按时参加党的政治学习以及各种活动。
更有甚者,由于对社会风气缺乏科学和理性的判断,成为了党员就有了不一样的“关系”或“权力”,这样的风气势必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校园腐败意识。
三、模范带头意识薄弱。有的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还不明显,甚至入党前后两个样;有些同学为了尽快入党在各种工作上积极、思想也表现出进步,但等他入党了就觉得万事大吉,可以独善其身;还有一些学生党员同志遇到突发事件时,缺乏应急能力,无法发挥应有的带头作用。还有的会出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党员在一些场合说一些不讲党性、不讲政治的言论。对于这些大学生党员表现出来的党员素养的缺失、政治敏锐性减弱、模范带头作用和服务意识不强、奉献意识缺乏等特点严重损害了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形象和威信。
针对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更就应该重视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以保持其先进性。
首先,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体系。在确定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前,通过主题党团课培训,详细讲解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成为党员的各方面的要求以及入党程序等。帮助入党申请者进一步了解党,端正入党动机。并且建立一个监督体制。各党支部可以设立一个党内外监督意见箱,每个月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或批评与自我批评生活会等各种方式,听取广大群众对学生党员的意见,使大学生党员们在思想和行动上有监督管理的机制,让大学生党员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此类自律和他律的方式使得学生党员保持良好的党员素养,并且在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先锋作用,很好的带动其他普通学生不断地向党员学生学习,更使得党员学生和普通学生对党的印象越来越好,对党的前途越来越有信心。
其次,要对于那些思想觉悟高,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好的预备党员要做好后期的严格考察,深入培养,并能树立优秀典型,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确定成为预备党员的学生要进一步引导和教育,对其进行严格的考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对在预备期的学生党员进行深入的思想理论学习,时刻要求他们要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一致。对于未能达到标准的预备党员,要毫不犹豫地延长预备期进行考察。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党员也要及时给予荣誉。用优秀的党员事迹去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党员队伍,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在高校的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的工作中,我们要勇于面对党员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员培养工作的创新思路,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党员的新要求,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 於留芳.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路径探析[J]. 山西青年2020(08):94-95
[2] 张悦.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高校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17.6.
[3] 曾艳. 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与发展工作探究 [J].科技风2020(07)163-164
[4] ]孙佳佳.通过主题教育促进大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工作[J].中国冶金教育,2019(06) : 76-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