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玉
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谢家寨小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的进步与完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有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观念,它更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方法和目标。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对语文教学内容缺少认知等问题,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固守传统的教学思维,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知识的传递十分被动。这就导致了课堂上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师与学生间缺少有效的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生活化内容构建语文课程
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结合实际生活,把生活真正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可以用名人的故事举例子,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学习欲望。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课堂教学之前语文教师可以先给小学生讲解关于著名演说家着力求学的故事,例如罗斯福、丘吉尔、恩格斯等,以此来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在学习戏剧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精心布置讲台戏剧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上台表演,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把小学生学习语文潜在的积极性激发出来,那么提升课堂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小学生在结束完课堂学习之后教师为学生预留的学习内容,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与巩固语文知识非常有利。但是教师应意识到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依靠大范围的布置作业来实现的,教师应控制作业的数量,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为学生提供精而少的作业,针对性帮助学生复习语文知识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鉴赏语文古诗词,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问学生,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教师应帮助学生营造书香袅袅的学习氛围,进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虽然小学生的语文底蕴不够深厚,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日常积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语文活动,鼓励学生尽情发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作品,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创造和谐有利的学习环境,并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进步,进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融入语文学习中,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进步与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叮咛与嘱咐才能提高,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学习压力,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例如,在学习《我家的小狗》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播放描写动物文章的微视频,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强化课堂管理
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小细节,且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来组织课堂,调控课堂。课堂组织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所以,一堂课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良好地课堂秩序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的有效进行,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其次,要紧凑而富有节奏的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保证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共同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结构,结合生活化内容构建课程,注意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创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明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8,(8).
[2]夏飞.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12).
[3]文秋红.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