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梁雪萍
[导读] 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学魅力,学习圣贤的高尚品格

        梁雪萍
        明溪县实验小学 365200
        摘要: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学魅力,学习圣贤的高尚品格,品味诗词的语言美感。在以往教育教学之中,教师多以单纯的讲授为主,学生在单一教学环境之下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 这是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语文任课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多元化的方式为引导,实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任课教师应当发挥人性化教学思想引导,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活用现代化的教 学辅助设备,搭建新颖、便利的网上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知识,实现将语文课堂逐渐引入生活,指引学生感悟文学之美,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后习题;分类和处理;
        引言:现阶段,传统语文教学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也开始加大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力度,并倾力于打造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利用课后习题与课上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高质量教学。通过此方式能够为学生构建适合其发展需要的“专属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方式。就实际情况来看,此教学方式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需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从而制定更为系统的方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分类
        经过总结,笔者发现课后习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第一种是课文内容,可以轻松地从原文中找到标准答案的,旨在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以文本为依据;第二种是仿写,题目一般为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或者写一写,目的在于提升小学生对 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第三种是实践,要求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有所用,通常给出一些词汇,比比谁说得多或者将 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培养语文中的生活技能;第四种是课文背诵,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储备,才能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二、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处理方法
        (一 )美化板书设计。众所周知,板书在教学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备课环节中也是如此,一份板书在设计上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不 仅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反映,也是课后习题的积极作用能否发挥出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上要有 一定的设计巧思,吃透语文教材,把控课后习题的核心,以详尽的知识脉络绘制,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到每节课的学习 重点。与此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信息技术的进行辅助教学,对板书的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由此让学生 在优化的板书设计中更好地感悟语文教学内容。所以在课后习题的板书设计优化中,要能够完整地反映其重点内容, 能够言简意赅地突显其核心,各个整合的内容也要保持相应的逻辑联系,紧密串联起各个知识点。


        (二)引导学生语文词语积累和运用 通过课后习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积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运用。课后习题中含有很多课文中词语,在 进行课后习题训练时,教学老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引导来深化学生对这些词语认识。在具体操作中,可以结合课文的内 容来加深对词语的了解。比如《小小的船》这一篇课后习题,就要求学生照着习题: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 这种句式进行训练。在这过程中,教学老师再进行相应的辅助教学,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词语理解,为词语良好运用 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课后练习梳理文本阅读脉络。课后练习内容众多,特别是问题式内容,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这些思考问题,往往是文本阅读的重要思维路 线。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文本阅读时,需要对这些思考问题进行对应分析,找到更多阅读切入点,以提升阅读效率。课 后练习中还会涉及一些典型句子和片段的鉴赏性阅读,这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对应鉴赏分析,也能够对文 本形成清晰梳理。学生初读课文需要更多辅助材料的支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展开对接思考,其助学效果极 为显著。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和课后练习相关内容,能够形成更多阅读启迪,应该将对接课后练习作为一种习惯设 计,这样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如《草船借箭》,教师先要求学生做梳理性阅读,理顺文本故事主要情节,学生 都能够顺利进入自主阅读学习环节。在学生展开独立阅读时,教师及时跟进做出明确引导:阅读文本时,要关注课后练 习的相关内容,如第一题、第三题。这个两个题目是从事件写作顺序和人物特点分析角度展开设计的。学生根据教 师引导展开对应阅读,获得不少阅读启示,顺利进入到自主阅读环节。在课堂展示时,学生都能够按照事件的起因、经 过、结果顺序展开介绍,也能够观照诸葛亮、周瑜等主要人物展开解读。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性阅读,这是最为常见 的阅读学习活动。教师在阅读启动时,要求学生阅读课后练习相关内容进行操作,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提醒。从学生 阅读梳理情况能够看出,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后练习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学生自然建立系统性阅读认知。文本阅读 有不同视角,学生在具体执行时,很容易陷入习惯思维窠臼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练习进行导读,其促进作用十分 明显。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后习题在小学语文备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相应的分析,使得大家对于课后习题所具有 的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课后习题在备课环节中切实应用的策略探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由此,为了更地推进课后习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断迸发出现的活力,势必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革新,在重视中 稳步前行,在稳步中需求发展,进而不断提升教师的备课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妙祯.小学语文课后习题在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新课程,2020(44):1.
[2]陈鲁赞.课后习题教学方法摭谈[J].小学语文教学,2020(23):56.
[3]封晶晶.立足课后习题巧搭学习支架[J].小学语文教学,2020(11):58-59.
[4]许丹虹.优化小学语文课后习题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0(07):35.
[5]胡幼华.注重教材课后习题,提升语文课堂效率[J].学苑教育,2019(01):25.
此论文作为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市级立项课题《聚焦语文要素用好课后习题 提升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JYKT-20084)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