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韩宁
[导读]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韩宁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北旺乡东户屯中心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只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结果的同时也要注重过程,不能因为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希望学生可以从小接受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有效探究
        引言:
        语文是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它涵盖了整个民族的历史,包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精神文明,是中华民族情感的体现,是中华民族近五千年的精华。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效的渗透,可以让在他们学习中体会到美好的品德,借此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促进思想品德的发展,使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成为更加健全的人。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阶段,他们会通过自己的认知情感来感受外面的世界,会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以前的教育采用的都是应试教育,只注重成绩,忽视了孩子德育的发展,导致孩子不能与社会很好的接轨,所以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效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所存在的问题
        (一)多理论,少实践
        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大多数的德育教育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老师只是将空洞的理论传授给学生,未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导致德育的教育只有理论的堆砌,学生并不能将理论与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因此德育只存在表面,对学生的好处很少,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没有多少用处,德育应有的效果并未展现出来。
        (二)时间的有限性
        每一节课堂都有规定的时间,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课程讲完,有时候教育者为了赶进度而直接忽视了德育的教育,无法让学生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讨论或者是分享,从而导致对于德育就如同吃快餐一般,快速的阅读完内容,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一直没有提升。


        (三)情感的缺乏
        学校所用的所有的教材都是经过编纂者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的含义,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都是统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导致一部分学生始终采用一种语调来阅读课文,并没有将不同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这种方法在阅读速度上感到很快,但是并没有将他的具体情感所展现出来。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有效的渗透途径
        (一)注重结合实际
         课本基本都是围绕着生活实际进行编撰的,结合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思维发展水平有限的特点,在将德育与语文阅读教学相渗透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入手,最大限度的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文章,这样才可以让德育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1]。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的课文《四季》时,首先提问同学们知道现在这个季节是什么季节,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带入课文,让学生们看看书中的四季是什么样的,再结合实际谈谈自己认为的四季是什么样的,通过过两个问题将课本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之心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探寻教材中的德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高了起来,为促进的德育的发展,教育部对小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语文是众多学科的基础,它蕴含着很多的德育的内容,这些课文中包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先贤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可以被称之为优秀的德育教育的资源,需要老师从课文中进行发掘,然后将它穿插在课文中讲述给学生。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老师可以从为什么叫他五壮士而不是五战士这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得出被称为五壮士的原因是因为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他们五人把敌人带上狼牙山顶峰,最终跳崖的故事。可以看出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从而展现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告诉学生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尊重并且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 创设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设置一个有趣并且合理的情境,有助于营造气氛,可以让学生在更加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语文,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者通过合理的创设教育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受到德育的影响[2]。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环境,可以播放地球的照片,让学生自读课文,并且学生谈谈对应该如何理解“一个”,在同学们回答之后,在课件中展现在的环境污染后对地球所造成影响的图片,将它与课堂开始之前所播放的照片进行对比,从而达到鲜明的对比,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猛烈的撞击,使学生自觉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增强。
        四、总结
        语文所包含的内容的广泛性,导致它在德育教育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民对语文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注重学生的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发展,要有效的将德育渗透到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让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吴秀.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0021?5-00215.
[2]陈东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36,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