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殷微微
[导读]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殷微微
        丰县凤城实验学校 221700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能够将让知识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学习的满足感,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本文将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例,探讨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方式,目的在于全提升小学教学质量他,推动我国人才培养计划的进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知识本身就是源于生活,从实践中提炼而来的,因此,生活化教学还原了知识本身的价值,让知识更好的指导实践,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是知识,能够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生活化教学也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我国整体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还原,用教材中的知识指导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因此,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和理念的革新,生活化教学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本身对于知识的理解就存在一定的局限,而生活化教学让知识看得见摸的着,让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而这种能够感知的知识对于作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本身就是作者自身情感和实践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才能将情境或感受描绘出来,所谓的真情实感皆是出于此。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生活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觉的进行学习。其实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而言都是同样的道理,一旦对某种知识或者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习,去了解,探索这方面更多奥秘,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生活化教学中很多东西都可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观察和学习,长此以往引导,则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核心素养
        本文我们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例,其实好的一篇作文除了需要作者的真情实感之外,更需要作者作文的核心素养与能力,而这种素养与能力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的,更加趋向于一种养成教育,通过长期的习惯和良好的方法,才能有效实现这种核心素养的提升,而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则是一剂良方,对于提升学生的作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引发思考,积累知识,再通过笔触表达,这种作文能力即是作文的核心素养,因此,开展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尤为重要的。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为教学中应用策略
        1.根据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则是联系生活实践,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达到学生提升作文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中,教师就可以开展生活化教学,文中主要讲的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傣族的竹楼、客家民居等等,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特色的民居呢?或者自己见过或者听到过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当地就有特色民族的城市而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这类特色民族,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种民居的特点,并且将每种民居特点整理成文,回到课堂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并且根据自己的见闻进行练笔,表达自己对参观民居最直观的感受。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感受身边的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生活化教学另一方面要求则是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并且要学会自己总结提炼知识,培养学生的归总能力。我们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上册《怀念母亲》一文为例,母亲的伟大与高尚无需赘言,季羡林大师的《怀念母亲》不仅写的是自己的生母,更升华到了祖国母亲,这就是写作核心素养的直接表达,以小见大,通过自己的母亲,升华的祖国母亲,让文章主体得到淬炼。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并且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作业,放学后帮助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之后将整个过程记录,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分享,通过这种任务布置,不仅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作文就是记录身边的事情,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出发,真正理解作文的含义与目的。
        3.教师做好引导,提高学生作文核心能力
        作文的核心素养与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这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核心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小桥流水人家》一文为例,该文章从表面是来看就是简单的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副乡村恬静美好的生活画面,而通过细读文章,会发现这样美好的景色的描写是基于作者对于家乡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体会到发自内心的美好,才能将这种美好通过笔触表达,因此,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做好引导,引导学生去描写一种发自内心喜欢的事物,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物抑或是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只要发自内心的喜欢,就能够寻找到事物的特点,从而将内心情感进行表达,通过这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作文核心能力人,给学生作文指明了方向,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还原知识本来面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而言,小学生有其本身的特点,可塑性强,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能够全面促进我国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朱虹晓.素材来源于生活——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J].家长,2021(15):153-154.
[2]徐晓玲.回归生活灵动作文——探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2021(20):173.
[3]朱文斌.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微探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216-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