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胡洪波
[导读] 小学时期是学生接触数学的第一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

        胡洪波
        宾县第七小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400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接触数学的第一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数学实用性和应用性非常强,数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关联性极高,是可供学生支配的工具。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更好学习数学,教师首先应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为重点开展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的数学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当下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打造可视化课堂两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思想 融入渗透 现状分析 策略研究
        引言: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对今后数学学习和人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并尝试应用到课堂中。随着课堂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及时转变数学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具象化的画图、画线段、图表、表格、文字等形式更加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要地位,教师提供有效学习辅助。数形结合思想就是课程改革的新产物。数形结合思想适应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能够把复杂化的知识简单化,调动学生感官,同时也提供给学生思考的留白空间,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分析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促进学生以形促思,有思有学。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理解能力差,学习速度较慢
        由于学生初次比较正式的接触和学习数学知识,小学阶段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理解较慢、学习速度慢的问题,有时即使教师将知识和问题反复强调很多遍,学生还是无法理解。这是因为小学阶段还处于知识积累的过程,主要夯实数学基础,加快知识点的理解。就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要想快速理解消化知识点,教师还需要注意在课堂中应用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中融入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因为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非常完善,但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他们更快的理解抽象的公式和概念,从而慢慢理解消化。因此,在教师讲解过程中,要巧妙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厘清抽象概念,找准不理解的地方,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学习效果也更高效。相比于教师不停的讲解,重复地讲解,这种可视化更强、内容形式更直白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习速度。
        2、数形结合思想的在课堂上的引用不够
    目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负担来自于繁重的课业任务。在小学阶段,开设了除语数英之外各种课程,科目越多,课业任务越重。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保持集中注意力听讲、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的上课状态,这会让学生变得十分疲惫,而且,数学课程本身比较抽象,理解起来较难,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听不懂就会走神,长此以往,学生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很难跟上教学速度。由此可见,教师没有深入分析数形结合思想的可行性和优势,没有尝试在课堂上引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理解题目或公式,从而更好的掌握每天的学习内容,逐渐入门,慢慢提高数学成绩。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引入数形结合思想,点拨学生,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困惑,通过图形、文字等形式与数字的结合,引导学生掌握更科学的解题方法,提高数学能力。
        二、引入数形结合思想,打造具象化课堂
        1、引入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习乐趣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有重点地讲解知识,讲解重点、必考点、易错点,适当的减少教师讲解的次数和时间,将数学问题与数形结合思想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合作探讨,共同学习,打破常规的教学流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数学广角中《植树问题》一课中,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概念,会用公式解决数学应用大题。植树问题就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具有数形结合思想的课程素材。由于学生很难真正的出去种树体验,因此,采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更直观的图示法表示种树的过程,通过点、线相结合,学生能够很容易观察出该题考查的本质问题,实际要就是相邻点线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再遇到其他相似问题时,学生能够通过数形结合方法,重复解题思路,最终推算出结果。这种方式能够把复杂抽象的知识概念具象化,简化题目难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速度的效果。
2、引入数形结合思想,促进高效学习
        学习方法用的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学生课业任务繁重,发展失衡的问题,通过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课堂的知识吸收率,减轻学生课后作业压力,是缓解学生繁重课业任务最直接的方法。例如在《三角形面积》这一节中,通过切割三角形,算出各个部分的面积再相加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思路。而如何更好的切割,是数形结合思想所讲解的内容。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或三角板等实物拼接的方式,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演示部分,降低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当堂掌握,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布置作业时,依据学生掌握情况,对学生仍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练习。在利用好课堂的条件下,尽可能少的给学习布置纸质作业,多布置动脑思考问题,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结束语:学生要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基础。在这期间,教师要实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要善于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等各种数学方法和方式,对症下药,不断应用新策略,构建具象化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池立群.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探究[J].新智慧,2021(02):15-16.
        [2]李琳.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