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友
福建省莆田第十三中学 福建 莆田 351152
摘要: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该借助多元互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生态环保意识,构建生态化的化学课堂,践行绿色化学的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篇文章主要围绕“高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实施价值和策略”展开探索,旨在寻找到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可靠途径,发挥出互动教学模式的价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高中化学教学涉及许多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教师不应该单纯以教授学生化学知识为目的,还应当充分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现状,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生态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引发学生对各种环境问题的思考,凸显化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一、通过问答互动构建化学生态课堂
问答互动是课堂互动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想利用问答互动来构建高效的化学生态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认知,意识到开展化学生态教学的重要性,其次还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将实际环保知识与化学教材内容有效融合,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实际案例中的化学现象,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来转变学生的环境保护认知,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硫酸工业”这单元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时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硫酸制作常见工业制品的影片,在影片结束后,教师询问同学们,硫酸的用途这么广泛,同学们知道工业是如何生产的吗?通过提问引出今天的课题。在学习到三氧化硫的吸收过程时,教师再次联系之前观看的硫酸工业影片,询问同学们,硫酸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是什么?能否直接排放?在教学最后,教师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思考一下,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企业应当如何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如何做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如何保护环境降低污染。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思考,实现有效的生态教学。
二、通过实验互动构建化学生态课堂
实验教学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实验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能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的本质,实现构建生态化学课堂的目的。
为了增强互动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探索的过程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保护环境。
例如,在围绕“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这部分知识点展开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实验互动方式,构建生态化的化学课堂。本节课涉及到分别将铜片和锌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的实验,以及将锌片和铜片连接并在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表的实验。教师可以请同学们自己探讨一下,这一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的现象,如果有,应当如何改进实验,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通过这一互动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活动参与感,又增强了学生对实验与环境保护关联性的思考,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验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通过实践互动构建化学生态课堂
为了增强生态化学的实际效果,教师还应当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与学生展开良性循环的互动,进而实现构建化学生态课堂的目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化学与环境保护间的联系,也更好的掌握了保护环境的手段和方法,能够在生活中主动运用这些方法来践行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做到知识回归生活,体现出生态课堂的意义。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完“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这部分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数据来了解垃圾分类的实际施行情况,将各个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出垃圾分类落实最好的区和最差的区,最后根据获得的数据来探讨出,如何有效改善各区垃圾分类的情况,提升本市的环境质量。通过这种实践互动的方式,凸显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生态课堂过程,化学教师需要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全面把握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特色,对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灵活选择,促进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需要注重与学生的有效互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以互动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多元、立体的化学生态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虹.生态课堂理念下发展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9(21):164.
[2]李金花.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实现高中化学生态课堂高效教学[J].高考,2021(09):55-56.
[3]马占福.实践以生为本,建设生态课堂——让高中化学课堂灵动高效[J].新课程(下),2018(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