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王凤英
[导读]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教学环境
        王凤英
        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校644604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教学环境。现阶段我们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拿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我们对学生一般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这种授课模式让学生逐渐习惯了从老师那里汲取知识,从而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在我们新课改的大力提倡下,我们主张“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老师起引导和鞭策的作用,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在学生过程,就可以做到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题的真实性,这也大大维护了学生阶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传统模式教学环境下的高中时期的地理课,因其内容较枯燥,对于同学们来说难度较大,也不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就要去努力发现学生们的相应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在平时的上课期间,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对策则显得尤为重要,能不能够引起同学们对地理的好奇心,如何引入学子们走入奇幻地理的大堂,才是老师真正需要做好的事情。而以新课程的视角教学如何获取正确的地理教学方法,是本章将详细介绍的。
        一 新课改背景下关于地理科目教学推进的一些问题研究
        关于地理知识和概念,教师要能够指引学子们去意识到地理概念的特殊性,指导他们具体地理知识学习的对策。谨防同学们对地理概念产生误读,使同学们对地理科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应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系统性整合,以及基础性的整理收集。正确的为学生们解读地理概念的真正含义。以下列举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教学方案老旧
        改进老旧的地理教学方案。在众多地理教学实验中,很多教师只知道用年久的过时的地理实验来给学生们展示,丝毫不能激发同学们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更不能为学生们提供开启地理课堂大门的钥匙。在新课堂的推行下,急需改变以往的过时教学方案,这也是眼下极为关键的问题。学不好地理的大多数学生往往是因其对于这门科目本就没有爱好,只能在课上浑水摸鱼。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地理后进生的课上表现,并积极改用新版本的教学方案,制作新颖的地理实验,目的则是提起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
        1.2 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中的不足。有些地理后进生可能本身地理成绩不够好,但他平时确实很努力。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学生本身的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学习地理不能死学,不能一头扎进书堆里,出现不懂得情况要向同学们或者老师开口询问。因此,地理老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下也要积极发现后进生的情况,帮助其做好预习,学习,复习等工作,等待进行过系统的基础性学习之后,能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的学生,便能摆脱后进的身份,进而成绩取得重大进步。


    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学习的具体方案及策略
    2.1 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题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重要性,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来说,我们应当转变教学模式,把以前的以老师为主体带领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做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在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之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老师对其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的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老师可以更加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方式以便在之后的教学工作的更加高效
        2.2 利用多媒体技术,理论思维与实际活动相结合
        教师应该为学生们提供新颖具体化的实验。并且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及时修改课时的教学教案,利用多媒体教材,展示同学的地理答卷,给以同学们深度思考及相互自由讨论的时间,来探讨作业的优点和缺点。例如:教师可在多媒体上放映相关地理教学实验片,让同学们熟络相关的地理实验,也可放映《航拍中国》等有关地理知识的趣味视频,激发同学们对于地理学科的爱好。
        2.3 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速度
        在上课时,观察学生们对于此时地理理论知识或实验的教学反应,如若反应不佳,则应逐渐减缓教学的速度,并反过来重新系统性的梳理一下之前讲过的知识,要做到复习与学习相结合。并在课下留相应难度的作业,作业要有较强的区分度,为班上的地理强势生与后进生进行划分,题应出的较有梯度性,必要之时,可展示优秀学生的地理试卷,以让后进生明确自己都有哪些不足,便以日后改进,具有针对性学习的特点。要教导学生应有时时反省的特点,搞清地理知识中的重难点,逐一学习,并梳理清楚知识框架和网络。教会学生思考此时学习的地理理论知识与自身平时实际生活间的关系,能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
        2.4 创造新型地理教学模式。
        在难度较大的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察-清-复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所谓察,就是在日常课程中多观察学生们的课堂举手回答或写题反应,了解学生们自身的学习进度,有无学习掉队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速度。其次清,则是清理老旧的知识教学方式,像清理旧书籍上的尘土一样,对于地理知识教学形式进行一个新的改造。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正确把握学生们的学习观念,对于科学的地理知识教学方案有益。再言复,表为课上学习,课下复习的形式,要能够保证效率高。不要布置过多的地理作业,适当的作业可保证同学们当天的所学地理知识的反馈。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在新课改背景推广的背景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关的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其全面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云斐.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13-114.?
        [2].乔亚玲.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65,69
        [3].程炎斌.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73-76.
        ?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