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进行财务管理课程的深入学习,才能够使得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得到提升与完善。在本课题的中期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对现阶段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浅层次的分析。之后在更为深入的课题研究后,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将对财务管理这一课程改革进行更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
引言:之所以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在会计学专业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任何企业管理都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来进行拓展,如果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那么企业的日常运行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在学生进行了会计学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果不对相关课程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将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一、现阶段存在问题分析
在中期报告的阐述过程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针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方法和评价进行了问题探讨。但现阶段的财务管理课程在推进过程中,除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存在弊端之外,课程设置安排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上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弊端。
1.课时设置不够合理
财务管理这一门课程所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概念较为丰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有关课程的学习。但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日常的课程设置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财务管理实际的教学情况,没有分配更为宽裕的课时时间,来让有关教师进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但实际上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学生不仅要进行投资方式的学习,资金成本有关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等一系列专业知识的学习。如若教师不能给予充裕的时间来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那么在进行有关课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无法进行相应知识的深入挖掘和必要的拓展延伸,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
2.教学内容章法性不足
财务管理课程中涉及到的业务数据分析和评估知识较为丰富,通常需要学生有较为充分的实践经验积累并根据实际案例的讲解搭配相应知识体系的运用,才能够让学生以更为良好的方式和状态进行有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但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财务管理课程知识学习之前并未进行过长时间的课外实践,也没有进行过财务管理课程知识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培训。虽然这门课程在开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会计学基础知识,学生拥有的课程知识基础,并不足以支撑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财务管理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这就会在无形之中加大学生进行有关课程知识学习的体验难度,最终影响了学生进行财务管理课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甚至会导致学生进行有关课程学习时产生厌恶情绪。
3.理论性有余,实践性不足
财务管理课程的最重要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知识,在未来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实际的作用,但在相应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会围绕课本知识点来展开论述,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化知识的背诵与理解,这种理论化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短时间内进行高频知识的瞬时记忆,但却很可能会让学生在相关课程教学推进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化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实践能力培养才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倘若有关教师仍然以一以贯之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很难让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比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最终将会影响到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改革措施分析
为了使得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财务管理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者应当进行相应课程改革措施的使用,在中期报告撰写的过程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就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提升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措施的探讨,在本文的撰写中,有关措施探讨将继续深入。
2.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以更为贴合时代发展和社会期待的方式进行就业,让学生在进入到职场当中后,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就业环境,努力完成日常的工作任务,以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能力胜任有关工作。但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未以就业角度来进行日常财务管理课程的展开。因此教师只会进行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探讨与深入挖掘,不会联系实际或较少联系实际来进行有关知识点的深入运用。为了更进一步的改革教学目标,高校领导应当尝试引导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和理念完善,由于根据教育部最新的课程革新指示,大数据会计专业成为了会计专业分支下的新型专业,专门为企业进行有关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进行大数据会计有关内容的学习,通过必要的交流活动和讲座活动,来让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在树立正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日常课程内容的安排和课程进度的规划。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请与大数据会计结合)
1.有效进行课时设置的扩容
由于财务管理所涉及的专业课程知识内容较为丰富,以高职院校现阶段的课时设置理念来进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是无法使得相应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些较为。教师在进行具有专业性难度的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甚至无法在现阶段的课时设置环境背景下多做探讨和多做深入挖掘。为此有关高职院校的分管领导应当根据现阶段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课时的进一步合理规划,在进行理论化知识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课程的融合教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设置比大约控制在3:2左右。有效的扩充财务管理的课时设置,使得财务管理课程能够在更为宽裕的课时设置中进行日常教学活动的推进。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有关知识的更深入研究与理解。
(请具体一点合理规划)
3.完善课程教学的准备工作
相比较基础性的课程而言,财务管理类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较为良好的会计学基础,才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和能力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因此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时间应当尝试延后,等待课程教师将基础性课程知识教授完毕后,再进行财务管理有关课程知识的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进行课程知识内容的合理调配,以更具逻辑性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讲述,在进行有关课程内容讲解的过程中,譬如在现阶段的《财务管理》课程当中,有与资金规划和控制管理相关联的课程内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实际上其中的筹资内容和投资分配更贴合《管理会计》的课程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进行这部分内容的筛减。适当的安排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来进行相应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或是让学生通过实习来进行有关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得相应的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请在多说一些提高实践性的方法
)
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应当尝试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得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以更为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进入到相关工作岗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原.基于大数据平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家参谋,2020(23):204+227.
[2]李文婷.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0):238-239.
[3]姚荣.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9(29):29-30.
[4]黄春燕.浅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改革措施[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05):10-12.
[5]赵青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时代农机,2018,45(02):237-238.
[6]赵冉,卢海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纳税,2017(34):141+144.
作者简介:刘莉莉,女,汉,1981年10月,黑龙江,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佳木斯市2020年度重点科研课题,课题名称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研究,立项编号:20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