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正面管教成为管理孩子的“黄金准则”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季琼
[导读] 新课程改革以后,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效助推了正面管教的实施与推广
        季琼
        山东省齐河县第四幼儿园 ,251100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后,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效助推了正面管教的实施与推广。正面管教最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管理模式,提出既不能娇惯孩子,也不能对孩子进行惩罚,需要做到相信孩子,强化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和悦、轻松的环境,并以此来提升孩子的自律感以及责任感。为此,本文简要概述了正面管教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现如今管理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让正面管教成为管理孩子“黄金准则”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正面管教;管理孩子;黄金准则
        引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促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从以往的单一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以可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生活技能,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以及独立能力的提升受到严重限制,因此,需要将正面管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全面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1 正面管教的基本概述
        正面管教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教育学家简·尼尔森提出的,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同,其并不赞同以往对孩子进行惩罚、骄纵以及比较严厉的管理模式,尤其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说法[1]。正面管教以连续性以及反复性为原则,更加尊重孩子,重视孩子自身内驱力的培养,并且在教学情境以及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强化孩子生活必备技能以及社会技能的掌握,使孩子可以在未来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做到积极应对、砥砺前行,进而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以及价值感。
2 现如今管理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成绩论思想严重
        受应试教育影响,在管理学生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均存在成绩论的思想,认为学生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存在部分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给学生增加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每天都沉浸在课外辅导以及繁重的学业之中[2]。另外,部分学校将学生的成绩纳入到教师考核评价之中,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教师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教师成绩论的思想,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十分不利。
2.2教育管理上包办过多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包办过多,导致学生失去了自身的主动权,甚至连学生几点进入学校、几点离开学校,这期间每个时间段都该做什么进行了明确规定,使学生的全部时间都被填满。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能力以及兴趣喜好等各不相同,学生之间也必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包办过多的管理模式,只会导致学生一味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而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
2.3班级活动活力不足
        就管理孩子言,有活力的班级活动是其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完成各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时间活动,既是教师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强化班级文化的有益途径,并且班级活动是学生除了学习以外的娱乐时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仍存在活动内容单一,缺少创新性的情况,并且受课程目标以及学生安全的限制,只能在校内进行一些课余活动,导致学生缺少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加上学生对于以往墨守成规的班级活动参与性较低,特别是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并不愿意参加到实践活动当中,导致班级管理的作用与价值无法充分发挥,进而影响了学生管理的成效[3]。
3 让正面管教成为管理孩子“黄金准则”的具体措施
3.1转变传统成绩论思维
        虽然我国已经大力践行素质教育,重视孩子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以往受应试教育影响的成绩论思维,在短时间内仍无法完全消除与摒弃。

家长可能还没下班就已经收到了孩子的家庭作业以及一天的表现情况,而教师同时也面临着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宝贵等问题,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桥梁,让正面管教成为管理孩子的“黄金准则”,帮助家长转变传统成绩论的孩子管理思维,与家长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4]。另外,教师要与孩子之间建立一定的情感连接,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归属感以及价值感,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2大力践行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正面管教所强调的就是对孩子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班级自主管理模式,进而强化孩子参与班级内部管理的主动性。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多元化的班级管理小组,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确保其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并且教师要在班会、班级活动以及平时的授课之中,都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进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明确管理小组人员的职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成员,并由小组内部推选出一个组长,确保小组内部有组织、有纪律,同时实行轮岗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全面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
3.3积极给予孩子正向激励
        正面管教的理论当中,积极、正向的鼓励是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根本因素。以往经常会遇到存在强烈厌学心理的孩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在面对学习时缺少一定的归属感以及自信心,只是一味的按照教师要求的去做,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给予孩子一定的正向激励,用鼓励代替责备与批判,进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其慢慢的在学习中寻找到自我价值以及成就感[6]。但是,需要注意的时,鼓励并不是不分孩子对错直接进行的盲目鼓励,而是要尊重事实、以事论事,给予孩子有针对性的赞美,例如:你这道题回答的很好,逻辑清晰、语言简练等。另外,就正面管教理论而言,教师对于孩子进行鼓励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改善自我、提升自我,而并不是要求每个孩子都必须做到完美,要将孩子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充分展现出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正向管教已经逐渐被教师以及家长所接受,并积极将其应用于基础教育与家庭教育当中。虽然现阶段,我国部分教师在管理孩子过程中仍存在成绩论思想严重、教育管理上包办过多以及班级活动活力不足等问题,但是,正面管教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打破以往孩子管理的桎梏,转变教师与家长的传统成绩论思维,大力践行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并积极给予学生正向激励,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责任感以及归属感,确保孩子可以成长为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丽煌.基于正面管教理念下学前心理学的教学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0(51):204-205.
        [2]黄肖艺.浅谈正面管教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求学,2020(08):40-41.
        [3]高春美.教室里的“选择轮”——例谈正面管教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202-203.
        [4]孙萍萍.教室里的“冷静空间”——例谈正面管教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学德育,2018(05):66-67.
        [5]马菁.正面管教在专科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280+288.
        [6]王瑞芳.错误是最好的成长机会——正面管教改善学生问题行为的个案及反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9):58-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