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郭善辉
[导读]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郭善辉
        镇江技师学院 江苏省镇江市 212000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到人力资源工作中去,优化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完善技工院校管理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秉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创新思政工作为前提,探讨了思政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融合的意义、原则及路径。
        关键词: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一、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研究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水平,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果的提高。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招聘、甄选、培训、绩效考核等多种管理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运用,满足学院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需要,保证学院管理目标的实现。
        思政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践活动。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技术性人才的摇篮,需要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育人要求,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师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对学生来说,思政教育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对教职员工而言,思政教育是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重要显现。
        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存在共通之处,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思政工作的支持,思政工作也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助力,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统一,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1.思政教育是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技工院校思政教育是否有成效,需要各项规章制度的支持。思政教育应该作为管理和约束教职员工行为的前提,与各项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相互补充。学院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制定出有利于学院发展和员工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应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其真正地从思想上弄清是非对错,并勇于改正,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收到实效。
        2.思政教育是对教职员工进行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技工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教职工进行培训时,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还应该加强师德师风和职业素养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并能将学习到的知识投入实际教学中去,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技工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服务好教职员工,考核的目的不仅在于奖勤罚懒、调整待遇,更在于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多关心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做到刚性考核与柔性激励齐头并举,使学院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阔步向前。
        二、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原则
        1.秉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将思政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融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学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院公众号、微信群、院刊、黑板报等各种媒体,进行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学习,让广大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2.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思政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融合
        技工院校的思政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激发广大教职员工员工的积极性和和创造力,提升了学院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工作之中,思政教育常抓不懈;工作之外,思政教育也不能放松。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朋友圈、微博和QQ空间中,教职员工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状况得到展现,这时,恰当的点赞点评和安慰鼓励可以缩短员工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距离,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员工的生活中,以员工为中心,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员工,使他们得到组织的关爱,获得幸福感和自豪感。
        三、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
        1.让思政教育助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因此,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才能为思政教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首先,要了解广大教职工员工的思想动态,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考核机制,让他们明白工作岗位、职称晋升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竞争性,明白师德考核是各项考核的重中之重,只有德能勤绩各项考核在前的老师才能优先得到晋升。
        其次,要注重奖惩措施和奖惩方法。要完善评估考核方法,既要有口头或书面的表扬批评,又要有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奖励扣款。既要把道理制度说明讲透,也可用身边榜样的力量去教育感化;既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也要尊重个人实际、有人情味。
        再次,要加强对部分得过且过教职员工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有部分教职工感觉到考核过严、考核过细,便牢骚满腹、消极怠工,给学院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这时,人力资源部门便要利用各项考核制度,比如职称晋升必须有教学论文发表、必须有班主任经历等,让他们去忙教科研、忙学生,在繁忙而充实的工作中没空闲聊,进而在教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中找到自我价值;同时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参加各类培训、教学比武、文体活动、读书分享等,帮助他们积极转变观念;也可以通过拉家常等方式开展思政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
        2.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进思政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信息化时代,教职员工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就呈现出一些不足之处,达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进行创新。技工院校思政工作的创新,包括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体系的创新。
        首先,要根据时代需求,创新思政内容。如将国家近几年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精神教育、劳模精神教育、工匠精神教育等,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其次,要根据教学实际创新思政工作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科学开展思政工作。比如,可以将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团建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带动其他员工共同进步。但无论何种方式,工作重点仍然是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再次,要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体系创新。技工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主,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制、价值观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是广大教职员工的重要职责。学生需要掌握的,老师首先必须具备。因此,思政工作不仅需要由上至下展开,而且也需要由下至上践行,这样师生联动,相互促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四、结语
        新形势下,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将思政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融合,贯彻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机制,就能促进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皓.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政工作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4,(01)128-129
        [2]于金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祖国,2019,(10):91-92
郭善辉,女,籍贯:江苏镇江,生于:1973—12,职称:高级人力资源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