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阳
天津津衡中学,天津 300380
摘要:高中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中将德育教育作为指导方针,在管理实践中将德育和教育充分融合,抓住德育开展契机,探索工作技巧,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形成核心素养,不断探索,寻找多元化德育教育方法的入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德育;开展契机;技巧
国际教育理念的渗透使各高校的传统教育理念不断受到冲击,教育模式从最初的应试教育慢慢转变为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而且高中阶段是高中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阶段对于高中生进行德育培养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更好的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而班主任是高中的重要引导者,需要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化管理,让高中生能迈入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能力需要全面提升。这样才能对高中生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1以生为友把握学情
与学生平等相处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高中学生,从年龄和心智上说,其实是可以将之视为同事一样的成年人来交朋友的。以生为友可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是可以得到学生的信任,从而获得最可靠的生情;第二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容易接纳班主任所传导的理念。成为学生依赖且敞开胸怀的朋友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除了态度要和蔼、放下架子外,还应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时间。不要一出了教室,学生就找不到老师。课间、体育课、晨练等等时段,班主任有时间就应走出办公室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打打球、跑跑操,既锻炼身体,又增进了师生情感。二是了解学生的喜好。比如他们喜欢的明星、歌曲、街舞、脱口秀等等———有了这些,才能与学生有话题可聊。同时,也通过这些“文化”内容和现象,去把握学生的思想走向。
2构建和谐友爱班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由于高中阶段还处于身心发育的过渡阶段,需要班主任在管理期间需要尊重友好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教师关爱,希望被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在针对班级后进生管理上,高中班主任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谐友爱的班集体构建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做好班主任基本工作就是公平、友好地对待班级内的每个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班主任的温暖,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比如,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内的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对策,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困生坐在一起,彼此共同进步。班主任在不干预学生情况下进行指导,让学困生能够找回自信。
3家长助教,注重家校合作
在德育教学工作中仅凭班主任与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又一关键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使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因此注重家校合作能够确保德育教育工作有效进行。家校合作能够为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也为现代德育教育开辟了全新的教育之路。首先,让学生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德育教学活动当中,比如,展开家长会、班级讨论会、班级课外活动等都可以建立好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让班主任能够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家长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在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学校、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一个联动机制,学校可以定期安排班主任到学生的家庭中进行家访,能够深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家庭环境,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针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家长给学生树立表率作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形成与发展。
4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在以往的德育教学模式中,班主任忽视了德育中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德育方面的表现也不一样,采用统一的德育教学方法,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地接受德育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率。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制定德育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比方说,对于内向的学生,注意在实际教育中使用适当的方法,充分意识到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循序渐进地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称赞学生的优点。在鼓励下,学生不仅可以积极纠正自己的缺点,还可以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另外,对于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讲一些身边的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切近生活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在德育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德育道理的讲解,无视学生的不同接受水平,这种教学方法很难积极纠正学生的错误。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5多向沟通,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德育教育的开展不是独立的,离不开各科教师的关心、家长的信赖和鼓励、同学的加油和鼓劲、学生自己的进取。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和各科教师展开长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态、近期表现,可在科目训练和强化上进行优选和分层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弱项早下手,避免学生偏科和学习畸形。同时,班主任要和家长保持沟通,掌握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变化,这样有利于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感情融洽,遇到的变化和困难,也方便帮助学生进行解决,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有负重前行的果敢。班主任也要与学生进行多元化的交流,绝不限于课上,在课下也要多与学生多交流,帮助学生增加认知和辨识度,对社会现象和周围现状形成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
6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丰富道德教育内容
班主任可以通过互联网作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信息传播渠道与手段不断的创新,互联网成为教育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班主任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去获取更多关于德育教育的知识,比如电视、广播、网络上等都可以帮助学生获取需要的知识,这也说明,信息社会的发展下,高中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依靠课堂教学,而且还可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获取知识。比如,班主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开设校园官方公众号平台,定期地向学生平台发布德育教育知识,让学生能够耳听目染地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意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依据对教师的德育评价不断提高德育能力
除了在日常管理和师生沟通交流当中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班主任还可以从学生对自己的德育教育评价中更深层次地提高自我德育能力。高中班主任通过组织德育评价活动,了解高中生对任课老师的教学工作的评价,然后让教师进行自我总结改善,进一步提高教学课堂质量及教学效果。其次,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评价活动过程中还应当引导和培养其拥有公平,客观,合理的评价能力,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通过学生对教师德育教育的评价,一方面,能让教师对自身德育教学进行总结和完善,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对其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发现其问题,促进高中班主任提高自我德育能力。
8结束语
高中的德育教育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高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习武.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的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0,000(001):181.
[2]李正良.核心素养下高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0(10).
[3]樊冰.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科学咨询,2020,000(019):33.
作者简介:王月阳(1992.01-),男,汉族,河北省衡水市,本科,中学二级,职务:班主任,研究方向:德育管理+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