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浚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鹤壁市 456250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职业教育有了新的使命,而其中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应该顺应新时代背景要求,主动对接农村,主动服务农村。浚县职业中专积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校园,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方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科学规划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努力培养乡村振兴战略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乡村振兴;中职学校;专业建设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在近年来受到了各界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乡村留守儿童的增多,也让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作为农村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之一中职院校,应该充分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保证学校教育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促进党建与教育业务的结合,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中职教育专业建设要突出党建引领作用
浚县职业中专党总支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干部党员“领头雁”和教师党员“生力军”作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动党的建设和教育业务深度融合,四年实现招生从每年不足300人到超越1000人,校企合作从1家到6家,对口升学一本上线连年攀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广大教师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谆谆教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党建统领教学、以红色文化育人,着力引导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帮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理想信仰缺失、职业目标模糊,70%以上是留守儿童这一特殊情况,学校党总支持续强化党建带团建,让每一位党员和思政课教师都成为一面旗帜。党支部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强化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与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接成立了浚县职业中专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以党员思政课老师为榜样,组建党员教师名师工作室,高水平专业教研组。2018年,我校团支部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五四红旗团支部”;2019年承办了全市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020年112人参加高考56人过本科线,7人过一本线,获得河南省教育教研先进单位;2021年首次参加全省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四个,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络装调在全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包揽前五名。《鹤壁日报》等媒体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中职教育专业设置要适应学生成长规律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学校,其对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都比较高,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新时代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等职业学校的责任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校在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同时,还要想着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美丽乡村建设,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就目前现状而言,大多数中职学校为了能够招到或留住学生,留住生源,不考虑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地方经济发展布局,盲目上马相对较新的专业,变着花样追求新奇特专业,但由于师资匮乏,或者市场适应能力差要么流产、要么拿学生做试验品,让学生学不到真正的技术。更有甚者,个别中职学校不做市场调研,仅凭校长个人的心血来潮和直觉设置新的专业,认为社会上缺乏什么人才,就应该设相关的专业,结果往往是等到毕业生毕业了,相关人才已达到饱和的状态,学生毕业即失业,即使找到就业岗位,跟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只能在工厂中做一个普通的流水线工人,不仅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所以中职学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经济发展形势规范专业建设,要做好专业计划,优化教师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及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和现实性。要发展特色教育,在发展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把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作为主线,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发展特色职业教育的重点。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应该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规律,不能因为社会缺少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认真研判所设置专业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否适应乡村振兴的背景,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办人民满意的中职学校。
三、中职教育专业规划要突出服务乡村振兴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积极发展农村,让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农村的发展是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关键,要推动乡村发展,就要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就要提升农民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高,这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所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吹响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进号角,也赋予了中职教育新的使命。不管是中职学校规划建设方向、人才培养定位,还是专业建设、实习实训程序,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适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要求,主动对接美丽乡村建设,与时俱进地对专业设置进行谋篇布局、科学规划,既要避免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的专业重复,更要着眼未来及时淘汰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低端专业,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兴建那些既与乡村振兴目标需求相适应,又与高等教育有较好承接关系的“阳光专业”。要坚持统筹规划教育培训资源,对市场需求进行主动适应,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与当地知名企业或者互联网平台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规划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以。提高规划专业建设,让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的就业实习有更加明确更加确定的方向,让学校能够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模式,从而确保中职教育能够帮助乡村振兴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以此来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结束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创新育人模式的内在要求。服务和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提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专业设置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然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部署,中职学校作为基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对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改进不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从新时代新任务的具体目标着手,有针对性地规划专业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华.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探索和实践[J].教师,2019(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