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在反思中前行的中职班主任工作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董维飒
[导读] 随着中职教育所受到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董维飒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所受到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职教学过程之中,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任务也成为了教学的重点考察要素。班主任应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以及课堂、寝室等多种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班主任应该做到粗中有细,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事务管理过程之中,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班主任如何在反思之中不断前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反思
1.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可能会繁多而复杂,甚至可能会有一些问题需要动用到国家的公安机关等进行管理,而且受制于年龄水平的影响如果班主任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意识形态提升到与自身同等的高度是不现实的,而一味地通过耳提面命去解决学生的问题和矛盾也是不科学的。所以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之中更多的应该是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先学会倾听,然后才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所以在班级的学生管理过程之中,班主任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充当听众,以学生为主,班主任只有学会了倾听才能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快速地找到矛盾点从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哪怕学生在诉说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甚至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并不完善,班主任也要耐心地倾听,先了解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
        例如,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之中由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可能吵架、打架等事情时有发生,这些事情作为一个小的开端对于学生今后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言是十分不利的,而且一旦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那么往往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班主任作为打架事件的裁判应该耐心地倾听,由一方先陈述事实再由一方进行辩驳,如果二者之间的细节和事实是比较清楚的,班主任再进行判断;而如果出现了双方对峙,可以情境再现还原事实。在这个过程之中,由于班主任并不在现场,只能由学生口述,在学生口述的过程之中会将自己内心深处比较真实的想法更多地暴露出来,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先倾听,不应点评,在学生诉说之后询问学生是否有需要补充的,如果没有可以形成记录交由班级审理,让其他学生共同做这次事件的评判,少数服从多数,使事情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完美的落幕。


2.建设班级内部文化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班主任考核制度,将考核划分为多个部分,由联系家长、班会、教学、后勤、班级文化以及公益活动等多个部分共同组成,在每一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对班主任的成绩进行考核,将学生的反馈情况作为首要考核指标,以此类推,就像高考成绩就是高考的大纲,学校教学应该将这个考核目标与班主任的工作计划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看到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使班主任可以明白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应该引导而不是控制。
        例如,班主任可以积极地开展一些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如果活动举办得好可以加文明绩效分,而学生流失折扣班主任的操行分。在目前阶段,作为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学生们往往掌握的信息量是比班主任要多得多的,所以积极的班级建设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可以有更多展示的舞台。班主任也可以积极地鼓励一些班内学生参加学生会、社团、团委会等,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行为管理能力。而且在绩效考核下,班级可以定期地开展实践活动,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有效地参与进来,学生共同做计划、共同举办、共同做总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活动,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增强了团队向心力,也突破了传统应试教育下班主任更关注学生成绩的束缚,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带来了更广阔的舞台。
3.学生制定班级制度
        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的班主任都是一手遮天,独自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学生只能遵照和执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主体性,对于班级制度也会比较排斥和抵触。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开展班级制度制定主题活动,由所有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内部的规章制度,这样制度在开始执行后虽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但是学生会有更强的责任感,也会更加主动地执行。在班级制度运行1-2周之后,由班委会成员共同召集所有班级成员召开主题班会,针对班级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反思与总结,制定修改章程,在接下来的1到2个月内重复这个流程,最终可以制定出更符合班级内部所有学生心理和班级内部学情的制度。在班级制度制定完成之后,学生一旦犯错必须按照班级规定进行处理,使班规在执行过程之中不断完善,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之中,受到学生年龄水平的影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班主任应该做到粗中有细,学会倾听,积极开展班级活动,提高学生凝聚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之中有更强的责任感,从而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洋阳. 中职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与反思[J]. 职业,2018(35):67-68. DOI:10.3969/j.issn.1009-9573.2018.35.032.
[2] 朱义潘. 班主任工作艺术——中职班主任工作反思[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3):85-85.
[3] 梁川. 浅谈班主任工作经验之筑梦中职[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9):895. 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7.09.754.
[4] 张丽萍. 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基于效能理论的若干思考[J]. 甘肃高师学报,2005,10(3):112-113. DOI:10.3969/j.issn.1008-9020.2005.03.039.
[5] 穆维永. 在专业引领中反思前行——浅谈高中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J]. 中学教学参考,2010(3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