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洁
德阳市旌阳区小天使幼儿园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摘要:游戏化教学策略是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育教学方式中更科学、高效的手段之一。以其增强幼儿学习效率、充分展示教学目标等优势,在幼儿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被广泛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对幼儿教育教学的要求。开展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加强幼儿教学效率,还能有效推进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本文对学前教育游戏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相关实践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重要性;教学策略
前言: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探索,更多优秀的教学理念被提出,并运用与实际教育教学环节中,游戏化教学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游戏活动,将浅显易懂的知识设置成多样化的游戏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引导幼儿投入于教学中,利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让幼儿收获轻松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加强幼儿教学工作的推进。
一、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兴趣
多样化的教学游戏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有助于教师通过游戏环节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个性特点,便于教师针对这些特点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符合促进幼儿发展身心规律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发多样化的新游戏,促进幼儿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个性化成长。幼儿在游戏环节中获取更多理论知识以及生活技能,引导幼儿优势的开发和提升,从而促进幼儿未来更好发展。
(二)有助于开发幼儿思维逻辑
幼儿园阶段的教学工作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重视相关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模式。在游戏教学环节虽没有过多理论知识的教授,但可以在此期间引导幼儿喜欢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及生活模式,从中锻炼幼儿的想法和思维。根据幼儿成长发展的自身特点,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有效加强幼儿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引导幼儿在游戏环节中收获相关外显知识,并发现其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对幼儿思维的锻炼。具有优秀的思维逻辑方式和能力,是幼儿高效成长的关键因素。将幼儿园的教学环节设置的更加多样化、趣味化,有益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而加强学前教育的教学效率。
(三)有益于促进幼儿自主意识的发展
学前阶段的幼儿更喜欢充满新鲜感的学习过程和生活,因此教师若是忽视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一味的重视对知识、技能枯燥的传授,让幼儿对同一知识进行反复学习,会导致幼儿对学习以及幼儿园生活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恐惧等不良心理。若是教师能够依据幼儿发育、成长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将游戏融于教学环节,就会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新鲜感,加强幼儿合作团结意识和能力。
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中,幼儿体会到乐趣,才能充满动力的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加强幼儿自主意识的发展,为幼儿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二、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的具体策略方法
(一)重视游戏内容的实用性
每个幼儿的生长环境不同,会造成幼儿在思维方式、学习能力、自身性格等方面具有很大程度的差异,且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不具备参加复杂的社会实践性活动的能力,然而想要高效促进幼儿成长和发展,就要教会幼儿一定程度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对此,教师就应在教学环节重视对幼儿生活能力的锻炼,利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场景的生活化教学,帮助幼儿通过游戏环节增长实践经验。教师在为幼儿开发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各方面细节的完善,设置具有明确任务,教学条理清晰的游戏教学环节。安排相关活动时要将游戏中的角色、场景、行为方式等进行充分细化,构建优质的游戏化教学环境,帮助幼儿在游戏教学环节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升自身学习、生活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加强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
(二)重视游戏设备的多样性和安全性
为幼儿准备的游戏道具、设备等,是教师有效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关键,对幼儿引导和启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在准备道具、设备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其多样性和安全性。首先,多样性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充足的工具能够满足多样化游戏的需求,保持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新鲜感。颜色、形状多样的教学工具,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目光,加强注意力的同时提升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其次,游戏道具和设备的安全性是教师必须重视的环节。对于小型游戏道具在幼儿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棱角较为尖锐的道具教师也应避免使用,防止幼儿划伤。而大型游戏设备应重视其稳固性,防止游戏过程中意外碰倒设备对幼儿造成伤害的事件发生。幼儿由于年龄原因,自身防范意识并不强,且缺乏一定程度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游戏工具的安排和使用。最后,教师准备的游戏工具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意义并符合幼儿审美,才能有效吸引幼儿目光。对游戏工具的选择,教师应遵循科学、安全的原则,保障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安全[2]。
(三)重视利用游戏化教学完成教育目标
通过对游戏化教学的实践可以看出其具备高效性的教学优势,将游戏化教学有效融于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例如:开展手工制作课程,教授幼儿绘画或手工创作小动物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颜色丰富的彩纸或绘画工具,吸引幼儿的目光,创作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当幼儿完成手工制作后,让幼儿面对其他同学进行肢体表演,引导其他幼儿展开想象,猜测手工制作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幼儿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收获知识,教师也可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将学前教育游戏化,能够帮助教师加深对班级幼儿的了解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制定游戏化策略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道具安全性和多样性,充分利用游戏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终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铭悦.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研究[J].科幻画报,2019(11):65.
[2]王霞.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30.
作者简介:
廖洁,女,汉族,籍贯:四川
生于:1986-08,工作单位:德阳市旌阳区小天使幼儿园,
单位省市:四川省德阳市,
单位邮编:618000
职称:助理讲师,本科学历,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