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名著阅读教学探究——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李豆薇
[导读] 名著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佳

        李豆薇
        秦都英才学校  陕西省咸阳市 710100

        【摘要】名著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佳,学生难以发生真正阅读。而项目式学习则是一种“以任务为驱动”,指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方式。《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对学生来说阅读难度较大,本文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进行项目式学习探究实践活动,通过设计的“寻找我心中的红色爱豆”系列活动,学生一方面主动地进行了整本书的阅读活动,了解了红色历史;另一方面则通过完成有梯度的各项任务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式学习;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然而却存在着课堂时间限制,学生不够重视,缺乏必要指导及阅读功利化等问题。长期以来,名著阅读教学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学生没有在阅读中发生“真正的学习”;教师面对整本书的阅读量,无法面面俱到地开展教学。而项目式学习以任务为驱动,以成果为目的,以项目为形式的学习方式则恰好满足了整本书名著阅读教学真正开展阅读的需求。本文将以《红星照耀中国》的学习为案例,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法进行探索。   
一、项目式学习
        1.项目学习的定义
        项目式学习(PBL)即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任务为驱动,延续了杜威“从做中学”的理念,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有挑战性的驱动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种学习方式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提升学生多元能力、综合素质的特点与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度吻合。名著教学的难点在于名著篇幅过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难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真正的阅读。因此,笔者尝试利用项目式学习的驱动型任务将整本书阅读任务分散化,让学生在完成系列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真实阅读。
        2.项目式学习的途径
        (1)自主学习
        项目式学习包括自学和互相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 自学是前提条件,进行小组任务互相学习前学生一定要进行真实的阅读,对讨论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学习任务有明确认识,这样才可以在小组讨论中有的放矢。 项目学习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一个规划,项目学习能够起到督促学生自学的作用。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对自主学习的升华和提高。 这也是项目学习的精髓,小组讨论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好方法。 学生的阅读体会在小组讨论中激烈碰撞,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二、项目学习的优势
        1.以任务为驱动,学生主动参与
        项目学习的特征决定了项目学习的基本特点,项目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如《红星照耀中国》的学习中,教师只需要为学生列出学习任务,以喜欢的某个人物为中心,依据文中的描写完成人物档案表,为人物撰写宣传词,为人物制作宣传PPT等任务,让学生主动去原著中寻找答案。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有序、高效的阅读活动。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完成任务,让阅读真正发生,让学习真正发生。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多元化评价
        学生自由组队,由组长结合小组成员特点及个人意愿依据任务分配表分配任务,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进来,如擅长文字的学生可以撰写宣传词,精通电脑的学生制作ppt,喜欢绘画和有创意的学生负责编写宣传手册,喜欢演讲的学生负责应援会的演讲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在展示环节过后,由学生和老师一起为每一组评分,在评分中从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评价,多维度,多元化地评价每个小组学生的表现,最后进行表彰。真正让学生通过阅读实现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项目学习的操作流程
        下面以《红星照耀中国》——“寻找我心中的红色爱豆”为例,演示项目式学习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学情分析
        进入八年级的初中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阅读教学浸润,已初步掌握了精读、自读课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积累了一定的名著阅读经验,但阅读中无法真正深入文本,感知文本情感。《红星照耀中国》是经典的新闻作品,纪实性强,其中有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分析,但缺乏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学生阅读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读书的思路和重点。另外,身处和平年代,大多数学生普遍对这一历史时期缺乏感性认识,对革命领袖革命军民印象固化,教师需要用一些新鲜时尚的元素,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和与经典隔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并延伸他们的阅读行为,应成为《红星照耀中国》读前指导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现实依据
        当前中学生中普遍蔓延着以娱乐明星为偶像的追星风潮,日常生活中处处模仿偶像的言行,时时以某某娱乐明星为心中宗旨,斥资为偶像应援,购买偶像同款和代言产品,为各自偶像竭尽所能,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沉湎于虚幻的偶像明星中无法自拔。面对如今青少年“追星”成风的状况,本次活动希望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何为“偶像”,怎样的人值得成为“偶像”。
(三)活动目的
        恰逢我国建党一百周年,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本次活动制定主题为“寻找我心中的红色‘爱豆’”阅读活动,希望通过精读红色经典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锻炼学生精读作品、信息搜集、文字写作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读前导引:自主阅读和阅读笔记撰写
        自主阅读文本,借助目录,找出你感兴趣的人物,通过阅读完成以下任务。
1.梳理关键人物的主要经历;
2.标注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3.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
4.标注出你的阅读感受;
5.完成一次你选定人物的读书笔记。(要求:有人物经历、人物故事、作者评价、自己对人物的感受和评价)
(五)读中讨论及课下组织
1.小组内分享交流你选定的人物,确定小组“爱豆”人选。
小组长结合个人意愿制作任务分配表,将任务落实到每位组员。

(六)读后展示课
        使用文字、照片、绘画等多重手段,在“红色爱豆应援会”上进行演讲,号召大家支持你们组的爱豆。(每位同学一票,每位老师五票。同学投票需注意除自己小组外任选一组。)综合同学和老师的评分,评选出我们大家心中的“红色爱豆”,公开展览获胜者小组的应援手册,并将小组组员与应援手册合影张贴在班级文化墙上。
        
(七)活动评价
        根据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各项表现得分,从团队协作、PPT及宣传手册制作、宣传词的撰写及演讲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结果性评价。采取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分原则。
                                                          
(八)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我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历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前导读和任务式阅读锻炼学生快速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能力;通过完成人物档案锻炼学生信息搜集和文本概括能力;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和撰写宣传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制作应援PPT锻炼了学生的多媒体使用能力;最后,通过应援宣讲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所有任务都由小组长结合组员意愿分配,小组内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本次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学生们提前准备充分,但同学们普遍出现自信心不足,展示中不够从容自如,活动衔接不够自然流畅等问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