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芷铭洋 田春奇
大连外国语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 116044
【摘要】在当代学生对于英语运用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英语教学模式走入了不断改革的进程。但是,高等院校在英语教学策略上仍有着发展上的局限性,这需要英语教学推陈出新,顺应发展。本文将主要探讨校企合作、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对与当代英语教学的效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校企合作教学 翻转课堂
一、当代我国英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于当代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备受大众瞩目,并且其优化过程也在不断地推进。例如我国现行的新高考外语考试政策。在外语学科考核上,学生具有两次参考机会,且将成绩较好的一次计入总分。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校长卢起升表示:“其实,这就是我们解决目前高考一考定终身的问题的探索性办法。试点学科的命题标准化程度要很高,其次学科的计分方式要原始分计分。外语作为试点学科是通向改革目标的路径。”在改革不断推行的背景下,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也不应仅仅止步于应试中的高分,而是更加注重听、说、读、写、译五大实用技能的提升。基于充分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刺激市场人才流动、增强就业市场活力等要求,各高校积极响应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调整其教学策略。
二、大学英语学习现况及教学所存问题
随着我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以及“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战略的兴起,现今国内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外语技能均有一定的硬性要求。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对于准备英语水平测试或是相关证书较往常更为重视。例如,当前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考取的证书,已经不限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英语能力认证或水平资格证书考试选择已变得更加多元化,如国际人才考试、商务英语考试(BEC)、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等。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需要夯实本专业知识,也更加重视起了在志愿活动、企业实习中将外语加以实践运用的机会。然而,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日益高涨、学习需求日趋多元化的同时,一些高校的教学策略较为滞后,不能良好地满足学生需求。问题可主要归结为以下方面:
教师授课过于“单向性”:在我国一般的大学课堂中,教师起着显著的主导作用。然而,在外语学习课堂上,如果知识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那么即便学生们可以具有较高效率的知识输入,但这衍生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学生们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首先,会使他们的参与度较低,导致语言运用思维并不能长期处于活跃状态,进而会产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使得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其次,学生在更多地接受“填鸭式”教育时,往往没有机会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较为死板的语言学习极不利于吸收与灵活运用语言。
过度拘泥于课堂学习:无论从用人单位或是学生本人反映来看,当前难以否认的是,大多数学生在语言学习阶段缺少实践经验,不知如何灵活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加以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这反而牵制了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例如听、说、读、写、译等实用技能)。以翻译(英语)专业的口译课堂为例,虽然现在大多数院校都会为学生们开设一定量的实践类课程,但是,课堂的训练也难以做到完美地再现翻译的实战现场。在实战口译中,译员的语言基本功、心理抗压、临场应变等能力都在接受极大的挑战。然而,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程度与实战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与挑战相比,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
三、可行性教改策略及其效果分析
1. 重视校企合作,促进双向教学:
为了摆脱课堂单向教学的壁垒,将课任教学与工作实践相关联所产生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可谓不具有高度可行性。其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相关实践,帮助学生积累实战工作经验,深入明晰市场需求,对于工作相关英语能力需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自我评定,“亡羊补牢”。院校与企业建立共同培养关系,使得学生拥有了双向获得知识的机会。一方面,院校会设置专业针对性课程,适度调整,进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融合;另一方面,企业则定期指派专家到院校进行培训,并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就业岗位,帮助其切身体验职场,了解市场所需。
当前,校企合作教学在在翻译(英语)专业中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之前,翻译专业学生培养上具有潜藏问题,也就是,即便翻译(英语)专业学生接受到的教学内容单向性并不强,但其培养目标依旧不能与市场需求完全接轨。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翻译文本类型较广,但并不会针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不能忽视的是,翻译专业学生在本科期间接触到的其他专业相关的知识储备是极度有限的。为了解决学生实务经验缺乏的问题,“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开始施行,其项目也逐渐进入了各大高校,充当了连接学生与市场的“桥梁”。院校因此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从基于任务的翻译教学模式逐渐转移至基于工作坊的翻译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翻译项目,以项目管理及团队协作为模式,以加强学生应用翻译实践为目标,进行项目建设。例如,某地汽车企业准备与外方企业进行交易,但因缺少此专业领域的翻译人才,双方在沟通与协作方面都存在困难,因此难以完成交易。而校企合作翻译工作坊则在掌握相关信息后提前进行专项准备,为双方提供包括沟通口译,文件笔译在内的翻译服务,推动交易的完成,做到三方共赢。这种实践模式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增长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搭建电子平台,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增添翻译人才储备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机会,深化在与传统课堂相比,工作坊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体,其学习方式是组内成员分工明确,针对意向翻译工作共同探讨,注重合作性和交流性。
2.师生相互作用,建设翻转课堂:
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科目的理解,翻转课堂的方式也被大量引入到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核心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则起到指导、配合、反馈的作用。其呈现形式主要有:生讲生评、以练代讲、研讨辩论、边做边评等。
随着线上教学热潮来袭,MOOC、SPOC等线上学习资料储存平台受到广泛关注并再次被大规模使用,实现了由传统以教为主的课堂模式到为以学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模式的转变升级。
以英语专业联络口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联络口译课程中,教师会将学期计划学习内容分成多个专题,例如迎来送往、会场展览、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等,学生将自由成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展示,其展示内容包括常用词汇及句型的介绍、利用VR进行场景模拟等环节,其中还会涉及连线、填空、翻译等题目,以实现与同学的互动。在全过程中,老师采取随讲随评的方式为同学们进行讲解以及补充。学生反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知识在其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实践的机会。同学们强调,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对于知识本身,对于译员所需注重的礼仪知识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翻转课堂不仅强调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知识的强化运用。一定程度上,此种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主体的积极转化,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参与度等个人素质会对翻转课堂的呈现结果有一定影响,老师可以采取一定鼓励措施作为教学辅助,例如选用加分政策,积分竞赛等方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