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91
摘要:一直以来,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以德育人,要培养出政治思想坚定,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当前我国进行课程思政融合实施的重点课程。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育有效的融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经之路。文章主要针对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课程融合教学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一、我国课程思政教学思想内涵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既要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思想观和价值观,令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大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能时刻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课程思政的教学思想内涵始终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致,坚持“以德育人”的教学原则。实际上,课程思政并不只是简单的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是提倡在课程理论教学角度下创新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改革,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挖掘学科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思想和理论。
二、高校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作为一项语言类学科,拥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也有独特的优势。首先,高校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是为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在接触多元化的思想价值观的同时,增加大学生对于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文化的理解,这也为培养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其次,我们发现《大学英语》的教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会涉及跨文化意识,不但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能够以公平公正以及科学合理的角度来看待各国文化,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意识培养,特别是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来说,《大学英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并且《大学英语》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无论学生是身处哪个专业,哪个学科都要学习《大学英语》这一门课程,所以能够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以及教学效果。从另一角度来说,《大学英语》这一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必修课程,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大学英语》不但教学面非常广,课程时间长,内容跨度也比较大,并且教学内容非常广泛,综合性也非常强。《大学英语》在拥有一定的人文性以及思辨性,还具备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实现以德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平台。
三、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1、转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老师作为教学中心,主要传授理论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以及英语口语和英文写作等专业英语技能,却忽略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课程思想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教学观念,在提升《大学英语》老师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通过不断的提升英语老师思想教育的责任意识,调动英语老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大学英语》老师能够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应把“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认真贯彻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在日常教学中,不但要加强对于相关英语知识的灌输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将学生思想意识引导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塑造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坚持培养出能够顺应时代变化,德才俱佳的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2、深入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资源
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授课老师应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融入其中,达到“有形又无形,无形胜有形”的教学效果。由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存在一定特殊性,不单单是具备语言学科特有的教育功能,还拥有英语独有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思想价值观。英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的英语语法以及英文词汇或是语言等英语知识结构,而且要深入挖掘《大学英语》的教学资源,通过进行相关语言文化以及时代背景的研究,引导学生更多的了解《大学英语》中蕴含的各种文化细节以及思想政治素养,促进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发展,既能相互影响,还能相互促进。
3、严格遵循《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规律
实际上,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基层策略。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老师方面,如果只是一味的“走老路”,遵循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无法实现教学突破,不能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成长目标。我们要坚持课程思政教育规律,严格遵循《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规律,顺应学生未来发展规律,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总结,拓展新的教育方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的共同改革与发展,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与需求,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带来的精神力量以及思想引导。实际上,我们所说的课程思政与思想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思政课程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而课程思政并不仅仅是一门教学课程,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并不只是简单增设一门课或者添加一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而已,而是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全新的高等教育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能够同时具备传输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教学功能。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可以真正的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进行,相互协同、合作的教学效果,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结束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不但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知识储备,而且要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大学英语》的教育工作具有自身的人文性特点,我们要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合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除了进行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还应跟随我国党组织的政治思想的变化,进行全面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治与实际的英语教学课程融合,在实践中总结,不断的改进我国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建设。
参考文献
[1] 钟聪玲.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3):86-90.
[2] 游曌.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147-148.
[3] 高德毅,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4] 杨洋.OBE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0, 30(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