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燕玲 陈自兵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做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要“强实践”,做好顶层设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师资基础,搭建实践平台,使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人才储备。
关键词:实践教学;“双创”能力;融合路径
高职实践教学是按高职教学中各专业的实训教学大纲,对学生实施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在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养成,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双创”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性个性的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兼具创新性意识,能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依靠自身的创新技能去开创事业。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做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11月1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教育部正在采取六大举措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出要“强实践,能力提起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一、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特色就是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职业性,所以“双创”教育理念要贯彻到高职实践教学中,要与专业实践技能结合起来,真正培养出具有高职实践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必须要“强实践”,二者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联动,形成以实践动手能力带动创新创业的优势局面,从而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双创”教育体系。目前,从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融合的广度上来看,融合工作还在逐步推进之中。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可以锻炼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敏锐的市场机遇捕捉、市场风险预测、信息处理、决策部署能力,从而将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1.做好顶层设计,使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
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高职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管理机制,积极开展高职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对照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能力指标体系,设计高职实践教学所达到的能力要求,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创新创业能力目标,细化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所能达到的指标点;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重新规划实践教学的授课计划,优化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使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从高职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及实践内容的选取,到实践教学的目标措施、实施要求、考核方式,均融入“双创”教育理念及能力素质要求等指标,制定出实践教学的标准。
2.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
高职实践教学、“双创”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人才。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命题,探索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探索开展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采取具体措施,促进人才培养的提质增效。人才培养的效果需要毕业生用人单位来反馈。通过调研,我们获悉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学子在就业竞争中获胜的根本。
因此,我们要始终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体现人才特色的重点工作来抓,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对大学生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训练,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使“双创”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夯实师资基础,使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
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合、与创新创业教师联合的师资队伍。聘请校外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组建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实践课教师开展“双创”实践活动,让实践课教师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教育,使“双创”教育目标与实践课教师的自身发展相适应,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践。提升实践课教师的“双创”意识,强化“双创”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师“双创”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双创”专题师资培训。同时引导实践课教师利用各种资源学习“双创”教育教学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研究,更好服务教学开展。强调“双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高度契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和创业能力为宗旨,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创业意识。实践课教师要掌握最新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能,深度挖掘自身潜质,培养“双创”素养,提高“双创”能力,将“双创”过程的核心问题与关键点传授给学生,对“双创”实践提出中肯的意见和良好的建议,避免学生走弯路,帮助他们制定“双创”活动的目的,规划“双创”活动的流程,指导并帮扶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步入正轨。
4.搭建实践平台,使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
依靠高职实践教学,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实践平台的辐射作用,为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提供平台支撑。不断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多方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双创”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实践教育、多层次资源共享、多方位人才培养的“双创”教育新模式,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校地、校企合作的多种举措以应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与能力。借助校园内的科技孵化园等孵化平台,培育学生的科技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双创”实践机会。通过组织师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师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水平。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平台,实现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知识运用的深度融合。
三、结语
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可以极大地提高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质量。高职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师资基础,搭建实践平台,使高职实践教学与“双创”能力培养深度融合,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马怀立.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6(15)
[2]宋宇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17(16)
[3]郑睿,高丽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5)
[4]程琳,李海燕.高职院校发展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8(1).
【作者简介】于燕玲(1969.01-),女,汉族,河南济源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工业技术。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0ZJYB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