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
河源市源城区阳光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与普通学生相比,智障学生在思维以及学习认知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使用常规的教学课程体系,将无法保证智障学生得到明显的学习培养。在我国现有的教学领域,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培养,同时更需要对学生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针对于智障学生,更需要思想品德帮助智障学生明确事物是非,使智障学生能够拥有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风险意识。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教师对智障学生进行品德教学,可以从智障学生的学习方案入手,完成综合调节。以保障智障学生能够面对教师的教学方案,完成自我认知,实现全面成长。
关键词:特殊教育;初中教学;智障培养;研究分析
对智障学生的学习方案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智障学生在接受能力知识上,与普通学生相比整体较低,其吸收理解能力较弱,甚至部分智障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程度不及小学一年级学生。因此,针对于智障学生,特殊教育学校需要贴合学生的生活适应性以及潜能进行结合,并以生活为中心,对智障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研究,以确保智障学生能够通过全新的学习体系,确保智障学生可以认知到人间美丑善恶的概念,理解社会道德。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本文将就音乐课为例,确保智障学生在音乐课中完成思想品德的全新学习。
一、加强智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分析智障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得知智障学生虽然理解能力较低,但智障学生的感情世界较为单纯、直接。因此,对智障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智障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其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使智障学生出现自卑心理[1]。因此,教师在对智障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需要对智障学生进行理解、感化,让智障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意,使智障学生能够贴合教师的教学目标,茁壮成长。智障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确保智障学生能够因教师而喜爱某科目。智障学生大多数无法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智障学生喜欢自身,从而延续到整个科目的学习方案,使智障学生首先与教师产生衔接。随后,自主、快乐的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主动与教师所教的科目进行融合[2]。
二、在音乐课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一)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方法
借助游戏教学,不仅可以对智障学生进行合理教育,同时还可以补偿智障学生认知方面的缺陷。智障学生对游戏教学具有先天的吸收优势,因此在开展游戏时,对智障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确保学生易于接受[3]。例如,教师开展音乐游戏《拔萝卜》时,可以根据智障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角色分配。教师进行歌词演唱。将歌词中的爷爷、奶奶、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等人物、动物形象与智障儿童进行分配,使智障儿童在教师演唱中,自觉地完成角色分配。教师在歌词演唱中,演唱到每个人物时,智障学生主动进行拔萝卜动作的模拟,让这些学生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通过模拟演唱,不仅能够保障智障学生在课堂拓展环节可以完成锻炼,同时还可以使智商学生明确伙伴合作、勇夺第一的重要性。只有伙伴完成配合,才可以取得良好成绩,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隐性德育教育的渗透关键点。
(二)采用情景表演方法完成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为智障学生搭建合理的情景模式,让智障学生可以根据歌曲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4]。例如,教师就经典歌曲《一分钱》、《对不起,没关系》等歌曲进行改编,使歌曲能够成为话剧的形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表演。例如,在《对不起,没关系》中,教师构建挤公交、买菜等场景。学生在表演中,如不小心踩了其他同学的脚或撞到其他同学,需要以真挚的情感对其他同学说道,对不起,而其他同学则需要回道,没关系。在市场买菜中,学生模拟菜掉到地上,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智障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大声说到,谢谢你。
此外,在《一分钱》的表演中,教师构建马路情景,让智障学生模拟捡到钱。随后,教师扮演民警或让其他智障学生扮演民警,在智障学生还钱过程中,教师对智障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如钱在哪里捡到的?为什么不自己留着为?为什么要上交给警察?让智障学生简单简短的说出相关理由。通过游戏教学,引导智障学生进行思考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确保智障学生能够明确教师的教学方案以及目的,保障智障学生通过音乐教学能够实现全方面的合理成长[5]。
因此,借助音乐课程,开展全方面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形成全新的认知体系。让智障学生明确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对于自身的重要性。通过表演,不仅可以锻炼智障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也可以符合教师的教育目标,更好的贴近智障学生的生活实践体系,确保智障学生能够明确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智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体系,可以确保智障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此外,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确保智障学生能够结合教师的教学方法,真心实意地完成学习。教师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确保智障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教师充满爱心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在对智障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开展多样性的德育教育,以确保能够对智障学生提供知识点。传授相关本领,唤醒智障学生的内心思维,以确保智障学生能够得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高美莲. 特殊学校初中智障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研究[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5):779.
[2] 吴芳菲.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05):1-1.
[3] 王贞入.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31):P.147-147.
[4] 林龙珍. 思品教学中的智障生心理素质培养途径[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20, 000(003):P.65-66.
[5] 黄彩珠.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J]. 新课程·上旬, 2019, 000(0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