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斯里兰卡汉语国际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任丽娟
[导读]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汉语热”持续升温,

        任丽娟
        贵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贵州省 贵阳市 550025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汉语热”持续升温,斯里兰卡的汉语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试从孔子学院(课堂)、课程、教材和教师四个方面,对斯里兰卡汉语国际推广现状进行了考察,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斯里兰卡 汉语国际推广

一、研究背景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该倡议包含了经济贸易、区域秩序和人文交流三方面的内涵,为沿线国家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供了重大机遇。随着各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深入,中国在国家交往中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大大提升。国内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主要涉及经济、政治、金融、文化、高等教育等学科,其中以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为主体,文化因素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日益加强。汉语作为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促进外交关系实现“民心相通”的交流工具。“一带一路,语言先行;语言不通,一切皆空”,一带一路的沟通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只有语言相通才会谈及政治互信、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及民心相通等。
        斯里兰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是中国与印度洋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经济沟通的战略要点。将斯里兰卡汉语国际推广放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全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汉语的国际推广有着重要作用。
        
二、斯里兰卡汉语国际推广现状
(一)孔子学院(课堂)设立情况
        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的交流互通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而汉语在斯里兰卡的传播可追溯到汉代。斯里兰卡一直都是佛教的传承中心,而汉语在该国的传播与发展也围绕佛教展开,斯里兰卡的僧人为主要的传播对象,佛教经典的翻译为主要的传播手段,以佛教交流为核心的汉语传播方式一直持续到16世纪。随着佛教的发展,汉语在斯里兰卡的传播形式更加丰富,效果也进一步优化。中间也因为灭佛运动的影响,官方之间的交往日趋低落,民间的贸易往来逐渐扩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及繁盛,是推动汉语在该国传播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与中国的关系不断的加强,斯里兰卡对汉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到目前为止,斯里兰卡有两所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首先开设最早最重要的是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其次是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除了大学设有汉语专业,还在其他学校开设孔子课堂,有两所孔子课堂,兰比尼孔子课堂和萨巴拉戈穆瓦大学孔子课堂。
        
1、孔子学院
        上世纪70年代,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开设了现代语言系和汉语课,开始有了正规的汉语教学机构。1994年开始设立了三年制的汉语学士学位,到2013年开始设立4年制的专业汉语学士学位。现代语言下设有汉语教研室,专门负责具体的汉语教学,该汉语教研室面向全校学生提供三年制的汉语选修课程(General Degree in Chinese), 该课程与学生的学位取得直接挂钩,除此,还面向社会开设两年制的汉语进修班(Certificate Course in Chinese), 学期满则办结业证书。“斯里兰卡语言运用能力测试”汉语科目的主考单位也是凯拉尼亚的汉语教研室。近年来,由于现代语言系学习者的人数迅速增加,出现了教学场地、教材紧缺等情况。
        斯里兰卡孔子学院经中斯双方的努力于2007年5月在凯拉尼亚大学成立。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是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同创办的,为宣传汉语以及中国文化,加强中国与斯里兰卡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2010年凯拉尼亚对汉语教学进行了改革,也就是现代汉语系招收的汉语班学生纳入孔子学院教学体系,此次改革标志着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进入斯里兰卡的国民教学体系。在汉语教学中,凯拉尼亚大学的地位最高,这在于它的汉语学习者的人数是斯里兰卡最多的,也因第一个孔子学院也设立在凯拉尼亚大学,教学资源更为丰富,也因此凯拉尼亚大学同中国的关系最为密切。
        斯里兰卡第二个孔子学院科伦坡孔子学院,于2014年签署成立协议,该孔子学院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红河学院与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共同建设,并于2017年正式运行。孔子学院挂牌前建立了四个非教学点:即萨布拉加姆瓦大学(University of Sabargamuwa )、佩拉德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radeniya)、龙华书院(Longhua Institute)和甘帕哈发展公司(Tampaha Development Company) 四个点。 科伦坡孔子学院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斯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2、 孔子课堂
        2009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播孔子课堂在兰比尼中学成立,该孔子课堂由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国际台斯里兰卡兰比尼听众协会合作建立,作为斯里兰卡第一家广播孔子课堂,为斯里兰卡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搭建了一个难得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了的中国文化在斯里兰卡的宣传和影响力度。
        萨巴拉戈穆瓦大学的汉语教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课程设置与凯拉尼亚大学相似。萨巴拉戈穆瓦大学孔子课堂是2019年与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合作成立的。该孔子课堂设有专门的中文专业,为有中文教学需求的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的中文教学服务。
        
(二)课程设置情况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以来,到2020年为止,斯里兰卡一共有57所公立学校包括7个省份开设了汉语专业和汉语课程。凯拉尼亚大学和萨巴拉戈穆瓦大学都开设了中文专业,都在其本科开设有三年制和四年制的中文专业大纲。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开设的基本课程有汉语综合课和HSK考试辅导课,课程有综合汉语、中国文化、中国古代语言与汉字、汉语教学方法等课程。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自设立同样也开设有汉语综合课和HSK教程等课程。
        随着各类活动和交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基于自身职业的汉语需求也日益增加,如旅游汉语,商务汉语,银行汉语等。2019年12月的国际中文大会首设“中文+职业技能”的专题论坛,将专门用途汉语教学明确化,这为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从单一的语言教学转变为多元化、多层次的汉语教学。目前,有40多个国家100多所孔子学院相继开设了“中文+”课程,领域涉及高铁、经贸、旅游、海关、航空等。
        “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经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企业承包了斯里兰卡的港口、道路、机场、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赴斯里兰卡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推动了斯里兰卡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极大发展,相关专业的从业者对学习汉语有了迫切需求,尤其是酒店、银行、海关等政府部门,要求从业人员接受中文的培训。截止2020年,斯里兰卡开设的除综合汉语和HSK考试辅导以外,共有四大类专门汉语的开设。经济商务类、旅游类、文化类,和政务类。经济商务类有银行汉语和商务汉语;旅游类有酒店管理汉语、酒店汉语、旅游汉语;文化类开设有文化汉语;政务类包括海关汉语、移民汉语和警察汉语。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开设的科目最多,有银行汉语、酒店汉语、文化汉语以及海关汉语、移民汉语和警察汉语。其次是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和萨巴拉戈穆瓦大学,分别开设有商务汉语、酒店管理汉语、文化汉语和商务汉语、旅游汉语。银行汉语和商务汉语也在科伦坡中国中心开设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为专门的汉语需求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让各类汉语在斯里兰卡遍地开花。


        
(三)教材使用情况
        斯里兰卡的汉语教材主要来自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和课堂主要使用《新实用汉语课本》、《长城汉语》、《快乐汉语》、《发展汉语》等。如凯拉尼亚大学和萨巴拉戈穆瓦大学的汉语教材以《新实用汉语》为主,国际广播电台孔子学院主要使用《长城汉语》,当然,为了适应当地的语言政策,汉语教材除了汉语版,还有僧伽罗语版本,如凯拉尼亚的周末班教材的《当代中文》为僧伽罗语版。僧伽罗语是斯里兰卡的主要官方语言,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本土语言,为加强与斯里兰卡之间的交流,中国的大学也开设有僧伽罗语专业。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专门汉语课堂开设需要专门的汉语教材,斯里兰卡来自于孔子学院总部的教材中,也包括些专门用途的汉语教材,如《基础商务汉语》、《经贸汉语》、《公司汉语》等,除此,斯里兰卡也编写有适应本土的教材,这些教材更多的是适应不同汉语需求者,目前已经编写成型的教材有《旅游汉语讲义》、《商贸与法律汉语》以及《海关汉语讲义》等教材,这些自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斯里兰卡对专门汉语教材需求的空缺。
        
(四)教师情况
        斯里兰卡汉语教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国家汉办教师、本土教师和华人华侨教师。汉办教师由孔子学院总部派遣到斯里兰卡,主要负责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汉语课程,有些还会参与孔子学院的管理以及文化推广工作。斯里兰卡的本土教师培养源于凯拉尼亚大学,其后萨巴拉戈穆瓦大学也拥有中文专职教学,本土教师也分两类,一是在中国留过学的斯里兰卡学生,而是从凯拉尼亚大学或者萨巴拉戈穆瓦大学中文专业毕业的,斯里兰卡本土教师大多是受国家汉办海外本土师资政策培养的。华人华侨教师得到优势在于母语为汉语,并且对斯里兰卡当地的情况也很熟悉,有的教师对僧伽罗语的掌握也是较好的。汉办教师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但是对斯里兰卡的本土情况了解不够。本土教师和华人华侨教师相对于汉办教师而言更熟悉斯里兰卡的情况,但是总的来说,对于目前发展的专门知识的汉语教学缺少相关的培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欠缺。
        
三、斯里兰卡汉语国际推广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及对策建议
        从总体来看,斯里兰卡的汉语国际推广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增多以及合办方多样,不仅中国的大学跟斯里兰卡的大学合作创办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有些央企如中建三局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里兰卡兰比尼广播合办斯里兰卡“孔子课堂”教学点,成为首个中资企业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的课程设置呈现多样性和多元化。一开始的汉语国际推广主要是为语言服务,也就是说为了学汉语而学汉语,因此,课程设置多偏向于汉字的本体教学,辅以中华文化类课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的往来更为密切,对汉语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综合汉语到商务汉语、旅游汉语、海关汉语等,汉语专门化趋势在不断增强。在这些成果当中,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孔子学院(课堂)的设立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掘其特色和用途
        从斯里兰卡孔子学院(课堂)开设的情况来看,孔子学院两所,孔子课堂两处,总体数量相对有限,有开设年代久远的如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的中文专业,也有近年开设的萨巴拉戈穆瓦孔子课堂,办学成效还有待呈现。随之开设的专门化的孔子课堂,满足了目前对专门汉语教学的需求,但同时,就斯里兰卡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规模来说,需要再进一步的推进其发展,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发展新趋势;“中文+”项目的开展,斯里兰卡的汉语国际推广需要充分尊重中文教学和职业技能教学的各自特点,以中文教学为基础,职业教学为特色,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发掘其特色,更好地发挥其用途。
        
(二)课程内容设置需进一步具体化和专业化
        就目前斯里兰卡开设的汉语课程来看,大体上涵盖了目前的汉语课程,如凯拉尼亚大学的汉语课程,对于专门化的汉语课程主要包括商务汉语、文化汉语等,其内容设置包括汉语基础知识、该领域的汉语语言知识以及中国文化,对于其他领域的开设还为完全涉及。为满足中文学习者职业发展的需要,斯里兰卡孔子学院(课堂)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更为具体和多元;斯里兰卡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目前的新发展的教学研究却相对滞后。如果没有更为专业的教学理论指导,那么教学实践就会存在问题,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或者教学效果,因此,斯里兰卡汉语教学在朝着特色化发展的同时,理论的探索也必不可少,实际结合理论,才能更好地促进斯里兰卡汉语教学的发展。
        
(三)教材编写需更趋本土化和具有针对性
        斯里兰卡的教材有两类,一是国家汉办编写的教材,二是斯里兰卡的本土教材。国家汉办的教材为通用教材,不能完全适应斯里兰卡的具体教学情况。本土教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缺,但是本土化教材数量较少,而且没有成规模和系统,因此在编写斯里兰卡汉语教材时,应该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基于现实的考量和未来的趋势,大力推进国别化和本土化教材的发展,根据领域和所属行业,针对性地编写教材,以满足学习者对汉语的不同需求。
        
(四)加大师资培养、有效利用本土教师
        从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养情况来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实际的用人需求上难以持衡,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更需要复合型或专业型人才,这对于汉语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提高教师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同时,国家汉办公派教师虽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但是对斯里兰卡的实际情况认知有限,且人员不稳定,相比而言,本土教师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本土教师在相关行业方面知识的缺乏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增补,增加技能培训和教学实习,有效保障教书素养和教学水平。
        
        总之,“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于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加强了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的交流,汉语国际推广在斯里兰卡呈现出发展的好兆头;另一方面,对于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斯里兰卡的汉语教学呈现专门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涉及的领域更广,也因此挑战越大,汉语教学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探索,斯里兰卡的汉语推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费燕洪.“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斯里兰卡专门用途汉语研究——以海关汉语为例[J].现代语文,2020 120-127.
        [2]李姗姗(J.N.Kotugoda). 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调查[D].天津师范大学.2017.
        [3]刘灏,杨兵兵,赵永娜.“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省汉语国际推广现状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20 5(11):93-100.
        [4]彭文欣.CRI斯里兰卡孔子课堂汉语教学情况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2020.
        [5]黄洁.斯里兰卡本土汉语教师及学习者情况调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97-103.
        [6]张亚男,张珍华,李枫.从斯里兰卡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谈汉语传播的新趋势[J].传播力研究,2019 3(03):196-197.
        [7]杨刚,朱珠.汉语在古代斯里兰卡的传播[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6 14(05):86-92.
        [8]杨刚.斯里兰卡汉语教学与推广的现状、问题及前景[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04):65-69+92.



        作者简介:任丽娟,1998,女,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