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曦
厦门一中集美分校 361000
摘要:笔者是一位十年教龄的英语老师,先后在高中和初中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写作这一对学习者思维品质有较高要求的环节一直是困扰笔者的瓶颈。说明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当今教学要求。为了更好的在教学设计层面帮助学生生成更高质量的习作,笔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文献、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经实践证明,而读写整合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行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以期在教学设计层面更好锻炼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语言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读写整合;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自2011年毕业到福建厦门一所位于近郊的完中工作,教龄至今已满十年。十年间笔者先后担任高中和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笔者有八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但是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笔者至今只任教两年,实属资历尚浅、经验不足。在新接触的初中教学中,笔者自然是遇到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突出的一个当属对单元话题写作的处理。对于笔者而言,相对紧张的课程安排不允许笔者用一整节课的时间来给学生讲解、操练写作;另外,笔者尝试过直接给学生写作框架甚至范文让学生仿写背诵,效果也不理想;而且笔者发现在日常教学中也很难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往往在强制交作业的高压之下只能生成三言两语,与考试的要求相差甚远。总之,笔者之前的种种尝试效果不尽人意。并且对比之前的高中教学,笔者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而且反复尝试都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法。由此笔者得出结论,写作对于初中和高中的师生都是一个长期困扰有待突破的瓶颈。长期以来教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教授写作,教不得法;学生对于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畏难情绪,并懒于动笔,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的到提高。同时“写”的技能习得和培养是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中考高考乃至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决定着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成败。
经过与学生交流和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常见的困难包括结构、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在结构方面,学生感觉存在问题但是困难不大。问题主要体现在谋篇布局、中心句主题句、文章的条理性、段落和句子的衔接等方面,并且问题可以在训练中的到解决;在内容方面,学生感觉困难较大,主要体现在习作深度不够、缺乏独到见解和找不到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从语言方面,学生感觉问题最大,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词汇匮乏。因为缺乏写作高频词汇积累,学生很难充分表达心里所想的内容并且找不到恰达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只能放弃所要表达的思想(王文宇、俞希,2018:1)。综上所诉,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学生都任务语言是写作最大的难点。对此,笔者查找文献寻找对策,在文献中得到了一些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主要包括: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提供有效的写作指导和教师反馈、重视错误的更正等(江莹,2019:4)。
二、问题的解决
文献指出,能写出优秀英语作文的学生一定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初中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表达有限是很正常的,可见语言输入的环节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有效的语言输入方式。此外,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让学生多思考、多模仿,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纠正错误,在语言学习的输入环节就把错误更正;目前,教师在写作指导方面也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需充分利用列提纲或者画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实现思维可视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替换迁移的词汇和句型,给学生一定的语言积累,同时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此外,教师应重视写作之后的反馈。要做到及时、明确和得体;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写作错误的订正(江莹,2019:4)。
以上教学建议都指向了一种解决方案--进行思维型读写整合课的尝试。随着高中英语人教版新教材的使用,各位教育工作者发现不同于旧版教程的课程编制,Reading for writing取代了旧教材Using language环节。Reading for writing环节直接为英语教师指明了读写结合这一阅读写作教学模式。至此读写整合课更加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注意。
2019年笔者有幸参与到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中学英语思维型读写整合课的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FJJKXB19-714)的研究中。笔者结合教学经验,通过查阅文献、课堂观摩、课堂实践、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并在课题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对思维型读写整合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一定的行动实践。
思维型读写整合指的是以阅读文本为载体,在阅读教学过程前确定与文本相关的写作主题,通过阅读输入文本的结构、内容和表达方式各种相关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文本进行梳理、总结、概括,把握信息中的逻辑关系、内在规律,形成自己观点,借助提纲和思维导图实现思维的可视化。最后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替换、仿写、迁移写作训练,进一步达到促进理解和提升思维的能力。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方式。读写结合不仅能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通过读写间的转化和升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切记在设计读写任务时要既要关注文本知识,还要关注思维训练。在问题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策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阅读和思考,并将自己的所读和所思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读写整合有深厚的的理论基础,如Krashen的输入输出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设,Krashen的输入输出理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输入和输出是语言学习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环节,学习者在输入的基础上需要对目标语言进一步内化做到有效输出才能实现语言习得的全过程。Swain (1998)认为,为了保证完整地发展语言能力,可理解性输出同样必不可少。(Swain, 1998)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家Fitzger- ald(2000)提出了关于“读写能力”的互动发展模型。应用语言学家Za- mel(1992)和Hirvela(2004)也认为“读写能力”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整体。(王伟强、孙一玲,2012)Gass (1988)的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和Izumi(2003)的关于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的描述都显示了读写整合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黄秋林、潘正凯,2017)而Parodi (2007),高彩凤、徐浩(2007)和孙云波(2003)验证了读写整合模式对提升学习者读写能力和学习者写作动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英语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乐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惟经验、善于请教、勇于借鉴、大胆尝试,做一名思想型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和瓶颈是难免的,面对困难,可向比自己优秀的教师寻求帮助,也从文献书籍中寻找答案。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一名思考型的教师应做到跳脱日常繁忙工作的视角,冷眼审视自己的工作习惯,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经验进行思考和归纳,寻找其中规律,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江莹.初中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J].英语学习,2019 (04) 0141-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王文宇、俞希.大学生二语写作难点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理论于实践,2018(01):90-91.103
[4] 高彩凤,徐浩. 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7(2):184-190.
[5] 黄秋林,潘正凯. 从语言输出的心理机制看读写课的教学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7):49-52.
[6]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李本友. 中美两国读写结合路径建构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10):116-120.
[8] 孙云波. 读写结合——一项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1-104.
[9] 王伟强,孙一玲. 对“以写促读”作为英语阅读自我评估方式的探索性研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0):94-98.
[10] 姚旭辉,周萍等.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整合:铺垫与输出(第二版)[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3-4.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中学英语思维型读写整合课的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FJJKXB19-71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