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常规使用的混凝土结构相比,在结构稳定性、牢固性和耐久性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优势的发挥使得当前建筑工程在结构构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种结构应用比较广泛。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不断增加,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受到各因素的影响,在使用年限内,易发生变形和承载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需要采取加固技术。为了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与安全,在加固的时候,还要对施工可行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减少施工难度,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及其安全性。
1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加固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点是总体效果原则。分析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减少相应的钢筋应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对钢筋混凝土建筑进行加固时,需要对建筑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研究建筑物中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扩建后必须考虑对建筑物的影响。一些建筑物是局部加固的,会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改变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导致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抗剪性和抗风性降低。因此,在对钢筋混凝土建筑进行加固之前,有必要制定一份总体规划。第二是抗震和减震的原理。在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有必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特性并使其最大化。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和等级,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加固计划,以确保其满足提高建筑物整体减震性能的要求。其中,应充分注意抗震加固和阻尼方案的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在加固完成后能够有效提高抗震和阻尼性能,并且其他性能不会降低。
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要点
2.1加大截面设计
在结构加固过程中,加大截面技术在承重构件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增设现浇层,扩大受力面积,提升截面高度。为了有效提升综合性能,要对截面高度和受力面积进行增加,以提升稳定性。此外,结合受拉部位,合理选择加固技术。当前,应用较多的是,结合混凝土材料设置围套,合理增加受力面积,并强化受力程度。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比较成熟,技术人员还能够对加固技术进行控制,进而保障了加固效果。在加固梁、柱部件时,采取加大截面,以提升结构性能。
2.2粘贴碳纤维
为了有效处理结构受力损伤,施工人员需粘贴纤维布作为切入点。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传统材料对比,拉强度更高,可以提升工程加固效果,降低操作难度。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应用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并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材料,以提升抗拉力,并达到加固目的。碳纤维布在使用中主要是通过横向包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式来提高其载荷力与延性性能,其作用机理如下,一是碳纤维布横向包裹类似于受剪箍筋,其可以与箍筋共同发挥对剪切作用力的承受减值,以便提升抗剪承载力并改善构件的变形性能;二是碳纤维布横向包裹可以对其浅部的混凝土起到有效的束缚作用,从而增强整个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而且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应力值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其横向膨胀变形的速度与碳纤维环向应变能力都会提升,这时候环向约束力在在增大,并提升了极限压应变作用力,从而使得结构加固的效果变得更好。
2.3改变传力途径
改变结构支座受力方式,可以增设托梁。在改变结构的时候,还会影响到受力传递途径,并降低了弯矩,提升了承载能力。除此以外,将附加枢轴不同的连接方式作为基础,并作进一步连接。在连接额外支点时,可以应用湿式连接。对梁、柱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凿开接触面,除掉杂质,然后再进行洒水。另外,应用钢箍式连接时,需注意钢箍和梁间的材料,采取水泥砂浆进行灌注,并将干粉砂浆填满。另外,在楔块顶升时,需将楔块焊接在一起,并采取环氧砂浆做好密封处理。
2.4混凝土结构加固法
该方法包括增加混凝土结构或部件的刚度以达到处理目的。此方法最常见的用途是加固支持效果。首先,计算空间结构,然后增加对该空间的支持。
其次,增加支撑柱可以改善空间结构的整体刚度,或调整混凝土结构的固有频率,然后增加结构的承重能力和动态特性。最后,增加了结构支撑或其他支撑元件,以减小混凝土结构的柔韧性并增加稳定性。
2.5预应力加固法
此方法需要使用钢筋、钢绞线或钢支架的设备。此方法是用于拆卸、提高和改变混凝土结构强度,在预应力和载荷的共同作用下,水泥板产生轴向应力,而在加固过程中产生的预应力引起偏心压缩,从而增加了混凝土构件的抗弯强度并降低了载荷。通过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弯曲变形程度,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倾斜部分的承载能力。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开发预应力施工方法和专用机械设备,并且结构的施工温度不得高于600℃。
3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加固的注意事项
3.1进行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检测
在对现有建筑结构的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相损伤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一般是用钻芯法和拔出法,由于会给相关结构的外观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现如今开始使用非破损法,比如超声脉冲法等。超声脉冲法是利用产生波介质内部传递时候,在不同属性的介质内部传递的物理属性是不同,这些物理属性都是可以利用相关的曲线描述出来,通过观察其曲线的变化就可以得知出现问题的部位,该方法可以快速的定位损伤部位,简单快捷。通常情况下,超声波只能够检测出混凝土构件破坏的程度,因此还可以结合使用回弹法来判断损后的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这样可以刚好的进行加固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3.2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建筑材料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与新工艺为建筑项目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过程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来进行作业也会进一步增强作业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注重对新材料与新工艺的使用,使用期间还需要做好相关的鉴定,确保其符合施工项目的标准要求。
3.3施工方案的选择
在加固施工中关于施工方案的选择需要结合具体施工的要求以及施工的安全性,其中在施工要求中,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等等也是重点考虑因素。在加固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充分的考虑到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以及荷载能力,确保各个构件的施工质量。
3.4对设计单位的审查
关于对设计单位的审查工作主要就是确认其具有加固方案设计的相关资质,避免使用无相关资质的小企业,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设计单位方面也需要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负责。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不管是正在建设的建筑项目还是针对已有建筑项目的改造工作中,建筑单位都需要严格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情况,以此来针对性的选择加固技术并进行作用。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广大建筑单位也需要重视起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并通过适当的加固技术来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建筑项目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陈磊.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要点讨论[J].绿色环保建材,2016(1):90-91.
[2]陈晓帆,杨小平.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分析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81-83
[3]道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加固改造关键技术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511-515.
[4]李冰.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70.
[5]杨拓.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