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在建筑业的健康绿色发展中,怎样在建筑节能理念下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对于现代建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充分把握建筑节能对成本管理影响的有利时机,不断调整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思路,不拘泥于旧的管理方式,积极探索适合的定价基础和定价实体管理模式。根据目前的统计形式,建设节能是我国现阶段的重点建设项目,并且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为中国建立节约型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节能;工程造价;影响
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建筑资源浪费现象一直存在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当中。与此同时,因为建筑行业又是典型的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建筑耗能量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不断的升高,所以节能建筑的设计一直是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建筑面积的逐渐增加,我国建设节能建筑住宅始于2000年,起步晚,到目前为止,我国采暖、采光、制冷等配套设备耗能大,建筑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节能的责任意识仍不够强大,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随着不断践行科学发展观理念,我国的大部分建设企业已经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方向,节能环保理念一直是建筑项目设计的最终目标,并且一些建筑企业在建筑节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了践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发展理念,建筑企业需要改进建筑工程的造价内容,根据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政府颁布的工程造价标准建设适合建筑工程造价的经济投入体系。同时,建筑分析工程师需要科学规划建筑项目的寿命周期造价,宣传节能建筑新技术,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二.经济发展的需要
除了高效节能的供暖和空调设备外,节能建筑还需要加强围护结构的隔热和门窗的气密性,这不仅降低了建筑能耗,而且能够显着改善室内环境的热量和舒适度,实现冬暖夏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
2.1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在煤炭使用过程中,大量的悬浮颗粒有害污染物排放,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悬浮颗粒容易产生雾霾天气,造成环境酸化。从这些建筑的能源消耗可以看出,过渡能源消耗将导致地球气候恶化,并使人们的生活环境面临严重危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类供暖和空调建筑物不断增多,大量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实施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2改善建筑环境的需要
建设项目的节能利用与其他项目不同,项目建设和使用的不同阶段是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很时间投入和维护,且涉猎广泛位。如果完全依赖于单个单位,那么这种能力很难控制和提升。因此,为了利用建筑节能来控制成本,有必要依靠政府职能部门实施行政行为干预,全面引入节能建筑体系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系统的约束下,可以集中控制建设项目的使用成本,达到有效控制项目决策的实施和建设施工等方面。
三.建筑节能理念下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优化施工技术以降低成本投入
施工时还能够利用不断优化施工技术的方式来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能够对建筑的采光、保温功能进行科学的设计,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比如说加大对于双层中空保温玻璃的应用。而为了有效提高节能环保的作用,在进行保温功能设计过程中,可考虑将建筑的隔音效果与保温功能紧密连接在一起,进而提高其隔音效果。同时相关的墙体保温材料还要具备防潮作用,能够充分应对阴雨潮湿天气所造成的对建筑主体的破坏。所以说不断优化施工技术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材料的浪费,从而有效控制成本预算。
3.2建设前期的预算管理
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通常能够分为投资与设计两大环节。首先是投资环节,要加强对于建筑所用材料和设备合理采购与租赁,在成本预算之内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其次是设计决策环节,要结合具体施工图纸的标准对各个环节的造价开展预算评价,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干扰,保证造价的可控性。在设计决策环节还要加强与工作人员的联系交流,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如遇图纸错误或者过度浪费的现象要及时进行优化。
3.3分析全过程成本理念下的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思想
首先,建筑工程的整个寿命可分为建造期和使用期两个时期,节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全新的材料与设备以及工艺,使建筑过程中的工程造价较高。而普通的建筑主要侧重于建造过程的中成本控制,忽视了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所以这样的工程造价比较低。其次,节能建筑工程主要涉及了建设方、施工方、使用方这三个主体,而普通的建筑工程主要看重的是建设方、施工方利益,而不去考虑使用方的利益。我们为了实现全过程成本控制的理念的有效实施,要建立一个公共机构来监督工程造价,对于一些全过程成本高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核,有效控制好工程造价。还要监督建筑工程项目是否按照使用的能耗节能减排的要求进行设计,保证建筑物的节能功能,在销售建筑物的时候,需要将使用成本以及能耗指标展示出来,让使用者在购买的时候相信物有所值。加快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速度,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现代化建设。
总结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要基于建筑全寿命期成本去考虑,既要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前期投入成本,又要兼顾后期运营维护费用。其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应为追求先进而先进,要综合考虑技术系统的整体效益。总之,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投资与后期投入的关系,以建筑全寿命期成本最低为依据,优选出经济、适用、高效的绿色建筑技术。
参考文献:
[1]《工程造价管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出版.
[2]《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
[3]《工程经济》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行委员会主办.
[4]《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城市建设杂志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