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和公众对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沥青路面是目前最常见的路面形式,施工前控制施工技术和质量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分析和策略研究,为公路施工工作的开展和进步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公路运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沥青路面在各类公路工程中使用最多,这种路面结构虽然为车辆提供了较好的通行条件,但对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有非常严格的标准。虽然我国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日趋成熟,但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问题时有发生。
2 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合材料配比技术
与其他的施工工程一样,原材料的选择决定着沥青路面的基本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初期就要做好原材料的挑选和准备工作。挑选内容有混合材料的质量把控以及配比方式的把控。科学的配比实验能够挑选出最具抗压性和韧性的混合材料进行施工。因此这也是公路施工需要进行的第一步研究。先将选好的原材料挑选出一部分送到实验室中进行配比和研究,研究结果过关就可以继续之后的操作。在这期间需要根据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对应的配比,配比之后要持续性地搅拌让其充分的融合,否则实体的互斥性会造成后续施工工程中材料的不稳定。相关混合材料的配比质量问题都有着严格的标准,按照标准进行配比就能够得到质量稳定且实用性很强的混合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混合配比技术是基础性也是关键性的环节所在,根据施工地区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的不同可以适当做出灵活的调整和改进,但总体来说,施工材料的保障是整个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保障的基础。
2.2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
在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进行摊铺时应该借助摊铺机工作,在对该设备运行时的制度进行创建时还应该重点考虑外界的各种影响因素,在摊铺机铺筑期间需要采用熨平板进行振捣或夯锤压实设备采用适当的振动频率与幅度,从而增加路面最开始的压实度。增加熨平板的连接处时需要调节到所摊铺的混合料不曾产生显著的离析痕迹,要是一些区域质量并未达到标准需要弹出继续修补。另外,在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需要加强对温度的控制,自然环境不具备可控性,因此施工要从材料上降低温度的影响。例如在夏季高温时选择早晨、傍晚或夜间相对低温的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水泥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外加剂,浇筑之前对基层模板做好洒水湿润工作。在冬季时选择使用水化热大的早强型水泥,拌合温度低于 10℃、摊铺和养生温度低于 5℃时,可采用热水拌合或加热砂石材料,拌和用的热水不得高于 80℃,还需要做好保温工作,以免混凝土上冻。
2.3沥青碾压技术
在沥青路面初压时,应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满足工程建设标准,确保其密实度能够符合沥青路面使用要求,提高沥青路面的整体荷载能力,延长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为了使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工程按期交付,应确保沥青路面压实度及稳定性满足使用标准。在沥青路面碾压过程中,对压实过程加以严格的管控,全面落实各项细节要点。在碾压过程中,碾压温度应保持在 125℃至 145℃间,一旦碾压温度过低,则应做好加温处理,随后方可开展碾压工作。对于路面边缘碾压来说,应对碾压速度加以科学的设置,在碾压期间对压轮上方进行浇水处理,避免沥青混合料粘接至压轮表面,导致碾压效果受到影响。在碾压期间,一旦路面出现横向裂纹,则应及时明确裂纹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加以修复。在复碾压时,应使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满足工程建设要求,避免在复碾压下其质量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复碾压期间,其碾压温度应保持在 120℃至 130℃间,碾压速度可适当加以调整,碾压次数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当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压实度满足使用要求后,在终压开始前,应对沥青路面工程在碾压时所出现的各项问题加以解决,提高沥青路面的整体密实度,避免其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后续运行受到影响。
2.4接缝施工技术
要向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一定要着重开展接缝施工工作。在此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清除裂缝中的粉尘和各类杂质,之后结合实际状况,合理选用接缝施工技术。具体可以将接缝施工技术分为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两种类型,其中横向接缝技术的使用,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比较高,如在使用垂直平接缝方法期间,要保证相邻两幅以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错要位﹥1m。在实际进行摊铺之前,要清理干净接缝部位的粉尘,保证所选取的摊铺沥青量满足要求,之后再进行横向碾压处理。在落实沥青路面接缝碾压施工工作期间,以应用双钢轮压路机为主进行碾压,这就要保证每碾压一边应朝向新铺混合料移动 10 cm~20 cm,直到压路机整体都能够在新铺层上进行碾压为主。之后在开展纵向碾压工作期间,要保证压路机静压在前,振动压实在后。
3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优化策略
3.1加强对施工混合料质量的控制
在对混合材料生产时,必须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要求完成材料的配比和生产,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所生产的混合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保证混合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对于混合材料生产的温度和时间控制情况,必须进行多次、反复的实验,改善混合材料出厂时的质量,确保混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对混合材料进行配比时,必须掌握沥青含量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将该材料进行返工处理,利用新型的技术进行材料的改革和完善,充分利用技术人员的创造水平以及其他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保证施工质量。
3.2落实设备保养
机械设备是路面施工的硬件支撑,常用的施工机械包括摊铺机、压路机、搅拌机等,机械运行状态与工程建设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机械进入现场后,要做好机械的保养维护工作。首先,在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核实机械设备的型号,保证机械型号与施工要求相符,并且对机械的状态进行检查,尤其对于压路机、摊铺机等重要机械,要对其内部零件的老化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更换。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其次,严格落实机械设备的现场维护制度,在完成一天的施工任务后,要对机械开展全面检查,保证机械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最后,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所有人员都要凭证上岗,严禁无操作资质的人员随意操作机械设备,避免出现机械故障,甚至诱发安全事故。
3.3重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检测
在进行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建设中,施工管理部门应全面检测施工质量,检测主体是沥青路面和原材料质量。加强沥青路面的检测,利用动态化管理模式实时监测施工数据,建立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部门应该充分结合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现状,采用适宜的施工技术,合理控制碾压和摊铺施工。此外,压实操作作为公路沥青工作的最后施工部分,碾压施工可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度。科学控制压实速度,将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的单位在进行沥青公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区域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有序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掌握各个施工关节,做好施工管控工作,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监督各项施工环节,控制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庆贤.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136-137.
[2]张佐华.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21-123.
[3]刘璐璐.探讨公路改建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20,6(09):180 -181.
[4]王权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27):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