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水体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了现代居民正常使用,所以为了确保居民使用饮用水非常安全,需要使用到相应的水处理技术完成对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确保饮用水处理更加有效。在实际的饮用水处理中,超滤膜处理技术是一项应用良好的技术,能够良好地完成饮用水净化。但是,在实际的饮用水处理中,超滤膜使用还受到其使用时间的影响,使用时间过长,将会导致超滤膜过滤效率较慢的问题发生。
关键词:环境工程;水处理;超滤膜技术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絮凝剂在超滤膜饮用水处理中应用非常关键,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超滤膜处理的效果,同时对于超滤膜的使用寿命提升也有重要的作用,笔者针对超滤膜饮用水处理技术中应用絮凝剂进行分析研究,文章简要阐述了超滤膜饮用水处理技术,并对絮凝剂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分析了絮凝剂对超滤膜性能的主要影响。
1超滤膜技术概述
膜属于一种分离材料,它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将料液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及浓缩。相比较于传统的过滤技术,超滤膜技术的分离可以达到分子级别,且该过程属于一个物理过程,不会发生任何的化学变化,也不需要加入任何的添加剂。膜的孔径通常属于微米级别,而在超滤膜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其不同的孔径大小将其划分成超滤膜、微滤膜、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同时,也可以根据其材料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有机膜是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膜,如,芳香族聚酰胺膜、醋酸纤维素膜等;无机膜目前只能达到微滤级别,金属膜和陶瓷膜属于主要的无机膜。
2发展现状
国外的水处理超滤膜技术大多是由发达国家掌握,由于起步较早,研发实力更强,现在已经开发了多种膜工艺体系,足以覆盖所有主要的市场需求,针对一些科研实力稍弱的国家,这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已凭借其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并且随着这些发达国家对水处理超滤膜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的被拓展。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市场体量大,国内的公司大多处于起步状态,无法满足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一部分外国企业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占据优势。科氏公司有着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无论是高精度还是低精度的膜产品都能覆盖到,已经研发了如卷式超滤膜、卷式反渗透膜、纳滤膜等产品。国内的水处理超滤膜技术发展较慢,但也有了较为明显的特色,由于市场需求广泛,国内的企业从各个方向展开研发,并且为了不互相抢占份额,在研发出较为先进的产品后,还可以和国外的公司竞争,现如今随着中空纤维膜、反渗透膜的研发和生产,标志着我国在水处理超滤膜技术方面已经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
3处理技术方法
3.1化学处理方法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经常使用投放阻垢剂、杀生剂等方式,延缓环境工程水生成水垢的速度,降低设备因为水垢发生的腐蚀,进而保证设备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上述处理方法都可以归纳为化学处理方法范畴。应用化学处理法可以提升环境工程水的使用价值,为环境工程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1)复合水处理剂。化学处理法中的复合水处理剂融合多种处理剂的优势,发挥复合优势并有效控制多种金属的腐蚀现象。当前常用的复合水处理剂包括缓蚀剂、分散剂等多种物料,通过多种处理剂的组合保证处理剂元素的多样性。在复合处理剂中包括多种元素的处理配方,其中铬系配方的作用在于降低环境工程水微生物的腐蚀性,进而保证循环水中锌元素的稳定性。铬系配方原材料来源丰富,配方成熟且稳定度较高,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大量应用[2]。在工厂水循环处理体系中通过添加缓蚀剂、氧化杀菌剂等专业制剂,发挥各种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环境工程水质量,消除水垢以及可能发生的腐蚀现象。(2)杀生剂。杀生剂主要应用于消除环境工程水中微生物。当前常见的杀生剂包括氧化与非氧化两种类型。
氧化杀生剂中包含大量氯元素物质,由于氯元素引进成本低、使用条件要求较低,因此在消除微生物作用显著。但是氯元素本身具有易泄露、剧毒等特征,如果仅仅使用液氯蒸发并连续投加的方式,虽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杀菌效果,但是无形中提升了液氯泄漏的概率。基于液氯的特殊性质,可以采用投加含氯物质方式加以改造。例如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添加次氯酸钠,在保证水质稳定的同时消除液氯使用的潜在隐患。非氧化杀生剂通常浓度偏低,能够有效降解环境工程水中的微生物,与此同时具备pH值范围广阔的特性[2]。
3.2在河流咸水治理中的应用
某河流的总长度是2254km,该河流的含氧量在开始治理时已经达到了20世纪初期的两倍,大多数流域的含盐量都在800mg/L以上,最高含盐量可以达到1200mg/L。通过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该河流的流经地区普遍含有大量的盐分,如,CaSO4、NaHCO3和NaCl等盐分都溶解在河水里,且在该河流的沿途中还有很多的大型水库,这就增加了河流的蒸发表面积,加之沿途灌溉区域开发而导致的高盐度水排放,都导致了该河流的盐分逐渐上升。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目标是将该河流中的含盐量降低到700mg/L以下,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该河流流域之内的农田生长。为达到这一治理目标,在此次治理中,建设了一座庞大的反渗透脱盐工厂,并以该工厂为主要的脱盐设施,来建立该河流河道系统的分流、枢纽以及疏导工程,将大量的河水引进这个脱盐工厂,并对该工厂的取水含盐量进行合理设计,借助于反渗透脱盐技术进行处理,在经过该工厂的处理之后,让水中的盐含量得以降低[3]。
4水处理工艺处理的优化策略
根据水厂水工艺处理特点,在MIEX技术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技术使用的有效性、提高水厂水质处理的整体效果,需要细化水处理工艺管理机制:第一,水厂管理部门在水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水厂化验室的水质检测作用。根据MIEX水处理工艺的使用特点,对各个网点的水样进行检测,保证每月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水质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以提高水工艺处理的有效性,保证人们的用水安全。第二,及时改善管网的水循环质量。根据水厂水处理工艺的使用特点,在管网检测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着局部水质异常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与局部地区的特殊性存在关联。对这一区域的管网,由于用水用户较少,在长期的用水过程中存在着水循环不畅的问题,从而增加了微生物复活的可能。如果水厂没有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会对其他位置的水质造成污染。因此,水厂的管理部门在MIEX技术使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水质处理的效果,需要在工艺选择的同时,构建长效性的水质管网管理方案,并积极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宣传,以提高管网水质的管理效果,为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支持[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水厂运行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水工艺的处理效果,水厂管理者需要根据行业的运行特点及发展需求,合理引进MIEX水工艺,以提高水质处理的有效性,为水厂水资源的处理提供支持,并满足行业的经济化发展需求。所以,在MIEX水工艺使用的过程中,水厂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MIEX水工艺,通过技术使用条件以及环保要求的分析,合理选择MIEX水工艺。并结合我国水厂的运行特点,加强对MIEX水工艺的协调,使MIEX水工艺达到尾水清零排放的目的,为水厂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参考[5]。
参考文献:
[1]张湛.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10):101-102.
[2]周丽娜.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应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9):99-100.
[3]李照杰.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20,32(08):108-109.
[4]王志,陈志.浅谈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8):89.
[5]许明.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