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王娜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3期   作者:王娜1 翁家旭2 张琳琳3
[导读]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广泛。为了全面保障施工效率与质量,必须遵循施工方案、标准要求执行操作,同时做好施工组织安排。混凝土质量对施工技术影响非常大,必须深入分析和处理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裂缝问题,采取科学化处理措施,全面提升大体及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广泛。为了全面保障施工效率与质量,必须遵循施工方案、标准要求执行操作,同时做好施工组织安排。混凝土质量对施工技术影响非常大,必须深入分析和处理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裂缝问题,采取科学化处理措施,全面提升大体及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更好地完成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在施工环节,需要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而确保最终的质量满足相应的要求。还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相应的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含义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是指混凝土断面尺寸高于1m,防止施工期间出现水化热、温度应力的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可以改善裂缝,能够实现就地浇筑,避免出现水化热、体积变形等问题。只有处理上述问题,才可以减少开裂问题。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大,多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正是由于体积特性,大体积混凝土对于整体性要求非常高,必须确保结构厚实。在施工建设期间,因混凝土平面尺寸大,会增加约束作用产生温度应力。若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将会导致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承受极限,此时,当混凝土拉力不足,也会产生裂缝,降低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还会对工程施工效果造成影响。此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高。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不仅具备整体性要求,对于施工建设的要求也比较高。大体积混凝土必须注重结构,属于建筑工程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尽管涉及到不同方法,但是都是为了满足高层建筑设计要求。我国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规定要求较多,必须匹配地方实际情况。
        2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2.1混凝土的收缩问题
        当大体积混凝土长时间处于干燥状态时,就会有25%左右的水分参与到水泥的化合作用中。如此一来,结晶水就会存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而剩余的水就会逐渐蒸发,就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影响其收缩的因素主要包括外界环境、水泥本身集料性、型号以及在搅拌配置过程中用水量等。在此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会发生收缩、坍塌和变形等情况,这将极大地影响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效果。
        2.2水泥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较厚,而且表面系数普遍偏低,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内部容易聚集大量的水泥水化热无法散发出来,进而促使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急剧增加,内外部温差增加。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和水泥的类型、使用方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混凝土放置时间越久,其水泥水化热也会越大。
        2.3外界温度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混凝土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也会对其内、外部的温度造成影响,产生温差。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浇筑温度会与外界温度一致,在气温下降时,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也会快速增加,减弱混凝土的性能。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外界温度变化决定了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产生温度应力,因而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


        3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增强抗裂性能的技术应用
        第一,在配比混凝材料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比例的合理性,杜绝不按照混凝土材料配比标准及相应的技术方式进行随意性的配比,以免影响施工材料的质量。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要按照混凝土材料配比要求和标准对配比好的混凝土材料进行验证与检验,通过多次试验和分析比较确定混凝土材料配比的合理性,不仅可以确保混凝土材料符合施工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能够从根源上保障整体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使混凝土材料彻底的融合,从而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以便提高整个混凝土结构的硬度及稳定。第二,在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配筋,将配筋与混凝土材料充分融合,减小间距,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针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薄弱部分,为了对其进行良好的管控,可以在其薄弱部位添加适当的配筋,从而提高整体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第三,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殊性质,为了降低其对外界温差的敏感度,可以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材料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从而缓解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性。为了确保添加剂使用量的合理性,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混凝土材料开展膨胀率的实验以及相关的测算,从而确定添加剂的配比比例,这样一来,可以将混凝土的自锁特性的浮动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使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的特性得到有效的控制。
        3.2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应用
        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温度变化的影响,降低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浇筑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浇筑温度过高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夏季炎热,地表温度过高,所以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宜在夏季进行,以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不得不在夏季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辅助降低浇筑的温度,从而对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进行全面有效的管控。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除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控制以外,还需要重视对水泥用量的控制,从而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的现象。严格的控制水泥材料的使用量,这样才能在辅助其他施工材料进行施工时,可以在其他施工材料中起到平衡的作用,从而确保施工材料的合理性及规范性。
        3.3加强搅拌浇筑技术
        搅拌浇筑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搅拌方式的合理性及全面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要求和标准,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包括材料放置顺序、应用数量等操作流程,采用科学的搅拌方式进行搅拌,以便增强材料的应用性及合理性。其次,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采用适合的搅拌设备,同时为了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保障应用设备正常的运转,在放置搅拌材料之前,需要对应用设备的内部进行全面的清理,以便保障整个材料搅拌过程顺利开展。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浇筑层面严格把关,从而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最常用的浇筑方式为斜层分段浇筑、分层分段浇筑以及全面逐层浇筑,具体实施方案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要求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
        结束语
        现阶段,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其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对保证混凝土质量、建筑结构稳定性具有良好作用。在应用该项施工技术时,应该明确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浇筑技术、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实施质量,做好温度控制,进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12):27-28.
        [2]王彬.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22):286-286.
        [3]郭志达.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究[J].建筑与装饰,2019(3):158-158.
        [4]董哲勍.多变截面大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20(11):42-43+70.
        [5]刘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1398-13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