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梁柱节点绑扎技术要点及质量 宋建巡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3期   作者:宋建巡1 徐恩达2 张伟光3
[导读] 本文分析了工程施工中应着重强调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以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仅供广大同仁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建筑的质量要求都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梁柱节点是施工的关键环节,也是易出现质量问题的薄弱部位。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梁柱节点处的施工质量加大控制力度,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分析了工程施工中应着重强调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以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仅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梁柱节点绑扎技术;要点及质量
       
        
引言
        梁柱节点出现损毁的原因比较多,钢筋锚固损毁、钢筋绑扎开裂、外部防护混凝土出现裂缝或损毁,都容易导致梁柱节点出现结构性破坏,从而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因此,为了提升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加强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监督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1施工工艺流程
        对于框架结构来说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起着传递、分配内力以保证结构整体性的梁柱节点,也被称作为结构核心节点,它是联系整个结构的枢纽。且新、老规范都强调了“强节点、强锚固”设计理念和要求,节点施工质量是框架结构施工的重中之重。但近年来历次地震中框架结构往往是核心节点首先出现破坏。核心节点承受由梁柱传递的轴力、弯矩、剪力的共同作用,在地震荷载反复作用下框柱节点处混凝土压碎剥落,纵向受力钢筋压屈,变形呈灯笼状,严重破坏结构受力性能,在关键时刻无法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框架主体施工目前有两种工艺流程,一种是先施工柱,后施工梁板;另一种是柱梁板钢筋模板全部完成后一次浇注砼,由于节点部位钢筋较密,采用第二种方法时往往不便于柱砼浇筑,砼工在下料和振捣时不可避免要撬开节点部位梁水平筋或锚固筋,导致节点部位梁柱钢筋发生移位,同时砼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因此建议优先采用柱和梁板两次施工方案。
        2建筑工程梁柱节点绑扎技术要点
        2.1梁柱节点区箍筋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4.6条规定对四边均有梁与之相连的中间节点,由于周围约束较强,为简化箍筋配置,节点内可只配置沿周边的封闭矩形箍筋,中间的小箍筋或拉结筋可不配置。但对于非中间节点及顶层端节点,仍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配置符合箍筋。仍采用先支梁板模板后绑扎钢筋,绑扎好后整体下沉的施工方法,但箍筋的绑扎方法是先用3根短钢筋做纵筋(可选用ф10mm~ф12mm),将节点区箍筋按间距要求与纵筋点焊成钢筋骨架,套入柱纵筋上并架设在模板上,然后再穿梁筋进行绑扎,绑扎好后梁钢筋整体与节点区箍筋骨架一体下沉,这样就可以保证节点区箍筋的间距要求。为避免发生箍筋骨架纵筋与柱主筋打架现象,应根据现场柱筋的位置确定短筋位置,一般离开箍筋角部50mm。
        2.2梁钢筋绑扎
        对梁钢筋进行捆扎时,应逐批捆扎,先捆扎主梁下端弯起后的钢筋,捆扎完毕后,依据之前标注好的间隔距离将箍筋分开,然后捆扎次梁下端弯起钢筋和受力钢筋,捆扎完毕后再将箍筋套住,箍筋套完后进入下道工序,进行主次梁钢筋放置作业,保持恰当的间距进行箍筋和架立筋的捆绑;然后对箍筋的间隔距离进行调节,先进行架立筋的绑扎,然后再进行主筋捆绑,主次梁同步作业。框架结构中的其他钢筋依据施工图的标准进行作业即可,捆扎梁钢筋期间,如果梁高度较低,应将钢筋架架空,在梁的上面进行钢筋捆扎,然后落到具体位置;如果梁足够高,通常在1.0m以上,梁钢筋应在底部模板进行捆扎,以确保作业安全。
        2.3墙钢筋绑扎
        根据弹好的墙、暗柱位罫线,将墙、柱钢筋按比例调整到位,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保证墙体钢筋、暗柱钢筋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兇按1.2m间距绑扎墙体竖向定位梯子筋,绑扎墙体竖筋完毕后,绑扎墙体水平钢筋,水平钢筋间距依据竖向定位梯子筋的梯蹬距离拉通线迚行绑扎,第一道起步筋距顶板面50㎜,同时保证搭接段有三根水平筋,要求扎丝长度一致,无毛刺,扎丝绑扎时,仍对面绑扎,保证丝失在墙体钢筋内。


        2.4板筋捆扎
        依据板筋捆扎操作要求,首先弹出位置线,然后将主筋、分布筋放置在恰当位置。另外,预留孔、预埋件等应发挥辅助作用。该工程中捆扎板筋时通常使用顺扣的方式,不但要将两根筋的交合位置进行完全捆扎,其他地点也可交错捆扎。两层筋中间增加钢筋马凳,保证上端钢筋位置。负弯矩钢筋的各个交合点都要进行捆扎。
        3建筑工程梁柱节点绑扎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沉梁质量控制
        框架结构设施工查过程中,由钢筋网架构成的结极在下沉过程中依旧要从框架结构两侧进行工查。该工城框架梁结极大部分是25/28/32的螺纹钢筋,连接模式运用直螺纹连接,构成钢筋网架,网架结极总体自重很高,在下沉进入模板后不容易发生位置移动,仅依托人力无法使梁的位置得到修正,这种情况下应运用中心向两端沉梁的方式,以确保梁体结极的牢固。若沉梁期间运用一侧向另一侧弯沉的方式,会导致梁体伴随沉梁出现波浪式的位置移动,最后致使梁体的一端顶出模板,如果后期返工调整,困难程度较高。
        3.2加强箍筋定位
        建筑工程中梁柱节点钢筋绑扎雺要注意的亊项较多,在箍筋定位斱面应尤其注意,为确保柱纴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厚度均匀排布,节点部位的钢筋应采用专用工具——钢筋限位卡固定钢筋以控制钢筋间距;其次还要注意固定主箍筋的位罫,使用混凝土坒顶紧柱纴向钢筋与模板乊间的位罫,一斱面可以固定主筋位罫,另一斱面还能保证主筋各个斱向混凝土的厚度负荷要求。
        3.3加强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制备环节应当控制好混凝土质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混凝土的坍塌度,同时适当加入外加剂等辅助材料。在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检查每一批次的混凝土坍塌度,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浇筑高度以及浇筑面积。在梁柱节点处需要先浇筑强度等级比较高的混凝土,再浇筑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这样能提升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控制好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浇筑面积,确保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面积符合设计标准,这样能提升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结构强度。
        3.4加强梁柱节点混凝土进行养护
        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开展养护工作。一般建筑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都属于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对周围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对于梁柱节点这一关键施工位置,应当做到"施工完毕早养护"。养护人员应当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处理,避免温度过高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还需要铺设一层草帘或者防护薄膜,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和保湿处理。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养护与其他位置的混凝土养护方式不同,不仅需要对梁柱板面进行洒水养护处理,还需要对板面背部进行洒水养护,这样能使梁柱节点混凝土结构不易出现裂缝。如果只对上板面进行洒水养护,没有对下板面进行洒水养护,会导致梁结构内部的收缩应力不均匀,从而在梁的两侧出现裂缝。当梁柱结构的承重支架拆除之前,需要对梁结构进行全面的喷水处理,这样能够延长拆模时间,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稳定,提升梁柱节点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应力和抗压应力性能,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结语
        综上所述,梁柱节点位置是建筑框架结构的中心受力部位,如果这个位置的箍筋设计不科学,则会对柱子主筋的水平向制约力产生影响,导致建筑物不牢固。梁柱节点钢筋捆扎设施工查质量不可小觑,建筑施工皆要深化对梁柱节点抗震功能重要性的认知,在施工期间依照施工过程,采用恰当的施工举措,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确保建筑主体的牢固性。
        参考文献:
        [1]王立平.型钢混凝土复杂节点施工技术研究[J].廸筑技术,2020,51(04):503-506.
        [2]顾林杰.针对房廸工程中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3):143-144.
        [3]郎小龙.框架结极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要点分析[J].廸筑技艺,2019(S1):6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