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依靠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信息化的发展,让传统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发生改变势在必行,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本文借鉴自主研发的智慧信息管理系统,对建筑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智慧管理系统;研究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得到了足够的发展机会,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管理问题是较重要问题之一。施工现场的管理出现问题,会导致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劳动资源和材料的浪费,耗费了额外的成本,影响最终的工程质量。为了对上述问题进行优化,建筑企业应及时利用高新科技成果对自身工作进行改善,应将智慧工地系统应用到建筑施工及其管理过程中。
1智慧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
①系统自身功能强大。系统不仅对各部门业务表单实现了信息化,添加了流程控制以及表单套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业务闭环,使得各部门业务更加规范,部门员工的业务操作更加流畅简单,减少了纸质办公的烦琐与复杂。还对项目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替代了人为管理,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系统在对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上,对数据收集、统计进行了大量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让数据分析具有智能、高效的特性,为管理人员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从而使企业在管理人员调整及业务分配上更加合理、高效。②提供数据决策分析。系统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决策分析系统为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通过所建立的数据库以及分析模型,为企业领导提供及时、可靠以及直观的业务信息,对于企业在未来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进行分析决策提供帮助。数据决策支持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数据仓库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两个方面,其利用WEB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信息安全技术构建企业综合信息决策与信息共享的大平台。
2提高建筑企业及工程项目中智慧管理系统的有效措施
2.1做好管理维护,实现制度细化
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的建筑工程智能管理制度进行设定,包括管理要求、管理细则、管理范围、监督控制、评估奖惩等,确保人员能够在智能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形成系统化建筑工程智能管理体系。而在维护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的建筑工程智慧管理经验手册,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档,依照上述内容设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以保证建筑工程智能管理能够顺利实现。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对智能管理中的各项内容进行风险分析,依照预估风险情况进行预防性控制,避免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尤其是资金成本方面,更需要加大评估力度,力求将建筑工程中的资金成本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建筑工程智能管理效益的全面提升。
2.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方法进行智慧化管理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全国智慧工地数据云服务平台,打破施工企业间信息孤岛。在这个统一的数据分享平台上,政府以及其他监管单位与施工企业间的管理数据可以实现对接,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采用Apriori算法对多种工序施工工艺进行关联分析,并对发现的关联规则进行挖掘,为后期监测施工过程提供参考。在数据平台上设置相关的质量控制点,系统可以自动获取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标数据,并随时监督指标变化。例如,在某个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施工工序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重点控制施工人员、施工工艺、设备、材料等。可以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或存在质量通病的施工工序。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这样通过对施工技术指标数据的挖掘、分析,实现对施工方法的信息化监督与优化。
2.3加强施工现场材料进行智慧化管理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对施工现场材料建立采购及仓储管理系统,实现智慧化管理,借助BIM技术及ISGP算法来分析施工现场建筑空间情况,制定最佳的临时存储方案,并且对施工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将材料入库信息详细记录,预测出材料的采购情况。材料管理人员可登陆系统随时对材料进行清点抽查,保证材料库数据的准确性。施工企业采购部门应对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进行密切关注,还应及时更新管理系统,使材料管理得到保障,在施工部门需要购入材料时,管理系统可比较价格,选择适合的采购方案,为采购工作的进行提供相应的依据。通过对材料的规范管理,可避免材料使用浪费的问题,使材料的利用效率提升,为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带来帮助,有效实现效益目标。例如,使用棒材计数系统来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计数,借助便携式棒材技术设备,通过对钢筋等棒材端面图像的拍摄,使进场棒材的数量得到准确的计算,能够提升统计的速度。管理人员还应将现场照片及验收记录进行保存,监控材料的验收,避免产生材料虚报的问题,使材料的管理更加高效准确。
2.4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进行智慧化管理
对施工机械进行智慧化管理,可以在施工机械的关键位置安装智能控制装置,例如重量传感器、高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等,这样就可以对机械设备的运行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收集机械设备运行中关键零件的信息。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中机械设备建立三维模型,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机械设备的不同使用状态。如果机械零部件存在保养不及时、损坏、过载使用等隐患,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进行预警,防止机械设备在使用时突然损坏失灵。同时也可以设置处理异常信息的微端,根据反馈可以自动对关键部位的运行信息进行分析辨识,如果属于异常信息,除可以及时报警之外,还可以根据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利用物联网技术自动消除隐患,例如及时制动等。建立智能控制设备信息的远程传输系统,并通过无线信息传输技术将监控信息上传到云端,这样可以形成连续的监控报告。
2.5加强施工人员进行智慧管理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的中均可以得到有效应用,可通过智能化系统对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具体操作为设置实名制管理系统,将每一位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通过SQL系统建立数据库,结合门禁设备、智能卡系统建立对应的一卡通系统,记录每一位劳务人员在工地内的进出记录、活动轨迹、消费情况等。智慧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1)可对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也可在第一时间进行责任划分以及安全漏洞的处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记录可以载入此系统,可有效保障劳务人员的安全。(2)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工种信息进行登记后,可随时对工程的人员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可以通过门禁信息分析工程的参与人数,直接观测人员的工作情况,与施工计划、施工目标对比,可以及时对人员分配进行调整,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3)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进行管控,有保障劳务人员的利益。
结语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也略见成效,但是还存在需求分析不足、应用偏离全局、相关软件落后、建设成本较高等问题。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建立能良好运转的信息化机制,才能保障建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取得巨大成果。
参考文献:
[1]赵阳,宋岸峰,曾新顺,等.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8):100-102,112.
[2]吴长顺,叶文启,范鹤滨.智慧工地系统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建筑施工,2020,42(3):464-465.
[3]温如冰.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