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解析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李佩林
[导读]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公路交通在沟通城市、地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李佩林
        河池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广西   河池    547000
        摘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公路交通在沟通城市、地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总里程数也在快速增长,为了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相关单位应积极做好公路工程养护和技术管理工作,为公路正常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在整理大量材料基础上,就公路工程展开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方法建议,旨在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促进我国公路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养护方法
        交通基础设施是社会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前提,并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关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养护工作也成为了普通百姓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单位要加强此方面的工作,逐步推进道路桥梁建设走向科学化和标准化道路,对公路工程在施工技术和养护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公路道路桥梁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1相关意识有待提升
        虽然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里程不断增多,相关公路工程项目也在不断攀升,但很多人员在公路建设中却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管理和养护意识,导致公路施工中消耗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力、材料和设备,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工程施工成本,降低了工程整体效益,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导致了一些诸如施工不规范、抢工期等现象出现,给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1]。
1.2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没有做好规划
        公路工程相对于房建工程项目较少,但其在施工中常常需要用到多项技术,较多人力和大量的材料,如果没有做好提前规划,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引发施工混乱、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往往会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按照相关技术及标准,做好技术管理方案设计,并在实际工作中,按照方案,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操作,起到保障施工质量,提升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时,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作业开展前,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技术管理规划或是没有贯彻执行规划方案,导致实际工作很难顺利展开,公路质量得不到保障,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了裂缝、坍塌、坑洞等问题。
1.3公路养护不合理
        公路投入使用后,养护工作很重要,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相关单位应强化养护意识,在公路工程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整条公路的养护工作,降低自然侵蚀和车辆往来对公路路面的影响,并以此提高公路的实际效益。同时为了保证养护工作的质量和顺利进行,相关单位还要不断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以制度的方式明确相关责任主体,通过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和具体部门的方式,强化他们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通过在养护管理制度中明确相关养护技术的方式,为相关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标准和指导,保障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
2. 公路工程的技术管理方法解析
2.1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相关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往往需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选择、设备确定和人员的调配等,保证相关工程能够按照施工方案顺利进行,杜绝由于过多进料导致的材料浪费、成本增加。同时也通过良好的前期准备促进各部门的沟通,保证相关指令能够实时流通,相关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决策层,从而杜绝问题的扩大化,降低危机的实际危害程度。另外通过施工前对工程量的计算,相关材料选购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用量,从而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3]。

更为重要的,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还会根据工程需要,构建并优化组织人员架构,并开展施工前技术培训、流程讲解等工作,这就从很大程度上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施工阶段
        这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换句话说,这个阶段的实际情况从很大程度上会对整个建筑的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施工阶段的技术应用,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性能。为此,相关单位要引起重视,尽可能对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岗前培训,普及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保证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提升整个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相关单位还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安排专人及时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检查,敦促出现问题的部门及时进行整改,同时通过及时和施工现场人员沟通,了解当下施工的情况,尽可能快的排除施工中遇到的阻碍[4]。
2.3竣工养护阶段
        公路施工完成后并不代表全部工作的结束,对于相关单位来说,这才是养护工作的开始,为了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实现建筑工程整体目标,相关单位除了要在施工前和施工时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外,还要将积极将后期养护工作结合起来,尽可能构建公路养护常态机制,以专业的技术方法进行公路检修和养护,及时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养护工作分析
3.1积极引进新的养护技术
        为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相关单位在开展养护工作时,应仅仅不局限于现有的养护技术,反过来,应该尽可能创新养护技术或引进先进的养护技术,继而构建相对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机制。如相关单位可以在养护工作中将BIM技术引进工作中,利用技术的优势,构建数字模型,及时模拟公路运行的情况,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和处理,这就从很大程度减少了养护工作开展时所需要利用的人力和物力,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相关单位的养护水平[5]。
3.2采用沥青混合料进行公路养护
        沥青混合料是养护的一种重要材料,将其用于公路养护中,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可以满足公路养护需求,且工作量也相对较小。因而相关单位在进行养护时,常常会将沥青通过乳化的方式,喷洒到路面上,以增加公路光滑度,降低摩擦系数。鉴于沥青容易受温度影响,因而在喷洒后,相关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降温处理,以提高路面干燥程度,保证效果的充分发挥。
3.3加大养护工作力度
        公路的实际效益能够顺利发挥关键在于养护,因而相关单位不能吝啬这方面的支出,反过来应该加大公路养护资源的投入,为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公路养护的规范化,相关单位还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养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养护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公路整体的养护效果。最为重要的是,为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的顺利落实,相关单位还要加强对养护人员的管理,保证他们认真履行职责,按照正确方式进行养护。
结束语:
        一个地区的公路往往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城市、乡村联系的重要纽带,为此,相关单位应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通过加强养护工作和技施工技术管理的方式,保证公路正常运行,并进一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其实际效益,帮助它更好发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武邦. 沥青路面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分析[J]. 装饰装修天地,2021(3):263.
[2] 杨再滕. 公路工程施工不同阶段的技术管理措施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212-213.
[3] 赵瑞青.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分析[J]. 科学与财富,2021,13(5):378.
[4] 王峰涛.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J]. 商品与质量,2021(8):18.
[5] 郑颖.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J]. 中国房地产业,2021(1):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