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孟彬彬
[导读]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主要依靠农业获得生活收入,但由于其农业生产技术匮乏、电气化水平低,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孟彬彬
        聊城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东阿分公司
山东聊城  252201

        摘要: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主要依靠农业获得生活收入,但由于其农业生产技术匮乏、电气化水平低,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网的建设与完善,并实施一系列的电网电力工程改造与新建项目,如新一轮的农网改造项目切实提高了农网的供电能力,为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电网基础。同时,农村地区农网供电的稳定性、持续性也有显著改善,相对于1985年,我国农村地区农网平均断电时间降低了一百小时,高质量、持续性、高效率的供电满足了农村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关键词:农村;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农网改造升级是一项惠民工程,经过改造升级的农网供电线路、用电台区,提高了农村供电可靠性,有效扩大农村电力供给,给农民生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管理是包含储备、计划、实施、评价的全过程管理,重点分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前期管理的风险点,并提出防范对策,才能更好地提升管控水平。
1 农村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
        1.1 电网合法性技术问题
        电网规划是农村电网电力工程建设的前端环节,不仅需要计划电网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等,还需要采取专业的方法计算电网的电压与电力负荷,保证其在合理并可控的范围之内。我国对于电网建设有严格的规范及要求,并明确了电网建设的材料及所需技术。因此,在电网规划阶段需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性文件的标准开展相关的规划工作。电网合法性是电网安全的基础,如果为了扩大电网规模忽视电网的合法性、国家设定的相关标准及规范,将会导致电网过载、过压,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电网建设的社会效益,还会使电网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我国目前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首要问题,便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在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无法对工作的展开进行有效的指导,进而加剧了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那么,在制度不完善的导向下,也必然会对各类工作的展开造成负面影响,使工作中出现不足和漏洞,不利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同时,在制度不健全的导向下,我国电力企业内部组织环节的衔接也是不紧密的,大都缺乏整体性,从而导致了电力企业在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方向和标准上的问题。
        1.3 过电压问题
        过电压是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它通常是指正常状态下的交流电压超过了额定值,并且在长时间内维持在这个状态,可能会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工程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提前做好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数据以及参数范围等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由于外界环境,没有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导致雷电击中电工设备导电部分时所出现的一个现象,过电压对于电力工程本身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可能会引发火灾或者电路故障等问题,需要有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
2 管理措施
        2.1 科学编制施工细则
        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农村电网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要求及安全生产标准科学编制施工实施细则,认真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并严格按照细则开展管理工作。

同时,仔细阅读电网电力系统建设相关资料,详细记录施工细则的实施情况,反复对比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状况,全面了解施工重点、难点及薄弱环节,针对不同的分项工程制定安全施工计划,并实时监督施工人员的行为,致力于为施工人员创造规范、安全的施工环境。
        2.2 建立起高技能、高素质的安全管理团队
        在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人员的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人员作为一切工作展开的主体,只有保证了人员的素质,才能够切实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首先在人员招聘环节,企业必须要对应聘人员做好考核,制定详细的人员考核计划。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利用好国家教育资源,积极与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保证人员的持续供给和专业化培养。其次,针对企业的现有人员,也需要做好持续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过程中可聘请专家到工作场地开展讲座,并结合实际的工作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结合问题制定出应急处理方案,以此来形成有效的约束。最后,企业还需要制定出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针对人员的工作行为,做好奖励和惩罚工作,并通过针对企业内部每个部门和每个人员,做好责任的落实,形成有效的约束。同时,在责任体系完善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平稳有效运行。
        2.3 强化施工安全检查
        首先,在施工前,对工程设计方案、施工物料、设备等进行详细检查,做到认真细致,按照标准逐条进行落实,发现不达标的情况要拒绝流入施工现场,以从源头上控制施工安全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对施工现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对重点施工环节以及存在安全问题较多部位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和监督,以强化风险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严格制止并惩处违反安全施工规则的管理与施工人员,并给予安全目标执行质效佳的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继而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后,详细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安全风险后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完善的安全监理体系,同时采取精细的化管理手段,全面落实安全检查。
        2.4 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首先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就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而言,也需要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需要保证企业一切工作的展开处于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并同时针对企业内的各项管理工作,形成明确的要求,以此来保障工作本身的顺利平稳进行,使电力企业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认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作为电力企业生产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环节,工作人员和企业需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制度的完善,为企业的高效平稳健康发展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2.5 增设电力变压器保护措施
        农村电网电力工程后续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影响工程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因素也较为多元。电力变压器是电网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传递电能及转换电压,一旦电力变压器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电力输送的效率,还会造成昂贵的维修成本。为此,需要增设电力变压器保护措施,降低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率。当前常用的电力变压器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瓦斯保护、自动断开保护、差动保护、冷控失电保护及计算机保护。不同保护措施适用范围、优劣势等有明显的差异。为此,需要结合农村电网电力工程的规模、供配电需求等选择合适的电力变压器保护措施。
结束语
        电力工程是当前的重点工程,它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过电压以及技术人员等方面,从而完善现有的技术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为了强化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为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德鹏 . 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 [J].数码世界,2019(7):274.
[2] 刘继明.提升农村电网供电服务的方法[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0):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