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任永强
[导读]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领域一直以来都具有概算高过估算、预算高过概算、决算高过预算的情况,对建筑工程的投资利益产生非常严重的困扰。

        任永强
        佛山市万科置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领域一直以来都具有概算高过估算、预算高过概算、决算高过预算的情况,对建筑工程的投资利益产生非常严重的困扰。增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科学控制费用支出,高效控制工程造价。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利润。因此,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0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中造价控制的缺陷
1.1  造价经费严重超出预算支出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经费超出预算支出,导致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首先是工程预算系统不精确,造价系统工作人员缺少对真实情况结合,就对每一个项目的成本进行计算,最后导致造价体系和真实施工的进展情况有一定区别。其次是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时,因为每一种突发原因,没有办法根据原本的工程预算体系来进行施工,最后导致造价经费严重超出预算支出。根据有关统计,我国建筑工程真实投入资金和早期预算总价高出 13% 以上。
1.2 缺少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
        缺少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系统工作水准比较低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造价体系工作,不是把建筑成本简单地进行计算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造价体系工作人员综合认识建筑总体的施工程序,然后根据这些程序以及体系秩序计算成本的投入,缺少科学的工程造价管制,没有利用合理高效造价系统方式,非常容易导致最终计算体系和实际进行脱节,从而对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产生严重的妨碍。
1.3 缺少全面的工程管制造价体系
        一定要和建筑工程真实进展程度相符合,建筑工程施工一定要严苛地根据造价体系,二者之间不可以具有非常大的差别。可是,在如今实际施工中,我国大多数建筑公司在施工时,都缺少实时监督控制,这让非法人员有了可以利用的机会。建筑工程造价管制一定要贯彻落实,做到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展程度的和谐一致。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
2.1招标过程的有效控制
        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招标的方式来吸引建设企业来承揽建设工程。如果想要提高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就必须要加强在招标环节过程中的重视力度。政府部门在进行招标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防范一些不良企业通过降低工程的报价,用低价的方式来获取中标的行为。因为这些通过低价中标的企业在成功承揽建设项目后,利用各种不法手段增加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造价,从而让承包造价的数额和实际现场施工的造价数额造成巨大的差距,让建筑工程造价部门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而且通过低价进行承包之后,建筑企业为了符合这一低价建设成本,只能选择低劣的建筑材料,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政府部门在进行投标招标过程中要对各个承包单位的审计工作以及以往建设的工程活动进行调查,选择更有责任心的建筑企业来进行承揽工程。
2.2材料的价格控制和造价人员的管理
        由于现在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其性能、价格数据的调研工作都需要采购人员以及造价人员提前落实,确保市场价格变动不会影响造价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国家加大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力度,建筑行业纷纷响应号召,开展转变建筑企业的绿色转型工作。为了更好地保证设计的图纸和方案,紧跟国家开展绿色建筑的号召,材料的购买部门应该要选择更为节能环保,质量较好材料来进行建设。同时,造价人员需要对材料的价格和性能做好相应的造价工作,防止出现滥竽充数或者是盲目抬高价格的行为。同时,在现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工程造价部门的造价管理以及设备参数的各项运营工作有效开展,确保资源合理配置。

同时,需要企业的造价部门做好对于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选择更符合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案来进行设计报价工作和决策。同时建设单位还要做好对于造价部门的管理和监管制度的完善,加强对于造价人员的定期专业知识培训和宣讲工作,防止由于造价人员的个人失误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2.3优化施工合同管理
投资方与施工单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施工合同里面,施工单位为了避免合同施工量与实际施工量之间出现差距而造成施工造价失控的现象,就要重视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尤其是要重视合同中的工程造价管理。施工单位应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及工程造价人员对施工合同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结合建筑市场情况及施工现场情况确定施工计划方案及施工工期等,以保证施工能够按甲方要求如期进行,避免因为材料市场价格变动或施工环境变化而造成施工延误,进而导致出现合同索赔的现象,损害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
2.4加强设计变更的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
        根据蝴蝶效应的原理,一旦设计出现一定的改变,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成本也会产生不断地变化。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相关的因素,加强实际的管理。对不同设计的各个阶段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审查,并明确其出现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措施。在这方面,由于材料成本的变化导致出现的问题,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好相关的数据的详细收集,并尝试对预期的计划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成本增加产生一定的问题。
2.5对竣工后结算问题的处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竣工之后,如果造价高出了施工的预期计算,就一定要展开实时的处理。工程竣工之后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步骤就是结算,竣工以后造价控制呈现在几个方面,检查签证单上的内容是否和策划图纸一致,检查签证是不是具有真实性,如果发生重复的项目就需要进行删除,审查每一项费用是否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等,要严肃审查签定的合同内容,解决在结算时发生的问题。
2.6健全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监督管理体系
        必须依据实际采购具体的目标,建立与实际建筑工程相适应的一套造价监督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的管理奖惩制度系统可以将成本划分一级指标为项目招投标、合同谈判、施工材料准备、具体的施工、竣工、保修等六个成本管理阶段,将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成本管理系统绩效一级的指标为项目成本管理规划的绩效、成本管理系统实施的过程绩效、成本的管理系统结果的绩效。三类管理绩效子系统综合形成成本管理子系统。而几个子系统成本管理绩效的叠加,即是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系统的最终绩效。从项目建设自身来讲,其所涉及的生命与发展阶段是较多的,所以也需要按照项目综合指标与绩效进行评价,以此把指标与绩效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分成准备工作———质量成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工程款结算等相应指标,由此按照建设项目的具体状况,给予项目匹配性的考核权重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同时将其当作是评估方面的具体依据,以此来提升正向反馈的效用。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具体说明,得出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正比关系。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必须要加强对于企业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相统一。在建筑工程中,对于管理掌控工程造价方面,不光是能够预防投资在限定额度上的突破,还可以推动建筑施工进度,增强策划部门的管理,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方面,都能够对一定的资源进行充分运用,实现预期的收益指标。因此要充分地做好施工工程的造价管理掌控工作,进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周燕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J].门窗,2019(23):25-26.
[2]张爱华.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2):217-218.
[3]赵彩荣.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31):183-184.
[4]徐雅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