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 李青
[导读] 造价控制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工程造价精准性的高低事关建筑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李青     
        41270219830324****
        摘要:造价控制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工程造价精准性的高低事关建筑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本文介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概述,将全过程造价管理合理地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中,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始终处在可控的范围内,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政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建设的全面繁荣,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内容,其精细化程度以及覆盖面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方的投入成本与经济效益。当前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所运用的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模式如定额计价模式较粗糙,管理与控制尺度不够精细,致使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资源存在浪费或流失现象,不能最大化地节约设计与施工成本。
        1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概述
        1.1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定义
        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包含了七个方面,分别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竣工决算阶段。所谓的全过程就是指各个环节都应秉持造价理念,包括最初的投资估算和最后的竣工决算阶段,其中还有设计总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结算价等环节,根据不同造价所具备的特征,进行差异化的资金投入,从而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程造价的意义也是对实际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但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将分析过程中,与决策之间存在偏差、偏差纠正、再偏差再纠正的过程称为被动控制。因为这类偏差能够被检测到却无法进行预防和消除。这时,主动控制的作用与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对此应进行有效控制,减小偏差程度。也就是说,造价控制的意义不仅仅是对被动的控制工程造价、设计、发包、施工以及投资决策进行反映,还能够主动地介入对控制工程造价、设计、发包、施工以及投资决策环节中,产生具有价值的影响。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
        编制工程造价预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首要步骤,用于为造价管理与施工作业提供参照依据。在编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时,若是预算编制部门对施工方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以及建筑工程工作量的了解不够,缺乏全面且具体的施工作业数据的支持,加上工程项目监督管理部门在系统化管控方面存在不足,将导致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与现实情况产生较大的偏差。不合理的造价预算无法为工程施工作业提供财务支出指导,甚至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管理体系。
        2.2预算考量不到位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有赖于编制人员的综合素养、收集信息(施工环境、市场需求、材料质量与价格、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机械设备运行状况)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等众多因素。若是造价管理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不能将关键性影响因素囊括其中,将导致建筑工程预算不具有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加上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具有耗时长、成本高、规模大等特点,在实际作业环境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面临着人员、机械、环境、材料等施工资源的统筹调度,难免会出现造价管理偏差。若是以此预算作为财务支出指导,将会出现较大程度的超预算现象,不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以及施工作业的有序推进。


        2.3工程造价过程化控制力度不足
        工程造价管理是围绕工程施工全过程开展的全生命周期财务支出管理,施工前需要对各类施工资源的支出成本加以管控,施工中需要对资源调度与实施成本进行管理,竣工后还可以通过实际造价核算控制工程质量。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应体现在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与关键节点上。但是当前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力度较弱,在具体作业流程的财务支出监督上存在不足,致使工程项目流程性的实际造价超出原本造价预算,在缺乏系统化、细节化造价管控机制的有力约束下,建筑工程造价超标现象较为普遍。
        3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3.1创新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
        只有在符合标准与市场需求的管理体系下,才能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更好的管理。我国应对市场实际环境进行调研,并通过弊端与优势两方面对建设工程造价中所采用的管理制度进行分析,从而对管理制度开展相关优化措施。并且在重现构建管理制度时,积极借鉴其他国家较为成功优秀的造价理念,实现对本国造价效率的提升,积极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绿色发展。常见的有:对设计人员专业素养进行提升,从而加强对于成本、经济、技术的认知并有机结合,完成对于控制造价的优化。另一方面,以合同的形式确保双方合理权益受到保护,尤其是索赔条款等。以成熟的施工团队对施工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与设计阶段之间的差异、冲突和矛盾,实现对控制造价的合理化运行。
        3.2提高工程造价的决策效率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相关数据表明,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其中决策阶段的质量对于整体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工程造价的决策,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明确项目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解决。如果有个别的项目暴露缺陷,那么将会直接影响整体的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的工作。而且在决策阶段,需要经过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和会计分析。在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由于会出现虚假价格的现象,对于工程造价的整体工作有着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一些工程项目往往没有仔细核算工程项目的成本,会导致工程的实际成本与工程的预算成本不相匹配,最终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失去意义。
        3.3利用新兴的工程造价方法
        工程造价在时代不断地发展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技术方面的积累,但我国依然要借鉴他国具有参考价值的造价方法,从而提升自身工程造价水平。为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应该将提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变现出来的质量与效率。通过对设计阶段进行更多的精力投入,完成对整体造价控制的优化。大部分人看来,限额设计最能够提升设计阶段对于造价控制的力度。
        3.4对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
        应该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前工程的时间变化,综合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改变,制作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来分析整体的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要对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变化的具体环节进行预估,并提前做好必要的预案。在建设方提出变更意向时及时与设计单位一起提出合理优化建议,以便变更方案和把控经济效益。此外,工程变更必须按合同要求及时做好预算及有关材料的收集工作,以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纷争。此外,工程变更后亦需及时调整工程造价控制预算,以便继续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结束语
        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变化的具体环节进行预估,并提前做好必要的预案。在建设方提出变更意向时及时与设计单位一起提出合理优化建议,以便变更方案和把控经济效益。此外,工程变更必须按合同要求及时做好预算及有关材料的收集工作,以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纷争。此外,工程变更后亦需及时调整工程造价控制预算,以便继续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参考文献
        [1]陆海珠.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6):196-197.
        [2]孙宇,张健.建筑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建筑与预算,2019(12):24-26.
        [3]虞意.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J.工程管理,2018(13):2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