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华
身份证号:44098219930320****
摘要:建筑给排水整体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保障最终的建设质量,其中施工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管理时需要从细节管理入手,注重施工工艺和预埋件以及施工现场等多个方面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有助于为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施工奠定基础。本文中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引言
在工程管路的实际建设中,需要不断提高居民用水的稳定性,满足人们在实际生活用水中的需求,同时要为建筑工程提供足够的生产经营用水,以切实保障消防供水,当建筑物出现火灾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启消防设备。建筑给排水系统必须保证水系统通畅,及时排除和清理建筑物中出现的污染物,使建筑系统实现内部水资源的正常循环,从而建立完善且合理的给排水系统。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
要想保证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整体品质,首先需要在项目开展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优化施工流程;其次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给排水施工技术和管理办法,提高施工效率;最后给排水施工结束后,需要对给排水工程施工品质进行全面的验收和审核,确保给排水项目符合相应的建设标准。具体进行房屋建筑给排水施工时,一是要设计符合当地政策标准的、科学合理的给排水施工方案,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现场情况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在符合建设标准的准则下,采用最适宜的给排水施工方案,控制施工成本。二是在给排水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排水的细节进行全方位分析,同时确保每一个环节紧密联系。三是需要秉承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避免施工中出现污染环境物质,应更加合理、科学地安排整个施工流程。
3 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没有进行细致化的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对整体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选择一种精细化的管理方案,来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时,虽然设置了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但总体来说缺乏精细性,仅仅是将制度作为一项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来开展,没有将其落到实处,这就导致很多管理人员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没有将自身的责任发挥到实处。而一线工作人员在进行各项施工操作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责任意识,这就导致整个施工质量的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施工技术不充足,缺乏完善的施工规范
为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种,例如,缺乏专业水平较高的安装人员,大部分工人未接受过专业培训,或者未接受过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的正确指导。因此难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导致出现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此外,缺乏完善的施工监督制度也是导致质量降低的关键问题。与其他施工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多数施工单位错误地认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主体是民用部分,同时以配套标准展开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而且在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也存在偶尔参与。因此,施工质量普遍存在缺陷,很难及时有效地完成整改作业,对给排水工程造成了质量上的严重影响,阻碍了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监管体系不健全
导致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品质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监管系统不健全,并没有设置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管理制度,为了降低管理成本,管理岗位的定编人数较少,经常会出现其他岗位人员兼任管理的情况,导致监管力度不足,没有将监管职责落实到位。
4 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4.1 严格审核图纸设计,落实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给排水工程正式施工前期阶段,需要认真核对最终的设计图纸,有效结合工程设计图纸及管理图纸,核对建筑工程内部管路的具体走向,对其施工设计进行合理评估,确定每种管路的具体空间坐标,正确判断整体建筑中设计的给排水管路是否具备合理性。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拥有一定的工程施工资质,对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核实及审查,防止出现专业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中,需要根据管路的具体位置、标高及尺寸提前预留正确的孔洞,对于协调管理施工部门和工程施工部门而言,其工作主要是保证提前预留的孔洞尺寸能够达到给排水管理的实际施工标准,以此使管路设计顺利执行。此外,必须对给排水管路中所需的原材料的质量展开认真地检验及核实,严格把控质量关,以保障工程质量达标。
4.2 强化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所以需要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例如在进行的基础施工时,需要对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量进行测定,尽可能将塑性指标较小的土壤作为填筑材料,并且在实际填筑时应当将分层填筑的方式应用于其中,注意在填筑期间需要做好每层的松铺厚度,通过合理的管理能够保证最终的建筑质量。每项工序都有不同的施工需求,所以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把关,并作出合理的施工工艺选择,通过新型的施工与管理,使整个企业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借此开展现代化的优质建设施工。
4.3 保证给排水管道材料的质量
为了有效解决给排水管道渗透和破裂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选择符合标准的管道材质。在材料的选购过程中,需要了解市场情况,找到性价比高且有正规资质的供货商,确保材料购买不会出现问题。当供货商将材料运送到施工地时,需要对所供的材料进行仔细检查,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而出现损坏,同时要对管道的尺寸、密闭性和阀门进行测试。此外,安装管道时需提前规划好安装的位置。
4.4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因为在传统的监管部门中其对于工程整体的监管内容没有进行细化,对于部分情况无法有效判断其是否存在问题,因此导致了监管的力度不够。为了有效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相关人员应当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细节等多个方面都开展对应的监管,同时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也应当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来选择对应的监管策略,争取能够在监管的过程中对全方面内容进行监管,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整体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当通过相关部门来不断完善对应的法律法规的方式来有效加强对应的监管力度,让劣质施工无所遁形,有效推动建筑行业良好发展。
5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关系,给排水工程项目对于关键技术点具有较高的控制要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对图纸设计加大审核力度,充分准备工程的前期工作,对隐蔽工程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提高施工质量检测的执行力度,从而提高给排水质量的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 邝光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综述关键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123-124.
[2] 欧阳奇.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41.
[3] 蔡嘉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析[J].科技风,2018(28):78.
[4] 姜世坤.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3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