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其超
广东中盛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 529931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社会越来越关注建筑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国家也在加大对建筑业不利影响的治理力度。在建设行业,建设强度不断提高,给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绿色管理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本文从节能减排管理的理念出发,探讨了施工中存在的弊端,分析了节能减排理念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管理方法;节能减排;建筑工程;
伴随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合作理念的推广,工程建设的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实施节能减排,已成为建筑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前进的新的要求。只有按照节能减排的理念,确保各方面的施工,才可以推动整个建筑业的高速发展。
一、节能减排理念的概念
在节能减排管理理念下,以环境为重点影响因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建设管理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要重点关注建筑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施工环节内,建设单位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工程方案,以减少资源和材料的浪费,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小过渡开发以及环境破坏发生的概率。充分利用和回收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的能源;减少对施工现场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基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筑施工节能减排理念,是行业建设的关键成果之一。建设单位应以此为行动指南,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节能减排管理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监测手段、管理技术和应急预案措施,充分发挥管理优势,确保节能减排管理的有效实施,建设项目要保证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达到最优。
二、节能减排理念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项目检查环节不够严谨。一是部分项目审批部门对建设检查不严格。受只考虑当前经济效益的传统观念影响,在检查环节内存在忽视建设环境评价等问题,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可能会产生混淆。二是与建设有关的规章制度亟待完善,部分规定比较陈旧。以现代观点来看,这些规定相对滞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即使一些单位和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行业行为规范,但仍存在一些具体、细化、可操作性不足的问题。具体规章制度往往缺乏针对性,不能指导实际工作的实施过程,影响制度的实施效果;同时,一些施工单位缺乏企业高管的法律意识,心态急迫。有时,他们可能有违法行为,如未经批准的建设,由追求经济利益的驱动。第三,在实施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具体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够高,这也会对制度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其中有的执行大胆,可能会影响规章制度的执行原则。
(2)作业装置与技术相对落后,能源消耗过高。作业单位职工素质平均水平相对来讲偏低,节能减排技术培训不到位,造成最终作业环节实施体系可能不够完善,也会影响节能减排管理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学指导思想,管理制度没有有效的引导机制,这使得节能减排监理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在污染治理和噪声治理方面,只实施一些表面的象征性办法,不关心实际效果。
(3)环保观念不够深入,对环境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较为欠缺。及时整体环保意识以及逐渐推广开来,然而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具体环保规定的内在含义还没有完全理解,相关作业者的认识水平仍旧停留在相对较浅的层级。例如说,我们可以认识到,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要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但不注重垃圾分类工作。一些可回收的建筑残余被浪费了,甚至其中一些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一些施工单位往往追求高效益,常常回避环保问题,以达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
(4)施工监理不到位,环保部门和监理单位措施不够完善、不够深入。在施工监理方面,监理单位往往注重对施工效果、材料使用效率和设备安装质量的控制,而忽视对节能减排管理的监督。在评估验收阶段,专家组对节能减排管道建设的科学判断重视不够,政府环保监管部门对节能减排重视不够。在项目验收评价的全过程中,节能减排管理目标的实现比例很小。
三、节能减排理念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具体方法分析
整个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业单位必须统筹安排施工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选择设备和工艺,选择最适合节能减排管理的设备和方法。
3.1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方案
要根据客观实际和行业规范,科学规划制定节能减排管理实施方案,综合考虑节能减排等重点问题。一方面,要做到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有保障,施工环节中的保护办法到位。在此基础上,尽量采用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从而减少施工消耗,杜绝资源的浪费现象;通过提高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利用效率,发展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将建筑能耗降到最小。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采取充分的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维护,通过平面布置,准确定位施工场地范围,准确规划用地。比如,高噪声的机械设备要远离居民区,污水排放设备要远离居民日常饮用水源,建筑垃圾倾倒线不要穿过农田,最大程度上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3.2规范水资源的使用以及管理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只有充分估算和合理规划水资源,才能行之有效地避免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大力推广安装节水小流量设备和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如图3.1所示,还要注意污水的收集处理,设置专门的污水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分类处理:收集无公害废水,用于施工车辆的冲洗和施工现场的降尘;含有害物质的废水应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标准化处理。施工单位应配合污水处理专业人员安装污水监测装置,随时获取施工现场周围河流、地下水的质量监测数据,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png)
图3.1 污水排放
3.3降低施工环节内存在的噪声污染
如图3.2所示,因为施工现场规模大,施工机械设备噪声频发,所以噪声污染的控制也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对作业单位噪声污染的管理工作,将工作时间与周边居民休息时间错开,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其次是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隔声装置,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对作业现场噪声进行全天候连续监测,及时掌握数据,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办法,降低施工环节内产生的噪声污染。
.png)
图3.2噪声污染
3.4使用混凝土环保技术
在我国,传统的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不断推广,它还可以作为装饰面特性和节能效果,受到人们的喜爱。清水混凝土主要分为装饰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和普通清水混凝土。最重要的工序是将原来的浇注料直接变成装饰面,可以节约外墙涂料和施工成本,有效缩短工期,为公司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3.5使用墙体环保技术
墙体建筑节能技术主要集中在墙体保温方面。一是合理选择砌体材料。具体材料应充分结合建筑环境的实际情况。当前阶段,外墙砌筑材料的节能技术很多。最好的外墙砌筑材料能有效地实现砌筑与保温的一体化。单独保温层的墙体施工需要选择保温性能更好、环保节能的外墙材料。由于保温层在外,会具有粘性差的特点,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和渗漏。因此,在保温层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抹灰、喷涂等工作,杜绝以上现象的出现。
3.6使用屋顶环保技术
屋顶是一个整体结构群的建筑物。一方面屋顶能有效地阻挡太阳辐射能量进入房屋,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房屋热能的损失;因此,屋面施工是节能技术的关键应用领域。从节能技术角度看,建筑工程屋面施工需要根据施工需要,上下设置通风保温层,通过保温层施工提高房屋的保温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保温效果,保温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防水层应采用热系数相对较低的轻质材料填充。常见的方法是根据业主的要求种植屋顶或建造屋顶花园;上述节能方法能够有效利用绿色植物减少阳光直射效应,达到屋面保温的预期目的,保证建筑内部温度始终舒适宜人。
结语:综上,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不合理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所以,要完成社会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任务与目标,就应当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节能减排理念,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原则之上,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监控体系以及监督体系,提高利用效率,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协调、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国灿.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索[J]. 智能城市,2021,7(09):73-74.
[2]王晓.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的实施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20,(07):156-157.
[3] 郝晓冬. 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8):254.
[4]王珊. 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浅议[J]. 建材与装饰,2018,(49):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