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成健
身份证号:4408811985043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推动了公路道桥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路桥施工期间,软土地基问题经常会为施工带来难题和困扰,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技术不够完善,很容易造成地表不均匀沉降,从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路桥施工工程开始使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路桥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分析了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其危害性,探讨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并阐述了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效果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特征
1 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的特征
1.1 疏松多孔的结构
相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常见的一些地基结构类型而言,构成软土地基的泥土大多属于松散、颗粒状的黏土与粉土,因此土质的松软也进一步导致形成的软土地基结构具有疏松多孔的特点。软土地基疏松多孔的特点一方面会造成土壤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匀,这会严重影响到地基结构的各项性能。除此之外,部分软土地基除了由黏土构成之外,其中还掺杂有泥炭和松散砂石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会进一步增加软土地基中的空位数量和孔隙的大小。当雨水透过土层渗入到这些空隙中时,便会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内部的含水量,大幅度降低了地基结构的密实度和强硬度,严重影响到路桥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只有利用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对土质结构进行有效的改善,才能确保软土地基上部的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达到国家要求的使用标准。
1.2 流动性能较强
流动性也是软土地基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产生流动性的原因主要在于软土地基土质松散,而且内部含有大量的孔隙与水分。一方面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大,软土地基中的空气会在压缩中不断消失,从而促进了软土地基内松软的土层不断移动,表现为一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软土地基内部存在较为丰富的自然水资源,而在温度的影响作用下,水的蒸发与扩散会进一步带动周围的泥土也不断移动。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中,随着车辆的通行导致桥面或者路面受到的外部压力不断增大,当量变产生质变时,会进一步促使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发生。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地基坍塌和建筑结构损毁等现象的产生,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1.3 抗剪强度相对较低
对于现代化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地基结构而言,抗剪强度是衡量一个地基结构稳定性与抗剪切、压缩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软土地基疏松多孔的结构,导致其很难在高强度的外部载荷作用下,依然保持较为完整的结构和较好的结构强度。因此,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系数普遍较低。另外,这种地基结构的压缩系数本身偏高,所以以这种软土地基作为主体地基结构的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其承载能力与结构稳定性方面便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例如,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塌陷与地基下沉等问题,大多是由于施工现场地基中存在有部分未被发现的软土地基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以抵消上部建筑的重力与下沉趋势,所以会导致一些质量与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2软土地基的危害分析
(1)路面龟裂。道路桥梁施工区域的地基为软土地基时,则会出现不易压实的问题,会影响路面施工质量,且地基容易发生变形,致使道路桥梁在实践中面临着路面龟裂危害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行车安全性,阻碍着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事业的长效发展。(2)不均匀沉降。
由于软土层中有透镜体,使得其地基压实中不同部位的压实度存在差异,影响着路桥基础结构的承载效果,会在固结排水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危害,致使道路桥梁面临着安全风险,影响着其使用年限。同时,当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处理不及时时,会使道路桥梁结构施工及应用质量缺乏保障,在其科学应用水平提升中起到制约作用。(3)结构受损。道路桥梁施工中因复杂的地质条件、软土地基夯实状况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道路桥梁施工及应用中的稳固性有所降低,会出现与之相关的结构受损现象,难以满足路桥应用质量可靠性要求,给道路桥梁建设事业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需要通过对软基施工技术处理的深入思考予以应对。
3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表层排水施工技术处理
由于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较大,影响着道路桥梁基础结构的稳固性,难以满足其建设质量可靠性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对地势较低或路基结构位置偏高的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及软基处理要求的综合考虑,加强表层排水施工技术处理方法使用,并从增设防渗层、重视吸水性良好的回填材料使用及排水明渠高效利用等方面入手,提高软土地基中的排水效率,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道路桥梁施工作业,避免其结构应用质量、施工效果等受到不利影响。
3.2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法
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强化质量与处理效果的问题,同时还应该立足于道路桥梁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必要条件下合理选择施工量更小、施工成本更低的处理方法。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是一种对地基要求较低、工程量较小、施工成本相对更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通常情况下,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在天然的软土地基条件下可以很好地应用。施工人员利用钻孔机将在软土地基上标注的钻孔位置进行钻穿,在确定好标准的注浆深度后,利用插入钻孔桩的注浆管并配合使用高压泵将浆液注入软土地基内部的土层中。由于浆液在高压冲击作用下,能够很快和软土地基内部土层结构进行有效混合,在凝固后便能够形成整体稳定性和均一性较好的复合人工地基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显著提高地基的抗压性能与承载能力。
3.3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也比较常见,该技术融合了上述几种技术的优点,而且操作便捷,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由于现浇混凝土管桩的桩身强度等级较高,其桩身直径能够达到 1.5 m,深度能够达到 25 m 以上。将该技术应用到路桥工程中,可以对施工质量合理把控,有利于路桥施工质量的提高。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中,通过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散土层的应力,同时因为混凝土管桩的密度较大,所以,其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非常好的承载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布置灌注桩和灌装设备,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是改善当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系数低下问题的有效措施。在应用软体地基处理方法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施工人员对核心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的重视,利用高科技技术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来推动道路桥梁建设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盼.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155-156.
[2]陈斌.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2):189-190.
[3]周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33):46-47.
[4]张圣彩,王文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10):192-193.
[5]吕俊涛.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J].交通世界,2020(2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