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李祖华
[导读] 在园林的绿化设计过程之中,景观作为其重要载体也是其重要的相关因素,它是为水体、植物等提供依附平台的组成部分。

        李祖华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西分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在园林的绿化设计过程之中,景观作为其重要载体也是其重要的相关因素,它是为水体、植物等提供依附平台的组成部分。在园林的绿化设计过程中如果缺乏“微地形”的景观因此难以发挥出其重要的景观设计作用,只有合理科学的设计“微地形”才能丰富园林绿化的各个因素,使景观的层次和构造等细节发挥出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景观设计中微地形的概念作为着入点,有效地分析了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之中微地形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主要的应用策略,以更好地推动微地形在景观设计之中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微地形;景观设计;园林绿化
        在园林绿化的设计过程之中,微地形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营造方式之一,是通过合理地利用各微妙微小的地形来处理更加多样化的园林空间和景观层次。除此之外,建筑、绿化、植物之间所存在的高低差异是在较小的绿化空间之内的,可以构造出更为丰富的景观设计,进而使外界自然环境与内部居住环境可以更为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1.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之中的作用
        微地形是指在相对偏小的用地规模之中以有限的人工环境、建筑物、园林、花草树木等模拟自然韵律,从而设计出更为丰富的景观设计,在绿化过程之中,微地形是通过人工营造而存在的地形被广泛应用在道路绿化、公园绿化以及居住绿化等多个区域。在微地形的景观设计过程之中也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地址、环境、形象、特征、地形、坡度、生长环境等多个方面,并且巧妙地利用微地形满足科学合理的实际需求,以微地形控制园林绿化中的景观,可以构造出更有层次、立体差异的空间结构。例如在地形相对平坦,视野相对开阔的区域可以微地形可以呈现出更加开放的特点。针对水体或者山体等区域可以利用微地形重建出半封闭或者是全封闭的公园景观。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园林绿化之中的微地形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以更加多元化且丰富的空间视觉感受营造出愉悦轻松的生活氛围,利用相对平整的微地形景观来为居民的生活提供娱乐和休息的空间,解放空间区域,借助坡地和平地的组合,使各区域之间产生更加难以分离的空间关系,营造出景观结构[1]。除此之外,利用在园林绿化之中的排水处理结合微地形可以更好地处理积水问题,在我国的一些南方区域之中由于降水量比较充足,在微地形建设过程之中也要考虑这一点,可以更好地排放雨水。在微地形建设过程之中,除了可以科学地营造绿地比例之外,还可以在较小的用地范围之内种植更多的树木,营造出高低起伏的微地形,增加绿地数量。
2.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策略
2.1微地形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在目前阶段,大部分的园林绿化设计逐渐将传统的设计思路调整至向自然方向发展的,在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园林设计灵感,或者结合已有的自然地貌设计出更为多样化的园林景观,也就是自然和谐原则。在园林的绿化设计过程之中,自然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创意来源,在自然界中的土地、岩石、泥土、树林等赋予了设计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带给居民更加愉悦的审美感知,融入地方特色或者是人文精神,在居民的居住体验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认同感。

其次就是控制经济成本的原则,在进行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过程时要考虑到微地形的空间,结合造景,以改造为辅,以利用为主,在园林设计过程之中如果想要改变地形,那么一定会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精力的成本,所以在进行微地形景观设计时对成本的评估就会有很大的难度,而自由布局不仅满足了景物在意境和布局上的表达,同时也带给了居民更为良好的审美体验,保证了地形的原有地貌,同时也保证了园林绿化区域内部的整体平衡。第三就是人性化原则,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之中,尊重原有的地形而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空间,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是目前作为主流也是必须遵循的基础建设原则,所以在园林的微地形景观设计过程之中不是所有的施工都可以实现所需的功能,而尊重地形是指在原有的景观设计过程之中避免对原有地形进行破坏。最后就是最优化原则,在进行园林微地形景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到目前为止有很多因地制宜而成功的古典园林案例,最为突出的就是颐和园,在建设过程之中是以原有地形景观为骨架,结合自然山水景观进行因地制宜,突出原有的地貌设计,所以在评估地貌特征时也要平台地带、沼泽地带等的判断,并对园林的功能性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才能进行科学的设计改造[2]。
2.2微地形的营造影响因素
        在进行微地形景观设计时考虑到的因素有两点,首先就是被动因素,包括了地形现状、服务对象、地域文化,它们之间是存在的相关联的影响的。首先在进行微地形建设时,要评估土地资源以及土地目前阶段的排水状况,营造新的园林景观设计时考虑到原有基础是否可以重新利用位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会产生新的排水大坝,在考虑到地域文化时也要看到原有地貌中所存在的园林灵魂,以特殊的设计紧密结合当地文化,使园林更满足居民的认同感。最后就是考虑到微地形景观设计是为动植物、人等进行服务的,如何营造出科学的微地形,提供更为良好的景观服务也是在园林设计改造过程中所考虑的重点因素。其次是主观因素,在进行微地形景观改造时所考虑的主观因素,包括经济效益、植物种植的影响、地形空间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2.3塑造园林景观的方法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之中考虑到地形构造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坡地、台地、平地、下沉广场等,进行微地形景观设计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效果也是不太一样的。首先就是对市政园林项目绿化时考虑到区域范围以及内部的地下管线布局合理设计人工水系,如,瀑布景观的设计可以考虑狭窄和较高的水系,涉及海滩景观时考虑水系是否宽阔,再例如,喷泉水系可以看做是规则水系或者混合水系。在进行微小的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更考虑层次步道台阶,,改变居民生活或者是游览的步行节奏,缓解紧张和疲惫的状态[3]。在道路两旁可以设计出一些边坡,满足园林工程对于排水的要求,使道路空间在整体上更具流动性。而如果市政园林项目在城市内部,可以通过微地形景观设计将自然山峰缩小,营造出高低不同的错落感,改善居民视野,改善植物环境,增加园林绿化的艺术性。其次就是公共绿地的园林绿化,首先就是广场,广场是目前阶段最具感染力的公共区域,可以根据其功能划分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等多个方面,广场绿地可以采用一些波动相对较缓的坡底,在相对较高的区域做出焦点突出的景观,而对高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则可以设置内向型或者是封闭向性的景观设计,营造舞台效果,突出广场文化。在道路处理中可以以立体化突破原本封闭单调的影响,打造多样性的景观效果。也可以将道路地表做拱起处理,更便于排出污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微地形的景观设计过程之中应用园林绿化可以更加营造出极佳的视觉效果,改善整体的绿化结构,实现园林绿化工作的更好发展。所以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微地形,结合施工建设的原则,发挥出绿地景观对于居民生产和生活的促进作用,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打造更优质的绿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颖. 城市景观公园建设解析——以《中山市名树园景观工程》为例[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182.
[2]李春和. 南湖迎宾大道、学院南路绿化及改造提升工程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11):130-131,132.
[3]吴珊. 浅析微地形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20(10):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