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质量的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王云泉
[导读] 下文将对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展开分析。

        王云泉
        362322198301019****
        江西隆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给排水工作当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质量通病,例如管道渗漏、堵塞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降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整体品质,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以全面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基于此,下文将对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1 控制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建设目的即是为建筑内部以及小区范围内的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等,可以将人们在建筑内部产生的污水、废水等排出到室外,从而保障室内的卫生清洁,同时也有利于污水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建筑使用的舒适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必须要保障给排水工程正常运行,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控制和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实现建筑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
2 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
2.1 管道渗漏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中最为常见的即是管道渗漏,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管道的管材和其他组件质量存在缺陷,相关单位和人员在采购施工材料时通常都会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从而就可能会出现材料不合格、甚至是残次品等。从表面上看不存在问题,而在施工工艺中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暴露出严重的质量隐患;二是施工环境相对恶劣,一般情况下温差较大时也会导致材料发生热胀冷缩,进而会发生断裂,致使管道出现渗漏;三是施工人员施工操作不规范,比如管材过深或者过浅。安装位置偏移、施工材料与设计要求不符、密封胶水涂抹不均、私自减少螺栓数量等,就会导致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
2.2 管道堵塞
        在出现管道堵塞质量问题时,会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造成影响。现阶段,管道堵塞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慢性堵塞与异物堵塞。其中慢性堵塞指在给排水管道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内部流体物质逐渐附着在管壁上,与管道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管道壁厚逐渐加大。在管道壁厚超过一定标准时,会出现管道堵塞问题。而异物堵塞指在管道中掉入异物,引发管道堵塞问题。管道堵塞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施工人员未及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理,部分杂质遗留在管道内,并在后续管道调试、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管道堵塞问题。(2)施工人员操作错误,在管道内掉入各类异物,如各类小型施工工具。(3)所安装排水管道直径过小,部分杂物无法通过管道,在给排水工程使用期间频繁出现管道堵塞问题。同时,在管道结构布置不合理时,也将提高管道堵塞问题的出现率。(4)杂物未得到及时清除,卡死在管道S弯处,提高管道疏通难度。
2.3 阀门、管件等材料质量不达标
        部分厂家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忽略了对水龙头、管件、阀门等材料配件的质量管理,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配件,不仅影响安装过程,并且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大型工程在建设环节中,若出现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吊架与支架的数量不足,或是安装时未按标准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技术技能存在缺陷、安装不牢等现象,都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不仅如此,后期施工中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也将对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安装家庭给排水管道时,浴盆的排水没有存水弯管,冷、热水管以及太阳能使用的并不是双面热度管,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锈水现象,不但使卫生洁具受到污染和破坏,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居民的健康安全。


3 建筑给排水质量控制措施
3.1 加强材料管控力度
        为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达标,消除材料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企业需要加强材料质量管控力度,具体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可选择引入材料招投标机制,对投标方企业资质进行审核,合理选择供应商,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标注各类材料的质量、数量要求。在施工中如果出现劣质材料,企业将根据采购合同对供应商进行追责。(2)在入场环节,仔细检查施工材料质量。例如,检查管件外观质量、管径大小、管壁厚度。如管件表面存在生锈现象,要及时对管件进行除锈处理。管件表面存在瑕疵,形成裂纹时,则需要将劣质管件退回更换。并随机抽取材料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施工标准进行对照分析。(3)做好材料现场管理工作,将材料进行分类堆置,并提供较为干燥的贮存环境,避免管件在存放过程中出现受潮锈蚀现象。
3.2 严格执行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
建筑给排水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其质量检测制度,不断加强盲审盲检方面的制度,由于现代化建筑的具体结构复杂多变,其内部设置的给排水管路也十分复杂,为了保障管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检查设计的关键部位,及时整改技术不达标的地方,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再进行后续施工。施工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认真地匹配具体的工程进度,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及时完成技术交底工作,严格规范管路设计中的具体施工方案,明确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管路工程的质量水平。同时,在给排水的有效管理过程中,地下井完成施工后,必须设置相应的标识牌,提醒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防止出现污水回流现象,造成污染,同时有效避免可能发生的电路侵害现象,从而实现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3.3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最后就是需要对工程整体的质量监督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优化,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虽然存在对应的监管部门,但是其自身对于工程整体的监管力度并不够,因此也就可能导致质量下降的行为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这是因为在传统的监管部门中其对于工程整体的监管内容没有进行细化,对于部分情况无法有效判断其是否存在问题,因此导致了监管的力度不够。为了有效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相关人员应当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细节等多个方面都开展对应的监管,同时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也应当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来选择对应的监管策略,争取能够在监管的过程中对全方面内容进行监管,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整体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当通过相关部门来不断完善对应的法律法规的方式来有效加强对应的监管力度,让劣质施工无所遁形,有效推动建筑行业良好发展。
3.4 重视管理者与技术的培养
整个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素质直接影响该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为确保给排水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参见单位需重视全体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施工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理念,增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激发并提高工作积极性。目前,建筑行业的主要核心内容便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关键点在于促进作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防止工程规划设计图纸存在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参建单位要为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促进其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开展施工中各项任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运行质量的影响较大,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影响到客户生活的舒适度,必须引起重视。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材料与设备的进场质量关,实行样本制度,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安装质量控制,确保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严涛.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与防治策略[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1):145-146.
[2]刘红兵.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J].安徽建筑,2019,26(08):254-255.
[3]赵旭初.建筑给排水质量的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6):34-35.
[4]王芳,徐凯.建筑给排水质量的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4):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