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林
41052119881003****
摘要:随着人们质量理念的显著变化,建筑工程的质控标准有了显著的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实效要达标,需要实现技术突破。准确地了解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掌握其发展趋势,这对于技术创新与突破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再者,随着建筑工程质控体系要求的提升,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建,明确技术发展的趋势,这对于技术创新与研究有显著的指导作用,所以文章分析讨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并做发展趋势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我国近年以来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由于施工人员较为复杂、作业环境较差、施工的工期较短等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源也是相对较多的。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例如坠物伤人、局部塌方等情况。这些情况都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与财产的损失。从施工现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安全责任不够明确;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技术施工存在问题,施工现场的技术施工存在一定漏洞,同时缺乏必要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责任不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由于技术施工人员和操作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到位,整体缺乏安全技术的培训,且存在违章指挥与操作的情况。
1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1科技含量好、专业性能强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施工技术,往往需要较多的大型器械进行协助配合,与传统的人力搬运、施工有着较大区别。施工人员也必须掌握较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应对工程测量中出现的计算、预计、评估等问题。以此同时,施工人员还需具有充足的工作经验,进而能够冷静应对现场事故并进行合理处理。因此,要想引入与实际应用出当下已掌握的施工技术,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有较为专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1.2种类繁多、因地制宜
建筑行业中,建筑风格是多样化的,不同的结构设计要求与实用功能要求决定了建筑材料的选择,进而也决定了这幢建筑的文化内涵与风格内蕴。因此,在建筑设计建设时,应用施工技术也需考虑当地气候、环境与文化历史,在外观审美与应用功能中求同存异、因地制宜地进行挑选。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城市、小区、写字楼的设计独具一格、别具匠心。
1.3创新性
现如今建筑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工程要想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就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建筑工程技术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改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信息技术,比如BIM技术的应用就是建筑工程创新性技术,这样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还能全面监管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
2.1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近几年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智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改变。在建筑行业,以往工人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操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他们在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投入使用时才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改善已经完全不可能,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企业的名誉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现如今将信息智能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技术中,使得施工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分析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在发现问题后通过不断探讨和研究,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再者在建筑工程技术中应用信息智能技术,能够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以往建筑施工人员主要是根据经验积累进行施工,有时人工在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失误,增加了安全隐患,当人们发现安全问题时,已经避之不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经济付出成本。另外,在设计建筑图纸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智能技术在计算机上进行作图和修改,当发现问题时也能够通过计算机直接进行完善,确定图纸没有什么问题时进行接下来的建筑工程项目,这样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加便利的进行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速度和工作质量,增强图纸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2.2新型材料的出现与应用
工程开工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到材料的选择与采购工序。对于日新月异的建筑工程市场,建材的更替也较为频繁。因此,建筑工程的承包单位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预算许可范围等限定条件对建筑材料进行挑选。当下在建材行业较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有高强度材料与轻型材料。高强度材料适用于需要承重的结构中,而轻型材料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为减轻建筑自重,或用于需要浪费的工序中。出现上述情况时,选择轻型材料就有利于缩短运输建材的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且轻型材料的安装与拆卸一般不需要用到大型吊机。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骨料混凝土便是问世时间不长的新型材料,影响了我国现代大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与建设。
2.3建筑工程技术趋于绿色环保化
目前,建筑领域涉及到的工程施工范围很大,比如整体结构设计、建筑屋面施工、室内装修、电气管道铺装等。但无论是哪个工程,都不止需要考虑施工成本等经济效益,还要考虑该项目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等社会效益。结合实际工程要求,尽可能地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设计出最优方案,把能耗降到最低。以此同时,在准备阶段,建筑企业就必须安排专业人士进行实地勘测并研究,在发现存在环境等问题时,必须向上级单位汇报,并积极召开研讨会进行问题解决的讨论,进而在不耽误工期进度的同时不影响环境问题的解决。除此之外,施工团队在选用器械时也需要尽可能地挑选对环境污染低的环保科技设备,并采用绿色节能的环保建材。有效地使用施工技术、设备与建材,才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否则将事倍功半且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恶化的愈发严重。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技术绿色环保化的必然趋势。
2.4建筑工程技术的集成化
以往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使用的建筑工程技术比较单一,在施工过程中综合各类技术的能力比较低,有时不能全面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这样单一的建筑工程技术很难完成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再者由于以往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全面对施工人员进行分配,使得部分施工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懈怠的情况,有的工作人员虽然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付出多少劳动力,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技术的集成化比较薄弱,使得这部分人钻了漏洞,赚取大量的钱财,从而导致吃苦的劳动人员付出的劳动并没有取得多少经济收益,使得部分优秀施工人员流失,影响了企业建筑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要想促使建筑工程平稳运行,提高建筑工程的竞争力,就要加大建筑工程技术集成化的研究,在建筑项目启动之前要不断探索建筑工程集成化技术,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和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的环境等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帮助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集成化技术施工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变,更好的组织劳动人员,将其合理分配到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领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项目进度,还能避免劳动力冗余,尊重劳动人员的付出,减少企业的劳动力付出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建筑领域不断发展,各种建筑项目逐渐增多,企业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竞争力,就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进行探索,从而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倩.试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居舍,2018(14):18.
[2]沈冲.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J].居舍,2018(11):18.
[3]于清.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建设科
技,2018(0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