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及应对措施解析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   钟兴春
[导读] 应充分重视土木工程对应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带来的危害性并实施相关应对对策,从而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

        钟兴春
        身份证号码: 51102819860201**** ;610000
        摘要:当前部分土木工程施工之前在地质勘察具体工作中,未重视实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容易引发水文地质灾害情况,可能出现施工地面下沉、施工地基受到腐蚀等现象,对土木工程施工效果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应充分重视土木工程对应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带来的危害性并实施相关应对对策,从而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措施
        1土木工程对应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带来的危害性
        1.1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位出现下降和季节下雨量不多、人为影响因素有关,且以人为影响因素为主,主要由于过量采集及应用地下水资源、水库施工将河流下游区域地下水对应补给截停、在河流上游位置构建大坝影响下游区域地下水对应补给状况、实施采矿时矿床存在疏干情况等,导致地下水位出现明显下降。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位发生下降表现容易出现地质灾害,比如引发地表呈现裂开现象,导致地面出现下沉,致使地面发生塌陷,影响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建筑质量等,还可能引发一些环境方面问题,比如导致地下水资源出现枯竭,致使水质发生恶化等,影响岩土体稳定性,干扰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建筑物稳定程度,危害人们居住环境安全性。在土木工程施工时,若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位忽然大量快速下降,容易引发漏斗表现,有可能导致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基出现非均匀性下沉,引发房屋建筑、铁路、公路、桥梁等出现倾斜表现或是出现裂缝,严重时出现建筑倒塌,引发安全事故。
        1.2地下水位提升带来的危害
        在一些建筑工程具体施工期间,由于建筑工程附近河流、湖泊对应水位提升,附近灌溉工程存在渗漏情况、地下工业废水对应排水管道发生渗漏等,均会致使地下水位出现提升。在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当地下水位发生突然提升时,容易导致基础较浅地基对应承载能力受到影响,如果处于地震区域、砂土液化区域出现地下水位忽然提升表现,则容易引发岩土体出现形状改变,加快砂土液化速率,引发地基不稳定,严重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针对建筑物来说,若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位发生提升,土体内含有的水分增多,会导致地基土体对应强度降低,导致地基具体硬度下降,引发建筑物形状改变及下沉等,严重干扰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进程。
        1.3地下水位持续波动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位出现持续波动会对土木工程施工带来负面干扰,以及有可能带来水文地质相关危害。比如地下水位下降及上升均会导致膨胀性岩土出现非均匀性膨胀和收缩方面形状改变,如果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过于频繁下降及上升,不但会致使膨胀性岩土重复发生膨胀和收缩形状改变,还会引发膨胀性岩土对应膨胀幅度及收缩幅度提高,容易致使土木工程施工区域产生地表裂开现象,致使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建筑物受损,尤其是轻型建筑物更将受到严重损害。此外,若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位改变比较大,容易提升对应土体密度,导致建筑工程对应施工材料受到明显腐蚀,引发岩土出现涨缩,致使岩土出现裂缝,严重影响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建筑稳定程度。
        2土木工程对应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危害详细应对策略
        2.1改善水文地质勘察具体管理规定
        首先,提高水文地质对应勘察工作重视度。地质勘察企业应增强关注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对应勘察工作,构建专门地质勘察小组,注重充分掌握土木工程对应水文勘察内容,需依据对应勘察需求开展地质勘察工作。而且应注重依据责任制定规定,使地质勘察工作责任具体落实至具体人员,充分落实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对应勘察工作,避免相互推卸责任情况,保证在出现水文地质危害时可责任到个人。其次,构建及改善水文地质勘察方面规范要求。

实施水文地质勘察相关工作时,应保证地质勘察企业具有较为丰富的水文地质方面勘察相关工作经验,针对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方面勘察工作内容予以改进。应详细明确水文地质方面勘察具体勘察工作内容、勘察时注意要求、勘察结果核实等,采取规范要求对于水文地质方面勘察工作人员对应作业行为实施约束及限制,提高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方面勘察工作效率,改善水文地质方面勘察工作质量。再次,注重对水文地质方面勘察工作人员培训学习。重点培训水文地质方面勘察工作内容、勘察技术要点、勘察质量控制对策等,促使工作人员了解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对应勘察具体重要作用,维持水文地质方面勘察工作顺利开展及完成。
        2.2重视施工区域地下水调查
        要有针对性地对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加强调查,了解水文地质具体情况,明确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特点,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区域降水总量及气候条件等有可能干扰、引发地下水位改变的因素,尽量掌握地下水对应补给、河流等的具体关系,明确不同含水层对应的地下水位情况,了解地下水位动态改变特点,明确地下水和地表水间对应水力方面关系等,进而在地下水位改变时尽量减少对土木工程施工环境的干扰,充分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2.3改进水文地质勘察方式
        首先,在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实行地质勘察工作时,应针对性地改进和更新常规地质勘察工作的方式,选择较为先进的地质勘察工作技术,可利用远程监控技术、瞬变电磁技术、遥感技术等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具体的勘察工作内容,准确了解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质结构特点,明确地层具体含水状况,进而完成地质勘察工作,保证地质勘察工作的效果。其次,采取新型仪器设施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质勘察工作,并做好对应新型仪器设施维修养护,维持新型仪器设施在实行水文地质具体勘察工作时稳定运作的状态,确保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再次,注重对负责地质勘察工作人员技术方面的培训学习,联合先进技术及新型仪器设施实施专业化培训,促使地质勘察工作人员了解水文地质勘察新技术,保证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学会正确使用新型仪器设施,进而保障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顺利开展。
        2.4重视水理性质探索
        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实施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具体勘察工作时,需注重水理性质方面探索,了解地下水和底层间发挥作用形成的性质特征,掌握渗水性情况及溶水性状况等,从而明确地下水位改变状况。比如枯水时期地下水位常出现下降表现,丰水时期地下水位常出现提升现象。故不同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存在一定差别,需在实施水理性质探索的基础上,及时对水样实行检测,进而了解地下水位实际改变情况。
        2.5促使施工区域地下水位维持正常
        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具体地下水位对施工情况存在明显影响,若地下水位存在非稳定表现,可能会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应注重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具体勘察工作,了解地下水位对应改变情况,尽量保持施工区域地下水位维持正常。而且,需注意在土木工程施工期间若存在管道渗透的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渗透管道,避免地下水位出现明显提升现象;若发生地下水位下降表现,应对地下水抽取以及采矿等情况实行限制,避免地下水位出现明显下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对应地质勘察过程中需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充分重视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对含水层实行探究,得到地下水有关信息数据资料,明确岩土层渗透性等,且了解水文地质带来的危害性,主要包含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提升、地下水位持续波动等三方面危害,同时实施水文地质危害详细应对策略,对水文地质勘察具体管理规定实行完善,注重施工区域地下水调查,创新水文地质勘察方式,加强水理性质分析及研究,保证施工区域地下水位维持正常,进而保障土木工程建设顺利实行和安全完成施工。
        参考文献
        [1]年东良.浅析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及应对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2264.
        [2]李瑞.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4):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